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银行岗位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时间:2024-06-05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最鲜明的特征,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本文根据北京高职层次银行岗位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学院金融管理专业多年的教学积淀,提出了“三维融合、五阶推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总结了金融管理专业银行岗位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和实施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和其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职;银行岗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高职银行岗位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背景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中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特殊行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多个细分行业和领域。金融类专业群(代码6302)i按照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原则下设多个专业,以满足多元化的金融从业人才需求。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金融管理专业本着“宽口径、窄定位”的方针进行专业定位,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高职学历层次的银行就业岗位。学院针对银行岗位的人才培养始于2008年在“金融与证券(银行方向)”专业(2015年设为“金融管理”专业)成立的校企合作银行订单班,人才培养定位是立足于首都金融服务业,满足区域经济对高职层次银行岗位的人才需求。往届毕业生银行岗位的就业模式包括:2006、2007级的银行实验班、2008至2010级的“浦发”和“广发”银行订单班五届毕业生的“一对一”模式、2011至2014级金融与证券专业四届毕业生通过FESCO组织的多家银行招聘的“一对多”模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多家银行输送了大量人才。但随着银行岗位人才需求的巨大变化,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也不断涌现,亟需梳理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學体系,实现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本文根据北京高职层次银行岗位的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学院金融管理专业多年的教学积淀,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夯实基础、强化技能、提升能力、激发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和“培养出能胜任银行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构建“三维融合、五阶推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总结了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和实施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和其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二、高职银行岗位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与银行经营实际相脱节,不能有效衔接。具体表现在:

(一)实践教学模式松散

存在“重课内实训,轻课外实训;重顶岗实习,轻岗前实践”问题。缺乏全

方位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二)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实施路径

基本技能、核心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层次性。项目设置未经过专业论证。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系统培养,导致学生职业能力与现实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三)实践教学内容不完整,缺乏综合性与创新性

“重单项,轻综合;重模拟,轻创新”,实训课程内容设置不科学。任务简单,层次低,缺少完整的工作过程的实训,更忽视了职业素养的训练和养成。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的思路

学院金融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度聚焦和定位于首都金融服务业的主力军——银行,建设高职银行岗位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岗位人才需求调研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必须准确定位,深度融入行业,全面强化职业,促进优质就业。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过网络与实地调研了解首都银行业发展动态和银行业对高职学生的岗位需求,访谈和调查行业、企业用人要求。金融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银行岗位包括:客服专员岗(大堂服务、电话服务专员)、金融营销岗(理财、个人、对公客户经理等)、综合柜员岗(临柜柜员、非临柜柜员)和业务管理岗(基层管理人员)。就业的初始岗位为前三个。

“所谓专业定位清晰,关键是核心岗位要明确,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 ii根据“宽口径,窄定位”的专业定位方针,2008-2012级人才培养中,由于校企合作银行网点的扩张柜员的需求量较大,专业定位主要侧重于银行综合柜员岗位。2013级以后银行学历要求水涨船高和银行业务智能化的冲击,柜员需求数量急速下降,通过调研调整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调整为综合服务营销岗位的人才培养,主要侧重于客服专员岗和金融营销岗,银行基层人才需求的标准是了解金融产品、熟悉业务流程、具有营销才能、具备电子银行的操作技能,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标准

经过行业企业专家、银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和教师的反复研讨论证确定金融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胜任银行类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销售、客户服务、业务处理等工作,熟悉银行经营管理的高端技能型、创新型金融专门人才。分析提炼出目标岗位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基本规范、基本业务、基本操作任务等要求。

(三)制定实践教学体系方案

实践教学体系方案的制定采用组织行业和教学专家、毕业生访谈、兄弟院校交流等方式,以岗位职业标准为核心,结合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构建与时俱进动态调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检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效果

通过就业企业、实习企业、毕业生、在校生问卷、第三方评估机构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根据实证效果改进工作。

(五)体系整理修订与提升推广

整理修订的实践教学体系,总结教改经验,形成项目报告与相关教改成果,进行成果的提升推广和示范,提升该成果的理论应用价值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一)创新“三维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提出“课内、课外、校外”大课堂实践育人理念,将三者无缝衔接,系统培养学生适应银行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

