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注残疾人需求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时间:2024-04-24

徐兴国,彭玲

摘要:残疾人事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仑区在开展残疾人事业过程中,通过增强残疾人事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残疾人工作体系、推进扶贫解困工作、实施残疾人素质教育工程、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加强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营造扶残助残的文明社会环境等途径,营造了残疾人事业全社会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北仑区;残疾人;成就;问题;构想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21-03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在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中实现人生价值,是政府和社会肩负的重任。近年来,北仑区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作为指南,注重残疾人事业全方位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和谐北仑建设。

一、北仑区残疾人群体现状

据北仑区2010年度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北仑区残疾人总数为8 286人,0~16周岁残疾儿童119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4 063人(男16~60周岁2 596人,女16~55周岁1 467人),老年残疾人4 104人(男60周岁以上1 972人,女55周岁以上2 132人),残疾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为1.34%。其中有75%以上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受教育情况方面,接受过小学教育的有61.3%;初中教育水平的有22.6%;高中教育水平的有6.1%;职业技术教育的有5%;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仅有51人,占0.17%。提升北仑区残疾人的整体素质,使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势在必行。

二、北仑区残疾人事业的开展

北仑区残疾人事業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按照“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的要求,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做到四纳入,即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党委政府工作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总体布局,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在区残工委的具体有效组织协调下,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广泛参与,进一步形成了残疾人事业全社会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1.增强残疾人事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来,区政府、区残联及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残疾人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残疾人的扶持力度,推动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基本生活救助和权益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法规长效机制建设。如《关于对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给予适当补贴的通知》,对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个体户,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补贴;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如《关于印发宁波市市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甬政发[2007]73号)给予二级以上重度城镇残疾人免费参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印发宁波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对城镇和农村持证残疾等级为三级以上的独生子女家庭给予补助,扶助的标准为49~59周岁每人每月补助150元,待满60周岁以后,享受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金的对象仍发给每人每月150元,其他对象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政府每年一次性发放补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这些政策的颁布实施使残疾人在普惠外享受特惠,真正得到了实惠。

2.推进扶贫解困工作。北仑区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通知》,逐步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机制。每年有近千名贫困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并对纳入低保的残疾人按照残疾程度不同给予每月30元~100元不等的残疾补助。同时,残疾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个人自负部分由财政资金进行补贴;春节、助残日等节日慰问活动制度化。

2006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的在助残日期间对贫困残疾人进行大规模慰问的“五月鲜花、真情传递”活动,该活动现已成为制度。2003年起开展的“走百户、暖百心”残联系统慰问活动也成为制度。每年区、乡镇(街道)两级残联走访5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合计人民币40余万元。

启动了残疾人“暖心衣工程”。每年为1 000余名低保、低收入残疾人制作新衣,并分发到每一残疾人手中。残疾人“暖心衣工程”实施五年来,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新华社和《浙江日报》记者专程对此进行了采访报道。

实施残疾人“爱心屋工程”,筹资近300万为全区特困残疾人改建和新建住房,对已建造的“爱心屋”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对新出现的残疾人危房户,进行修建。残疾人“爱心屋工程”实施三年来,在全区范围已基本消除了残疾人危房户。这项工作受到省残联高度肯定,北仑区因此被评为“浙江省残疾人‘万户安居工程先进单位”。

开展无偿扶持残疾人脱贫奔小康活动。为有一定劳动能力并有强烈脱贫愿望的贫困残疾人无偿提供化肥、种子、种苗等生产资料,扶持他们从事种、养、加工、服务等行业,并开展了评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残疾人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扶残助学活动覆盖面不断扩大。从扶助残疾人学生扩大到扶助残疾人家庭子女,补助金额3 000元~5 000元不等。今年有100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获得资助,其中残疾学生17名。

