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聂蒲生
摘要: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中朝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连绵不断,从而为两国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两国边民的友好往来和发展边境贸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主要探讨中国唐朝与新罗、北宋与高丽的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探讨中国明朝、清朝时期与朝鲜的边境贸易概况。
关键词:中国;朝鲜;边境贸易;历史沿革
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51-02
中朝两国的史书上对古代中朝两国的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记载颇多,而对边境贸易的记载甚为少见。为了探讨中朝边境贸易的历史沿革,笔者先介绍中朝两国历史上的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概况。
中国唐朝与新罗两国的官方贸易,主要是通过使节往来进行的。在618—907年的289年间,新罗以朝贡、献物、贺正、表谢等名义向唐朝派出使节126次;中国唐朝以删封、答赍等名义向新罗派出使节34次。新罗使节赴唐时,携有大批珍贵物品献给唐朝皇帝,同时又带回大唐皇帝回赠新罗王的珍贵礼品。唐朝使节前往新罗时,也带去许多珍贵物品给新罗王。两国王室通过使节往来互赠珍品,除有永敦修好的政治意义外,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实际上是一种官方贸易。
据朝鲜的史书《三国史记》等书所记载,新罗向唐赠送的物品有:金属类的金、银、铜、金钗头、金花银针筒、金佛像、银佛像等;纺织品类的朝霞锦、大花鱼牙锦、鱼牙绸、龙销等;药材类的人参、牛黄、茯苓等;皮毛类的海豹皮等。新罗使节于869年一次携带的珍贵物品即达三十七种。唐赠送新罗的珍贵物品主要有金器、银锦袍、紫袍、紫罗锈袍、押金线罗裙衣、锦彩、绫彩、五色罗彩、茶叶、白鹦鹉、《道德经》、《佛经》、《孝经》等。
唐与新罗民间贸易也很活跃,规模甚为可观。当时民间贸易的线路,一为陆路,从营州渡辽水,经安东都护府、平壤至庆州;一为海路,从澄州到大同江口或双江口,或临津江之长口镇(穴口镇)。交易的品种有金、银、铜、绫、锦、丝、布、人参、牛黄和书籍,特别是白居易等人的诗文。
780年,唐朝关市令曾规定:不得与新罗等国从事绫锦、绵绢、金、银、铜、铁等交易。为此,836年淄青节度使还专门奏请唐帝解禁。这一情节中,可间接看出唐与新罗民间贸易的数量和规模是相当可观的。否则,就不会有唐帝颁布禁令和地方官吏请求解除禁令之举。
除民间贸易外,还有大批新罗商人、僧侣、农民入唐居住,长期在唐境内从事活动,并在登州、青州、海州、泗州、扬州、楚州、密州、等地设有“勾当新罗所”、新罗坊、新罗寺院。日本高僧园仁曾遇见十几个从事木炭买卖的新罗商人。
北宋与高丽的官方贸易,主要以“朝贡”和“回赐”形式进行。北宋对高丽的贡物,一般都要“估价回答”,即将这些贡物,由市舶司作价,然后回赠一定数量的物品(但1079年以后,不复估价,以“万缣”为定数)。
北宋与高丽的官方贸易,尽管受辽、金牵制,一度被迫中断,但高丽使节累计到北宋“朝贡”仍有63次,北宋遣使到高丽也有24次之多,且彼此交流的品种、数量都大大超过唐时的规模。如1072年,高丽使节金悌赴北宋,“朝贡”物品除以绫罗绸缎为原料,以金线银线绣成各种图案,制作十分精良,供皇帝和王室成员穿用的御衣、金腰带等服饰外,尚有香油20缸、松子2 200斤、人参1 000斤、中布2 000匹、生平布2 000匹。1078年,宋使安焘带往高丽的物品,总数达100多种计6 000件,其中除供国王及王室成员穿戴的各种服饰外,还有金花银器2 000两、杂色川锦100匹、花纱500匹、白绡2 00匹、龙凤茶10斤、杏仁煮法酒10瓶、龙凤烛10对以及各种手工艺品。
北宋与高丽的民间贸易,由于双方政府的支持,显得特别活跃。仅北宋而言,即累计有103批3 169名商人前往高丽从事贸易活动。宋商运销高丽的货物,以丝和丝织物为大宗。宋生产的“五色缬绢”在高丽更是抢手货。宋生产的瓷器、手工艺品、生活日用品、中药材和出版的书籍,也大量运销高丽。