“课内、课外、校外”的“三维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空间上,实施项目化教学为核心的课内实践、单项技能与软件操作为核心的课外实践以及以顶岗实习为核心的校外实践;在时间上,实施三年不间断实训。原来的单一的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校外,实现时间延长、空间扩展的时间与空间全覆盖,使“工学结合”的原则落地。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构建实践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实训项目、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指导书等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平台等。课外实践内容包括:参加组织技能竞赛、安排学生课外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自我实训、开展本专业的校内服务宣传活动与学生社团沙龙活动等。校外实践内容包括: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共享校企实训资源、师生、企业共同举办公益金融科普活动服务社会等。

(二)创新“五阶推进”的实践教学路径

依据学生学习实践的习得规律,按照“从单项到综合,从模拟到创新”的过

程,将高职三年分为五个阶段即“五阶推进”:岗位认知、基本技能培养、核心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各阶段间的能力培养交叉结合,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逐级推进、全面提升。

“五阶推进”的实践教学路径的具体安排是:

第一阶、岗位认知(第一学期),利用校内仿真实训室初步了解实训软件;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和其他银行营业部了解银行营业环境、设施、业务服务水平与态度,比较打分作出调研报告。组织座谈或讲座,请银行人士介绍银行业发展的状况,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银行的岗位性质、技能、要求,对岗位职业现状及未来有清晰认识,形成对专业的初步感性认识。通过岗位认知,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

第二阶、基本技能培养(第二学期),利用校内实训室,通过专业基本技能课程的实训和课外自我实训,培养学生职业基本能力;

第三阶、核心能力培养(第三、四学期)

利用校内实训室,进行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课外继续进行自我单项技能实训,巩固基本技能。假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前专业实践:主要有两个岗位1、大堂引导员,熟悉营业室业务流程、掌握填单分类、引导客户填单使用机具、学会客户分流与沟通、懂得基本的银行产品的营销技巧;2、后台业务处理主要是整理票据、操作凭证出入库流程和辅助工作;

第四阶、综合能力培养(第五学期)

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实训,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假期在校外实训基地继续进行岗前专业实践;

第五阶、创新能力培养(第六学期)

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半年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基地银行每网点分配几人,师傅一对一辅导操作临柜业务,着正装,临柜处理业务。该阶段激发创新能力,继续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五大阶段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创新“三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内容框架

金融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要依据商业银行服务标准和业务流程,以综合柜员岗位为基础,以客户服务和产品营销岗位为中心,以基层管理岗位为发展设置课程内容。实训课程实现了的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按照岗位职业标准,设置专业实训课程内容体系时以三层递进关系进行。具体为:

第一层专业基础能力实训课程,字符录入、传票算、点钞、反假币技术、礼仪与素养课程等。此类实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素养,为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这类课程在“五阶”中的第二阶基本技能培养阶段实施。

第二层专业核心能力实训课程,金融服务营销、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会计实务、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等课程。此类实训课程主要培养银行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即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必须具备的服务营销、柜台操作和业务管理三种能力。这类课程在“五阶”中的第三阶核心能力培养阶段实施。

第三层专业综合能力实训课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和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提升岗位综合能力为核心,进行基于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专业综合实训,使学生在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实现学生向准职业人身份的转变。这类课程在“五阶”中的第四阶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实施,延伸至第五阶段继续培养。

五、结语

“三维融合、五阶推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需要根据银行岗位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社会产业变迁过程中岗位需求的调整和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地调整、改进、优化和完善,从而得到扩展、深入和升华。实践的意义即是如此,不断地去探求职业教育教学的本质与规律,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注释:

i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2015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

ii “高职财经类特色专业建设中专业定位的探讨”(牛国良,程燕.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2):46-50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2015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3-61

[3]牛国良,程燕.高职财经类特色专业建设中专业定位的探讨[J].北京經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2):46-50

[4]叶茜茜.依托多层次行业平台的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金融经济.2016,(8):153-156

[5]兰桂华.高职金融专业实践课程开发探析[J].金融经济.2015,(8):173-17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