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社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遏制

时间:2024-04-24

朱常柏 姜玲玲

摘要:道德风险来自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是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利后果的人为风险。道德风险在社会保险领域发生的频率最高、分布最广、造成损失最大、防范难度也最高。被保险人试图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在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做出损害保险人利益的行为。道德风险在社会保险的所有项目上都存在相应的表现及危害。针对社会保险中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应从完善社会保险立法、增强查处力度、设计约束与激励并重的机制、建立信息对称机制及诚信自律机制等方面遏制社会保险的道德风险。

关键词:社会保险;道德风险;遏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191-02

一、社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内涵

社会保险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道德风险在社会保险领域发生的频率最高、分布最广、造成损失最大、也最难防范。它是指在建立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关系后,被保险人试图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在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做出损害保险人利益的行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阿罗就研究和首先提出了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他对道德风险这一术语的定义是“保险单背离了它本身的激励方向,并因而改变了保险公司所依赖的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这样,一个保险金额超出保险价值的火灾保险单可能会诱致纵火案的发生或至少能导致管理疏忽。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各国能否有效应对社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可以说,从北欧福利国家竞争力的下降,到西欧国家的社会保险基金危机;从对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是“养懒汉”制度的批评,到美国医疗保健制度运行的低效率,都与道德风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国的情况看,在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和运用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是道德风险或相关问题,而且,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还很不充分。这种情形,使我们必须关注社会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

二、社会保险中道德风险的表现及危害

(一)中国社会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表现

1养老保险中的道德风险表现:企业偷逃养老金缴费;离退休人员死亡或失去享受养老金待遇资格后家属仍继续领取养老金;在不同统筹地区重复参保领取双重养老金;有的职工在临退休前几年,突然加大缴费基数,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等。另外,在养老基金管理上,表现在对基金的挪用、挤占及违规投资等。

2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表现。一是投保人滥用保险导致的道德风险。如放弃“便宜”的治疗方案而选择“昂贵”的治疗方案,再如“一人保险,全家吃药”等。二是医疗保险提供方的行为引起的道德风险。如医生利用其处方权和信息优势,对患者进行“诱导消费”,开大处方,做不必要的医疗检查,延长受保病人的住院时间,分解病人住院等。

3失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表现。。过度的福利保障也导致了失业,造成了“搭便车”的不劳而获的现象:一方面,劳动者有权接受保护,不劳动者也有权接受保护,结果出现了“养懒汉”的倾向;另一方面,在失业保险中,还存在着隐性就业的同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行为。

(二)中国社会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危害

1破坏了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了社会诚信水平。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原本理想的投保人与保险人及第三方的关系受到严重破坏,相反,各方都将对方视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这种不信任对整个社会而言形成了信任危机,增加了人际交往与社会运作的总成本。同时,所有这些都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也将阻碍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2导致社会保险资源过度消耗,制度运行效率低下。道德风险破坏了市场均衡,同时导致市场均衡的低效率,导致了对保险资源的过度消耗,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福利损失,使社会保险资源运用的边际成本明显高于边际收益。同时,社会保险基金在征收、运营、管理、发放和使用等多个环节出现流失,使社会保险成为国家消耗资源的漏洞,成为政府和整个社会的沉重负担,从而使社会保险制度运转效率低下、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以致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竞争力。

3破坏社会公平,腐蚀社会风气。社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形成对社会公平原则的直接挑战。同时,社会保险参与各方通过道德风险行为的套利成功,不仅会进一步刺激当事人投机取巧的倾向,体现了其本人的道德沦丧,而且对家属及子女产生示范效应,使其他人群向他们看齐,使整个社会风气被腐蚀。

社会保险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必须手段和重要方面,是通过多种方式来达到其目标的,其中最重要方式之一是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着社会成员发展结果的不公平。而社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则形成对社会公平原则的直接挑战。社会保险参与方,因其各自利益取向不同,他们通过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社会地位优势、信息优势,或者是逃避自己在社会保险中应承担的责任,或者是捞取自己在社会保险中不应得的利益,使一个旨在公平的社会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种种不公平,甚至形成养懒汉制度。

三、社会保险中道德风险的诱因分析

1道德风险根源在于作为“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道德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是人性在特定条件下,受利益机制驱使追求额外不合理利益的一种表现。同任何领域一样,逐利很容易使人们丧失道德准则。在社会保险制度中,尽管国家和政府是最终的责任人,但其利益主体是多元的,其内部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当国家及其授权机构、企业和个人作为独立个体存在时,必然会产生各自的利益,各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此时的道德风险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各方只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有着直接关系。

2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由于社会保险机制的固有特性,参保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如愿获得足够的信息,这种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很容易被保险市场参与者所利用而产生道德风险,并导致保险市场运行的低效率,妨碍保险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越复杂,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就会越大,道德风险的问题就越严重。

3制度性缺陷导致道德风险。中国是一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相比,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还在建立过程中,制度性漏洞和发展的不确定性随处可见。首先中国目前还尚未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很不健全,即使某一方违反了相关的规定,也不会或很难使其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其次还表现在监督力度的薄弱,这不仅仅表现在对制度管理者的监督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对出资者和受益者的监督方面。这些基本的制度背景,也对中国社会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发生着重要影响,使社会保险领域成为道德风险的高发区。

四、遏制社会保险中道德风险的策略选择

1加快社会保险立法,增强查处力度,提高道德风险的成本和风险。一方面必须切实加强立法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险中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通过法律,规定政府及其授权机构的职权范围,划定权力界限,对可能产生的违规行为制定严格的处罚规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到执法必严,加大查处力度,大大地提高了道德风险的成本和风险,也有效地起到了警戒的作用,使那些正在和将来打算图谋不轨的人出于对自己行为后果的顾虑而及时打消恶念,停止不法行为。

2设计约束与激励并重的有效机制遏制道德风险的产生。首先,应当将国家、企业、个人的责任在制度模式设计上尽可能划清,防止职责不清而出现的个人靠企业、企业靠国家现象。其次,营造一个使其理性选择的制度环境,当然也包括对其管理者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激励。再次,要加强社会监督机制的建设。一方面,要拓宽信息渠道,强化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大对专门监督者的监督与激励。另外,从管理上堵塞各种漏洞,采取有效管理等,都是约束道德风险的有效手段。

3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建立信息对称机制。在社会保险领域,由于具体项目众多,参与主体复杂,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千差万别,提高信息对称度的策略也应对症下药。主要做法包括:第一,建立高效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和披露系统。实现信息效用最大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二,对信息不对称的特殊领域、特殊主体采取有针对性的特别防范措施。如在社会医疗保险领域,如果能加强对这些领域及主体的信息对称机制的研究与建立,则会使信息不对称谋利行为大大减少。第三,通过媒体曝光利用信息优势谋利的不当行为,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氛围。

4提升全社会的道德认识能力与价值判断能力,建立诚信自律机制。提高全社会成员的道德认识和价值判断能力,是从认识层面应对道德风险的重要对策。为此必须建立诚信自律机制,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观教育,建设一个诚信文明的法制环境。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险领域乃至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有效建设才是遏制道德风险的根本。

[责任编辑刘娇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