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南地区高校旅游开发初探

时间:2024-04-24

颜 晶 王军伟 杨治兵 周小萍 栗冰颖

摘要:在界定高校旅游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高校旅游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指出西南地区高校旅游开发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着手,对影响西南地区高校旅游开发的因素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分析了发展高校旅游可能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西南地区;高校;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46-03

高校旅游是以高等院校独特的建筑风格,优美的校园风景,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浓郁的学术氛围为依托,吸引人们前来参观游览,从而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社会活动[1]。近年来,顺应文化旅游潮流的高校旅游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高校游”游的是高校,看的是风景,品的是文化[2]。

1.国内外高校旅游的发展。高校旅游在国外发展较早,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管理和经营模式,高校旅游以成为国外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欧洲的巴黎大学、雅典大学等早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他们以其超然的吸引力、无数历史俊杰的摇篮和众多的名流逸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力[3]。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校旅游起步较晚,但近年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众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素质培养等方面需求的增加,高校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科教设施齐全的著名高等院校日益成为人们心目中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4]。“高校校园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品牌和效益增长点在国内旅游市场掀起了一股方兴未艾的潮流。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高校旅游往往集中在名牌大学或沿海地区,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旅游发展严重滞后,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很低。

2.国内高校旅游的研究现状。从研究的角度来看,高校旅游的发展不论是理论研究、可行性探讨还是开发实践及模式的总结都很不够,有待继续深入和加强。裴泽生早在1997年就曾撰写文章,提出走进象牙塔开展高校旅游的想法[5]。2000年以后,对高校旅游的探讨得到更多专家的重视。如徐凌[6]提出了校园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校园旅游的特征、优势和制约因素,并探讨了发展校园旅游的问题。王书翠[7]撰文介绍了上海高校旅游的现状,并分析了上海众多高校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较为广阔的客源市场等开发高校旅游的有利条件。而房木生的文章则更是通过清华和北大风景差异的比较,向人们展示了两大名校的风貌[8]。但总体说来,对高校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前景的研究成果仍有很大的局限性,适应性和可行性不足,多方面内容需要进一步探讨。

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法,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是指: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9]。

(一)优势分析

1.人文景观丰富。西南许多高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特别是在西南联大期间,许多名师、学者、伟人汇集于此求学或传道授业,留下了很多与他们相关的人文景观。郭沫若、巴金、童第周、冯友兰、朱光潜、老舍、吴宓、梁实秋等都曾在高校的历史上写下自己光辉的一笔,许多校园至今仍保存有他们的雕像、雕塑和纪念碑等。

另外,西南高校校园内还有很多别具特色的建筑,如云南大学的至公堂、映秋院等建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西政法大学的老楼带着独特的风情,吸引了众多导演来这里拍摄。许多高校校园建筑不仅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更是人文荟萃、毓秀钟灵,有的建筑设计出自名家之手,有的建筑曾经还是许多名人工作、学习和讲演的地方。如四川师范大学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雕塑建筑群──爱国主义艺术墙,以及高达8.27米的孔子塑像等[10]。

2.自然景观优美。由于西南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众多高校校园四季常青、常年吐翠的秀美风光。许多学校被评为绿化先进单位,有的还被誉为花园式学校,与社会上一些过于追求人工修饰、人多拥挤的旅游区相比,高校清新纯真的自然景观对游人来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2003年的网络评选中,四川大学荣居“中国最美校园”第八位;2007年西南大学也得到网友亲睐,成为“内地最美十大校园”。此外, 重庆大学以“幽”、云南大学以“静”、广西师范大学以“明”著称。西南高校校园往往依山傍水、环境清幽,在山的庇佑和水的爱抚下形成了绿树掩映、繁花锦簇、芳草如茵的秀美景观,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成为一个城市旅游新的名片。

3.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大学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为较少受到外界纷杂环境的干扰,文化氛围浓厚。高校内知识分子密集、专家学者云集、学术交流频繁,各种研讨会、报告会、知识讲座、音乐演奏会等活动较多,游人一进入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同时,青年学生丰富的文娱活动也使得整个大学校园洋溢勃勃生机。这一切将给旅游者留下高校特有的校园文化情感体验,受到精神的陶冶[11]。

4.科普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西南地区汇聚了几十所包括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集中了开展科普旅游的重要软硬件资源。各高校大量的教学设施设备,如重庆大学的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的生命博物馆,四川美术学院实验楼陶艺室,西南大学的天文地质馆为开展科普活动,普及科普知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科普旅游资源往往是高校旅游的客源市场即专家学者、国外修学游客、学生和家长的主要目的地,这种高品位的重要特色旅游资源,可以使游客最集中、最系统、最生动地了解各校的研究成果和学术风貌,也为展示地区灿烂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科学技术等内容提供了最佳的平台。

5.客源市场潜力大。随着西南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旅游观念得到更新,西南高校旅游比国内其他地域有更大的增长潜力。难以计数的各类人士到大学里开会、访问、交流、游览,再加上社会上追求各种各样的“充电”人士,学生家长亲友、已经毕业离校的各类校友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到高校,都使高校旅游有着广阔的客源市场基础。不断增长的青少年假期旅游市场也是高校旅游市场的一个增长点,不少学生都有去高校旅游的偏好[12]。因为距离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家名牌大学较远,西南高校旅游资源对满足当地旅客需求有很大的地理和经济优势。

