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重庆市渝中区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现的路径探索

时间:2024-06-05

据2016年国家统计局和全国老龄办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成果》显示,重庆抚养比达20%,“养老”压力全国第一。其中渝中区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占该区总人口比例位列全市第一。城镇化、老龄化背景下开展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改善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是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的措施之一,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健康老龄化,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育良好社会心态至关重要。

一、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内涵

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是依托社区,向老年群体提供全面、连续的心理健康服务。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向所在社区居民提供的一种服务产品具有公共卫生产品和公共文化产品双重属性。公共卫生产品体现在对社区老年人严重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进行监测和预警,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干预和治疗,对于老年人的一般心理问题也能起到预防和疏导的作用。社区还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老年人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养成有益身心的生活方式,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因此也具有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

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项社会福利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晚,如何更好地服务社区老年群体,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还存在现实困境有待突破。

二、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本研究随机挑选渝中区四个社区共106名退休老人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和个案访谈尝试厘清渝中区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1.居民需求较强,参与程度较浅

调查中约9.4%(10人)的老人认为没必要或完全没必要开展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其余均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问及“您最愿意选择哪种形式心理健康服务”,仅有3.8%(4人)选择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如个体心理咨询、小组心理辅导;57.5%(61人)表示选择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如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有奖知识竞答;20.8%(22人)选择间接心理健康困惑解答,如电话咨询心理专家;7.5%(8人)选择志愿者定期上门陪聊。可见,老人们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抱有积极、接纳的态度,但不太愿意接受介入程度较深的服务形式。访谈发现,老人们不愿接受介入程度较深的服务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认为没有必要。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状况尚可,即使有需要跟伴侣或朋友倾诉即可解决;二是不认可辅导人员能力。认为社区心理咨询室辅导人员太年轻,不能理解他们的烦恼;三是担心被人看到。社区咨询室多在社区活动中心里,前来咨询容易被看到太尴尬。鉴于以上原因,老人们更愿意选择私密性或开放性好的服务形式,如知识讲座,线上专家咨询等。由此可见,老年群体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是需求高、参与浅。

2.产品定位不清,服务效果欠佳

调查样本中,老人们了解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主要是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仅3.7%(4人)参加过团体心理辅导,1人接受过心理咨询。参加过心理健康讲座中有69.3%认为讲座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几乎没有”或“有一点”帮助,仅3人认为帮助较大。而参加过心理咨询或团体辅导的5人均认为帮助非常大。可以看出,社区主要通过宣传教育、社区活动等渗透心理健康要素,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帮助老年人降低孤独感,缓解和预防抑郁、焦虑的情绪,社区将心理健康服务定位于公共文化产品而不是公共卫生产品,虽然服务广度加大但由于缺乏畅通的转介、干预渠道,导致对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比如空巢老人、失独老人、残疾老人等服务效果不佳。

3.服务手段单一,长效机制缺乏

社区是基层群众工作第一线,社区工作人员通常身兼数职,常常“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少有社区能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同时,渝中区用地紧张,老社区多,难以提供符合专業要求的心理健康服务环境。调查发现,样本社区都没有建立心理档案、发放服务联系卡。由于人才、硬件设备等资源缺乏,通常只能进行如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宣传教育等“无差别”服务。同时,基层工作琐碎繁杂,精力人手有限,开展工作难避免“一阵风”,缺乏稳定、系统、长效的工作机制。

三、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路径探讨

1.完善保障体系,促进健康发展

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它由政府主导并从以下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一是完善组织保障,各级政府将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纳入组织工作搞好顶层设计,做好与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协调工作,为服务开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完善政策体系,根据社区养老站、老龄人口数量等变化动态完善政策,确保服务实施过程中有令可依。三是完善监督和评价体系。研究制定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评价与监督指标体系,评量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和效果,以确保服务工作的有效发展。

2.创新服务手段,挖掘互助资源

创新服务手段,使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更加多样有特。实施服务过程中,结合老年人阅历丰富、平和从容等积极心理特征,鼓励他们互助支持、共享资源。首先组织几次影响力大,吸引力强的宣传活动,引导老年群体及其家人提高心理健康重视程度,逐渐改变对心理问题的保守态度和认识误区。其次是在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强化心理健康服务元素,如家庭心理剧、减压广场舞、放松心理摄影展。最后是对有智能网络使用能力的部分老年人及其家人开发“互联网+”心理服务类产品,如推送高质量的心理保健文章,打造虚拟“倾诉墙”等。

3.整合社会资源,调整合作模式

社区专业资源有限,有必要与社会资源合作,开发符合自身实际的合作模式。结合区情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可采取以下四种合作模式。一是合作医院。在政策、制度保障基础上密切联系合适的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由医院提供专业支持,如对社区工作人员培训指导,定期现场和线上心理问题咨询及畅通的转介渠道。二是合作学校。一方面,社区与老年大学共享师资,进而老年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更贴近社区学员实际,社区宣传教育质量也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社区与高校交流合作。社区为高校心理学相关专业学生提供知识应用实践平台,高校为社区缓解人手紧张的现实问题。三是合作社会团体。社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组织或专业机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系统的心理健康服务,比如对不同需求的老年群体进行分类,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心理档案并定期追踪回访,接收社区老年人到机构进行咨询等。

【参考文献】

[1]霍团英.公共治理视域下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5(2):60-65.

[2]何华敏,胡春梅,胡媛艳.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7):1114-111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