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坚守

时间:2024-06-05

郭涵

【摘 要】由新西兰导演简.坎皮恩拍摄的影片《钢琴课》被誉为“现代女权主义经典之作”。影片通过一架钢琴将放弃“讲话”的哑女艾达与土著人布赖恩聯系在一起,在追求个人幸福的道路上,艾达以沉默的方式完成了对男权文化的反抗。影片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完成了对女性自我觉醒过程的刻画,展现女性的自我救赎,对当下及未来女性主义电影发展予以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女性主义;意识觉醒;叙事手法

所谓女性主义电影总体上就是指以女性作为叙事主体,深入女性内心,关怀女性的生存状态与生活环境,探究女性成长与发展等特点的电影类型。导演简.坎皮恩作为第一位获得戛纳金棕榈大奖的女导演在电影《钢琴课》中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地完成了对女性自我觉醒过程的刻画,实现了女性的自我救赎。

一、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西方当时的主流电影中,大都以一种支配女性的男性语言来作为电影的语言,在看与被看,说与被说的电影关系中男性一直处于主动状态,而女性则一直处于被“凝视”的状态。女人被看的镜头模式使得女性成为了男性宣泄欲望的对象,而电影《钢琴课》则颠覆了传统的镜头模式,影片开场出现的画面是女主人公用自己的手捂住脸的特写镜头,并配之第一人的自述“您现在听到的声音并不是我的声音,”自述以画外音的方式出现,这一方式就在影片开始表明了艾达“拒绝被人观看”的态度。随后在艾达与斯图亚特拍结婚照的一场戏中,艾达的神情呆滞无神,一直目看前方。相反镜头却拍摄下了偷窥艾达的眼睛,斯图亚特以“偷窥者”的形象进入了观众的意识之中。从被动凝视转变为主动凝视,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影片摆脱了以往电影中将女性规定为男性注视的对象这一定位。影片通过现艾达与两位性格形象截然不同的男性之间的矛情感故事展现了以艾达为代表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对于爱情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话语权的觉醒。

(一)对于爱情的觉醒

影片在表达艾达与布赖恩之间的爱情时既没有刻意展现灵魂的崇高,也没有展现超脱于世俗之外的虚假,而是利用了男女之间最真实的情欲去呼唤女性尘封已久的内心,在镜头营造的诗意画面中配之以如泣如诉的琴声,展现了人性的真实与潜藏在心底的浪漫而又原始的野性。一次次心灵的交流使她爱上了这个虽然外表粗狂但内心却十分细腻的男人,在布赖恩无法忍受对艾达的欲望折磨后他选择把钢琴还给她并让她离开。当爱情觉醒后艾达并没有退缩而是无畏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即便在经历断指的痛苦即将要昏迷时她依旧靠着自己内心强大的意志力对斯图尔特说:“放我走,我要离开这里。”爱情的觉醒使得艾达的世界里不再只有钢琴一个心灵寄托,正是因为爱情使她得以最后甩开一切束缚,从获新生。

(二)生命意识的觉醒

收获爱情后的艾达带着女儿与布赖恩离开了伤心之地,在驶向理想港湾的小船上艾达突然站起来要将自己的钢琴扔进海里,她希望与自己的过去告别,在她决定放弃时艾达的脚被绳索缠住随着钢琴一起沉入了海里。在观众紧张着艾达的命运时,艾达渐渐沉入了海底,脸上的神情静谧安静像海水一样清澈透明,钢琴是她曾经的心灵寄托,她不知道未来世界会是怎么样,她决心与钢琴一起离开这个世界,或许是太累了想找一方净土与钢琴一起尘封在海底。然而船上布赖恩与女儿的叫喊声渐渐进入画面,进入艾达的意识中,她生存的欲望被从新点燃。她奋力挣脱开脚上的绳索浮出了水面,在死亡与生命的斗争中,她的生命意识觉醒,艾达告别了自己黑暗无助的过去,将在未来带着对自我生命的尊重认真地活下去,重获新生。

二、叙事手法的独特性

(一)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在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象征主义手法风靡文坛,然而在影视技术发达的今天,“象征”也被逐渐引入到各种形式的影视作品中,艺术电影使用象征手法相比其他影视作品要更加成熟。在影片《钢琴课》中“钢琴”作为道具不仅一直出现在画面中成为贯穿全片的线索,甚至是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已不再是一件客观存在的物体。一方面沉默的艾达虽没有说话的能力,但从没有失去“语言”对于她说来四肢、表情、女儿等都可以成为她传达心声的媒介,而最为重要的还是那台作为她与布赖恩进行感情交流的桥梁—钢琴,钢琴既象征着她对男权文化的反抗精神,又成为她吐露心声作为心灵慰藉而存在的避难所。在影片最后淹没在大海中的钢琴更象征着艾达甩掉男权主义对女性的束缚与压迫之后的从容。可以说这架“钢琴”见证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全过程,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二)失语的叙述机制

女主人公艾达在六岁时就不再说话了,一直处于沉默的失语状态,片子中的女性在尝试理解艾达的意思学习手语时说道:“还有什么是比说不了话要痛苦的。”在她们看来艾达是男性霸权中的牺牲品,她因长时间的压抑内心而导致失声,而在艾达看来给旁人说话有些时候也是不必要的。艾达的失语正是对男权制的反抗,以沉默来表达自己最大的不满。艾达的沉默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她利用自己的语言“钢琴”去诉说自己的心声,有时传达出对生活的希望,有时则是不满于现状的愤恨。这样的设置将女性不可遏制的生命力与欲望放大到了极致,直到影片接近尾声时艾达在昏迷时完成了从沉默到开口说话的转变,真正完成了生命的蜕变。

(三)视听语言中的诗意化表现

电影《钢琴课》散发着浪漫主义气息,创作者并没有简单的讲视听语言作为影像化表达的媒介,而是为其赋予了象征意义,在影片中色彩、光线、音乐等视听语言作为象征主义因素为影片营造了理想、梦幻与现实的场景,将女主公艾达的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凸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影片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在艾达与女儿首次到达新西兰的这片孤单上时,海风凛冽,大远景的设计将画面随着无尽的海水无限延伸望不到尽头,钢琴孤单地被遗放在海滩上,一切都是现实本来的样子,象征着艾达内心的无助与迷茫。此外在斯图尔特砍掉艾达的手时,画面阴暗沉重,气氛凝固到可以令人窒息,这样的画面处理不仅体现了斯图尔特自卑心理笼罩下的凷嫉妒与愤恨,更体现了艾达对霸道男权文化的有力反抗,正在实现了女性话语权的表达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影片《钢琴课》作为女性主义电影中的经典制作,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与意义。以独特的视角完成了对女性的关注,揭示了在那个时代女性的需求与心理,对当下及未来女性主义电影发展予以重要的启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