3.实施残疾人素质教育工程。2007年北仑区启动了残疾人素质教育工程,利用各种载体,运用多种寓教于乐的方法在广大残疾人中广泛开展以学政治、学法律、学科学、学道德、学技能为主的“五学”活动,对残疾人实施政治、思想、法律、道德、科学、文化、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与时俱进地推进全区残疾人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聘请一批热心残疾人事业的专家为残疾人进行不定期培训。从培育新型农村残疾人人才入手,在全区实施了建立“残疾人素质教育工程资源站”活动,在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学院)建设了残疾人教育资源站;街道乡镇下属社区设立村级残疾人教育资源站;在扶贫基地及种养殖大棚基地设实习基地和培训点。根据当地产业发展方向,针对大多数残疾人的实际需要,依托各街道乡镇办的“新农村大学堂”原有场地及师资力量,通过技术人员培训—光盘学习—基地实际操作的方式,帮助残疾人掌握实用技术,从而达到通过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残疾人素质教育工程资源站”投资少,见效快,经济实用,方便易学,有效的避免了残疾人在创业及就业竞争中的劣势,从根本上解决了残疾人的实际问题。

4.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北仑区在实施残疾人素质教育工程的同时,还积极输送残疾人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及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进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水平。各级政府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和《浙江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依法推进按比例分散就业,巩固集中就业,扶持残疾人从事个体就业和创业,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目前全区集中就业1 145人,分散按比例就业591人,个体就业506人,其他就业261人。今年年初,区残联进一步规范了残疾人扶贫基地的运作,同时,加大对基地的扶持力度,上半年共投入扶持资金18万元,109名残疾人在14个基地受到扶持或就业。为整合残疾人就业资源,完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在区劳动力市场设立了残疾人就业专窗,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方便。

5.加强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通过构建网络化组织平台、社会化运作手段、制度化政策保障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框架,不断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面。目前全区已建社区残疾人康复室100余家,并配置完成康复器械;在做好“爱心进家门”活动试点村(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在全区推广,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延伸到包括家庭在内的四级网络,为全区残疾人家庭免费配发了无障碍用品用具。建立了全区村(社区)康复协调员队伍,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全面康复提供了保证;康复指征对象的康复需求得到保障。上半年,发放助医卡70只;安装小腿假肢两例;输送3名三残儿童到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免费租赁康复器械1例;组织3名智残儿童和两名孤独症儿童参加市残联开展的“康复助残”系列活动。

6.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并逐步融入社会公共文化生活中。五年来,各级残疾人组织创编了一批新的文艺节目,选拔培养了一批残疾人文艺骨干,组织参与各类演出活动,展示了残疾人特殊艺术才华。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建立了一批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场所,配备了一批件残疾人专用体育器材,基层组织广泛开展了各种适合残疾人特点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使许多久居家中的残疾人参与和融入了社会生活。成功举办区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全区共有206名残疾人运动员分别参加4个大项、88个小项的运动项目。通过举办这次盛会,为省市残疾人运动会输送了优秀人才,如选送张裕丰、顾莹娜两名聋人运动员参加浙江省第二届聋人运动会,取得了三块金牌、一块银牌、二块铜牌的好成绩。组队参加市残疾人青少年田径、游泳锦标赛,13名运动员共有12人获得名次。

7.营造扶残助残的文明社会环境。电台、电视台、报刊开办残疾人专题节目,紧扣时代主题,宣传了一批残疾人自强模范、就业明星和扶残助残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新区时刊开设了残疾人创业之星栏目,推出了张亚梅、张国平、徐永夫等八名自强创业的残疾人典型,向社会展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文明进步、和谐友爱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广泛开展了扶残助残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参与助残志愿者人数达到10万人,为残疾人捐赠款物累计达到2 000多万元,形成了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了全区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

三、北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存在的难题

1.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据浙江省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残疾人家庭户人均全部收入的2.12倍、1.54倍。从北仑区城乡低保家庭来看,56%是残疾人家庭。