高丽政府对宋商前往贸易,可谓欢迎之至。一是在京都开京建立专门接待宋商的“客馆”,其中有“日清州、日忠州、日四店、日利宾,皆所以待中国之商旅。”二是宋“贾人之至境,遣官迎劳”。三是逢年节,对宋商奉若上宾。四是允许定居,并委以官职。高丽显宗时,泉州商人欧阳征被封为“左右拾遗”;文宗时,泉州商人肖宗明被封为“权知合门祇侯”。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凡部落与部落、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皆始于边境地区,而后逐渐向腹地深入发展。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也是如此。即使在闭关锁国和战争对峙状态下,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中断了,边境贸易仍将以这样那样的形式或明或暗地进行着,而不可能完全禁绝。因此,在唐、宋的600多年历史中,既然中朝之间的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都很活跃,那么两国边民和边境地方政府之间所进行的边境贸易亦当是可观的。至于唐、宋历史文献中缺乏边境贸易方面的记载,乃因修史以决定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为主,而非面面俱到所致。这从元与高丽的关系中,也可得到间接证明。当时,元与高丽两国交往,突出地表现为学者、僧侣、医术交流,商贾贸易往来,各阶层人士频繁接触,大批人民的互相迁徙、侨居等,史书上记载颇详,而对边境贸易则未提及。
在明与朝鲜的关系史上,以援朝御倭的影响最大。1592—1598年,日本当政者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即朝鲜所称的“壬辰卫国战争”。明神宗派兵援朝御倭,直至将全部日军逐出朝鲜,获得最终胜利。在此期间,朝鲜为了进行“壬辰卫国战争”,抗拒倭寇侵略,经与明朝当局商定,在鸭绿江兰子岛开设互市市场,以所产之土特产品换取辽东地区大批粮食和战争急需物资,对保证给养和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清与朝鲜的关系史上,以清初中朝军民共同抵御沙俄的侵略为主要特征。为了发展经济和巩固关外的大后方,也为了充实与明残余势力作战的军饷,据史料记载,清进一步发展了与朝鲜的边境贸易。互市不仅在鸭绿江兰子岛进行;和龙峪、光霁峪、西步江(均在今延边地区)等局卡,同朝鲜会宁、钟城、庆源等地的陆路通商也在进行。清入关的第三年(1646年),即与朝鲜政府商定,每年春秋两次在兰子岛互市,由凤凰城地方官厅派人与朝方义州、汉城、开城等地特证商人进行交易。交易商品,中方主要是小青布,朝方则有黄牛、海参、海带、棉布、白纸、盐、犁口、陶器等。后来,这种官商互市逐渐被民间互市所代替,其规模还超过了官商互市。到1700年,随着两国关系和生产的发展,民间互市地点移至凤凰城,双方商贾云集,运货车辆长达几十里。当时目睹边门互市盛况的蒙古人博明在《凤城琐录》中写道:“凤凰城的中国人曾用布7 514段换了牛200头、盐299包、海菜15 800斤、海参2 200斤、大纸108 000张、棉麻布499段。”其规模可见一斑。
1882年6月9日,朝鲜爆发汉城士兵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暴动(史称“壬午兵变”)。清廷应邀先后派丁汝昌、吴长庆率水陆军帮助李朝扑灭兵变。这时,随吴长庆去朝鲜的,还有40余名中国商人。这些商人虽属军役性质,但他们与朝鲜商人广泛接触,彼此友好往来,开展贸易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同年8月,清廷与李朝签订了《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此后,清廷为了抵制沙俄入侵,在吉林省设荒务局,在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拓垦局,与李朝政府订立条约,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带划为朝侨专垦区,公开招募朝侨进入开荒种地。从而使中朝两国的友好往来、官方贸易、民间贸易和边境贸易得到新的发展。
日本自明治政府成立后,就确立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扩张政策。从此,一向唇齿相依,患难与共的中朝两国,在频遭列强侵略,面临亡国灭种的厄运下,造成了破产的大批朝鲜农民移居中国东北,而贫困的中国群众又流入朝鲜的现象。中国东北地区朝侨飞速增长。在同一时期,旅居朝鲜的华侨也不断增加。华侨居住地域,几乎遍及朝鲜各道郡。经商者居多,从事农业、工业的人也有一定比例。1922年,华侨总数30 826人,其中就有15 967人经商,而且以经营饭店、绸缎布庄、水陆运输公司为主。1923年,华侨在朝鲜的总收入为2 260余万元(朝鲜银行券),其中730余万元为绸缎布庄收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