(二)劣势分析

1.人们认识水平滞后。高校长期被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但很少有人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在多数人的眼中,中国高校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场所,应该是“清修之地”,需要井然的秩序和安静的环境,必须保持自身的人文气质与教学秩序,不能开展高校旅游,否则将会偏离党的教育方针,改变高校“教书育人”的教育属性[13]。正是这种较为滞后的观念限制了高校旅游的开展,西部的很多高校更是由于和外界交流不足,办学理念更新较慢而使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往往采取消极态度抵触校园旅游。

2.缺乏市场化运作。兼顾各方的利益进行市场化运作是发展高校的关键。通过旅行社有针对、有侧重的宣传和安排,结合高校教学、科研的实际,在学校旅游容量的范围内进行。但遗憾的是,西南地区的旅行社都大多将营销范围放在了传统的山水旅游项目上,而对高校旅游缺乏市场开发取向。可以说,缺乏必要的市场化运作是西南高校旅游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3.设施不足和开发不力。由于高校管理层不能认同校园旅游的开发,造成大多数高校相应旅游配套设施的不足。诸如标示系统的缺乏、宣传资料的不足、相关信息的难获取、相关旅游资源的产品转化不力等。使西南高校旅游多数仅仅停留在走马看花和校园景观的欣赏上面,而有些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展览室、重点实验室、硕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及重大庆典等尚未真正被开发起来。另外,西南高校旅游开发模式也仅仅局限在游客自发旅游上,政校企合作开发和学校自主开发等经济效益更为明显的开发模式仍未得到重视和发展。

4.区内高校知名度不高,综合实力弱。西南地区的高校除了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外,在国内高校中的综合排名往往较差,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不高,综合实力相对较弱,跟国内其他品牌高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给西南地区高校旅游开发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为没有形成旅游品牌,所以很难吸引客人的到来。

(三)机遇分析

1.旅游观念的更新。近年来,文化旅游因其知识密集性、形式多样性、启迪创新性、可持续性等特点,满足了人们不断变化着的旅游需要,从而表现出强大的魅力、旺盛的生命力,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14]。高校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知识含量很高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式,能给旅游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有可能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文化时尚。

2.客源市场逐步形成。在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支持下,西南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交往日益密切,各高校间的学术交流有所加强。各种世界和国家级峰会、博览会和大型会展的举办,为西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了丰富的客源市场,从而能有效带动高校旅游的发展。

(四)威胁分析

国内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都相应的发展校园旅游,它们通过开发旅游产品、完善经营模式等逐渐走向完善,对客源市场有着更大的吸引力。此外,高校所在的城市在城市旅游开展的过程中,开发了许多旅游景点,推出了许多城市旅游精品,如主题公园、娱乐城等,而且许多的“世界之最”和“全国之最”都聚集在城市。由于这些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极高,它们是高校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者。

(一)可能带来的问题

1.影响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校园旅游若是在非周末期间,过多的游客在校园里活动,如果缺乏有效的组织,势必会产生喧哗,对学校正常的安静气氛,教师教学和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给校园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游客的层次参差不齐,而且很多游客对校园里约定俗成的规律并不了解,多会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行事,如践踏草地、乱扔垃圾、破坏校园文物、公共设施等,对校园环境的管理会产生消极影响。

3.增加校园的安全隐患。大量游人的到来,势必会引发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学校的基础设施是按一定人数配套建设的,大量旅游者的来访,有可能带来校园的拥挤,还可能会有少数不法分子乘机混入校园,增加偷盗、暴乱等犯罪行为。

(二)解决对策和前景展望

1.加强宣传,端正对高校旅游开发的认识。发展高校旅游可以加深人们对大学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可以增加学校的收入,减轻国家的财政承担,还能够丰富城市旅游,拓展文化旅游[15]。因此,加强高校旅游的宣传,可以改变以往人们对高校旅游的看法,使旅游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通过对高校旅游认识水平的提高,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高校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人到大学校园里来参观。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充分利用高校的现有资源,改造老景点,建设新景点,提高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挖掘高校最具有优势的文化旅游资源,利用大学内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各种标本陈列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文理科基地等丰富的科普教育旅游资源,凸显高校特有的教育特色;其次应打造优美校园环境,力求各校园景观实现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艺术美和教育美的统一;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论坛,举行各种文艺沙龙、校园社团活动,开展各种节日庆典等营造大学城特有的浓郁文化氛围。

3.建立政府主导型多方合作的开发模式。高校旅游的开发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因此,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合理、有效的开发协调机制是西南地区高校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西南高校旅游的开发应该采取以政府为主导,以旅游企业为开发主体,以高校旅游资源为开发客体,客源地教育系统积极支持配合的四位一体的开发模式。在这种机制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高校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制定合理的价格税收体制、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对高校旅游予以大力支持;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开放和管理的合理模式。

4.丰富旅游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必须要深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使开发形式、内容多样化,努力开发能体现高校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项目。首先,在旅游产品的形式上应力求多样化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例如,除了传统的“修学游”、“夏令营”之外,还可以针对校园的图书馆、博物馆等科普旅游资源开发校园求知游;依托学校的体育场、健身房、游泳池等健身型旅游资源,开展健身娱乐游;针对校园名人荟萃的资源,开发校园名人游等旅游项目。其次,在旅游产品的内容上,要突出游客的参与性,让游客亲身体验高校旅游的魅力。

5.开发潜在客源市场。高校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要把握主体是青少年学生和时间分布具有较强的集中性的特点。一是要着力开发国内客源市场,各地中学生、有意愿来本地区上大学的学生及其家长、市民和旅游者等都是重要的客源市场。二是要着力开拓国际客源市场。随着西南高校国际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西南地区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一些重要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也会在此地举办,这些都是西南高校旅游潜在的国际客源市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