2.社会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与残疾人的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全区有服务需求的残疾人,除医疗服务与救助服务达到的比例较高外,其他贫困救助与扶持、辅助器具的配备、康复训练服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3.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够平衡。部分乡镇(街道)、村(社区)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不够,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残疾人基层基础工作仍然相当薄弱。基层组织建设和残疾人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4.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残疾人工作专职、专业、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5.特殊教育体系还不够健全。近年来,北仑区的基础教育发展较快,绝大部分适龄儿童都能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然而,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特殊教育,虽亦有所发展,如北仑阳光学校已经开办得有声有色,但尚待进一步加强。对特殊教育认识不够、管理人员和师资缺乏等制约我区的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促进北仑区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1.加强残疾人就业政府引导。要修改公务员招聘方法,制定分职务类别的体检标准,允许用人单位根据职位的要求和拟用人员的情况予以突破性选择。将公务员录用行为同事业单位招聘行为一道,纳入司法诉讼范围,确保残疾人就业权利得到保障。加强残疾人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培训。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统筹规划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并兴办特殊教育高中;进一步联合区域内普通高等院校,完善招收残疾考生政策,放宽体检标准,扩大对残疾人的招生数量,创造条件开设特教专业班。要加强对残疾人求职技巧的指导培训。保护福利企业。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取消对福利企业的行业限制。鼓励和创造各种必要条件帮助残疾人从事第三产业经营活动,并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给予扶持。加大对残疾人教育、社会保障和农村残疾人的投入,逐步将农村残疾人也纳入按比例就业的范围。

2.加大残疾人就业执法力度。應以“安置残疾人为主、征收残疾人保障金为辅”的原则,积极推动残疾人充分就业,对于拒绝录用符合任职条件的残疾人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税务、民政、劳动、残联等要通过劳动年检、税收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用工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规范管理,坚决取消挂名就业现象。就业保障金的收缴和使用要规范化,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审计,对单位平等工资水平高于当地职工水平的,高出部分要按一定比例加收保障金。

3.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基础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各级残联及相关服务机构建设,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和条件设施等方面优化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立一支具有高度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就业服务队伍,真正发挥残联“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二是做好残疾人服务和就业的信息网络建设,有条件的残联组织应努力建设好就业信息网站。三是重视对残疾人基本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四是加强残疾人就业率统计的完善。只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五类残疾标准,真正在就业单位劳动,且单位已为其购买社会保险,才能统计为已就业人员。

4.倡导残、健平等的和谐社会环境。残疾人素质的提高既需要残疾人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的共同配合和支持,只有减少和消除对残疾人歧视,社会才会为残疾人创造各种平等参与的机会。一是要在社会上努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利用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自强残疾人典型、助残扶残的先进事迹,号召人们用平等的观念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使全社会逐步建立现代残疾人观和残疾人事业要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观念。二是加强教育促进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择业心理,帮助残疾人认识和适应现实社会,激发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

5.整合资源,形成残疾人素质教育合力。要充分发挥残工委、残联主席团成员单位、残疾人各类协会、社区教育学院(中心)、社区(村)、志愿者队伍、残疾人素质教育讲师团、残疾人亲友、学校等各层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寻找有利于工作开展的最佳结合点,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联合互动,形成工作合力,实现残疾人事业又快又好发展。要根据残疾人特点,突出重点,分层推进。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网络论坛、座谈会、图片展、知识竞赛、各种专题讲座及各类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文体活动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为残疾人接受教育搭建平台,吸引残疾群众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做到既兼顾全面,又突出重点,保证教育活动真正有实效。要充分依托现有各种社会资源,以街道(镇、乡)、一个或几个村(社区)、行业特点或以专门协会形式设置教育课堂,以分期分批、分层推进的形式对残疾人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多领域的知识、技能培训,坚持普遍与特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向他们传授一些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种植業、养殖业、家庭手工业等劳动技能;注重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分类施教,个别指导,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可采用上门走访、谈心、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教育,力求取得成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