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侯诗彤 于思琦 郑少丹
【摘 要】互联网络是当前世界发展不可逆的大潮流,网络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主要起到的也是推进作用。因此,探究网络时代青少年价值观所面临的挑战应该以何种策略应对,必然要实事求是地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由学校、教师等组成的教育者,应该从创新价值观教育的网络途径这一思路出发,寻找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价值观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完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
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是最基本的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因此,尽管网络时代的社会价值显示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方向的价值观教育,是不能动摇的。
完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关键是要与当前网络时代的特点和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与心理接受特点相结合,“必须要贴近其学习、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情况。”如前所述,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已经被证明是适合当前国家整体的社会价值观状况的,但是部分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差、辨别能力不高的青少年容易受到网络时代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基于此,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需要一定的增补。
二、构建价值观教育的网络平台,让价值观教育走进网络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网络阵地的建设,对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等的管理与运营都投入了许多精力。但是在高校学生之外,更多的青少年仍然处于“网络散养”状态,缺乏有话语权的领导者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全面推行教育改革的今天,除了高等教育阶段之外的教育者也应该对网络平台投入更多的关注。以网络直播为例,在规定教学内容能够正常进行和完成的前提下,关注青少年经常聚集的各大网络直播平台,将价值观教育与网络直播的形式结合起来。除此之外,与网络直播类似,教育者也可以构建更多元化的价值观教育网络平台,或者依托已有网络平台,在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上进行创新,如网站宣传、网课推广、微博活动等。
网络时代形式丰富的各类平台,是改变这一情况的有效途径。以网络直播为例,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这一流行的渠道展示自己所接受的丰富多彩的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这一阶段青少年渴望受到关注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这类直播活动所得到的来自观众的正面反馈,成为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过程中最为直接的动力,对价值观教育也起了正面的推动作用。正如第一部分所述,网络直播形形色色的内容中,也包括阅兵仪式等重大事件直播,而青少年选择观看网络直播的目的中,也包括“传递正能量”这样的选项;阅兵仪式这类重大事件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拉近了与青少年的距离,无形中使爱国主义这样“高大上”的价值观近距离地走入了青少年的视野。同样的,除了网络直播,微信、微博、论坛等等平台,因其传播特点,也能达到类似效果。在这样实践与网络相结合的养成形式中,青少年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价值观受到的正确引导,并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开拓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课程,从课本说教向实践体验转变
传统的价值觀教育很大程度上以课本为载体,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专门的思品课程承担价值观教育的职能,但是教育者往往依赖课本,以单向输出的“刻板式”“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进入高中阶段之后,价值观教育大多依托于教育体系中的学科知识教学,承担价值观教育职责的科目包括政治、语文、历史等,但学科教育毕竟无法代替价值观教育。因此,在青少年教育阶段开设足够的实践课程并以此开展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价值观教育能够达到课堂教育达不到的效果。实践是学习的根本途径,尤其是对于价值观教育而言,身体力行的经历将让青少年更直接地感受到活动中传递出的价值观。因此,“要积极开展日常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活动。”
首先,实践课程的内容需要经过认真的设计。中小学阶段或高等教育阶段的实践活动最忌流于形式,为了完成任务而走过场的实践课程缺乏目标指向、从不考虑实际情况,因此是没有意义的。为此,教育者要结合实际情况,以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为目标,参考青少年群体当下的身心特点,设计适当的实践课程。志愿服务过程要对象到位,社会公益捐赠要去向明确,这样才能让青少年感受到实践的意义,才能让价值观真正在实践的过程中凸显,达到教育目的。
其次,实践课程要重视教育者的引导。虽然青少年是主体,但是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的价值意义需要教育者经过适当的引导,具象化地提取出来,整合成为能够让青少年在回顾实践过程中再次吸收的内容体系。入党入团仪式、节日庆典活动都能够让青少年产生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与责任感,这种抽象的情感体验需要教育者用语言或者文字引导青少年描述出来,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接受了价值观教育之后,能够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做出正确选择,进行实践。这个引导过程,可以放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的交流讨论中,也可以放在后期对实践活动的宣传过程中,让实践活动的价值扩散开来。
四、建设具有网络素质的教育者团队
网络时代,教育者的素质要求不能再局限于传统教育的要求,对于价值观教育的教育者而言尤为如此。网络时代青少年的价值观之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各种网络娱乐手段和平台的影响,一方面是网络的传播特点极大地契合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吸引了其关注,另一方面就是教育者固守陈旧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因此,教师队伍也应该有所转变,革新旧的教育理念。首先要“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交流,由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交流,由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在价值观教育方面更新角色认知,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也贯彻到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其次,要培养、提升自身的互联网络素质。教师与青少年不同,肩负着教育者的责任,因此要依托更高的自制能力、辨别能力,探索出正确、适宜的价值观教育的网络途径,正确引导学生。教师适当地了解青少年关注的网络热点,喜欢的网络直播内容,在辨别、过滤之后,用实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教育在青少年看来,才是言之有物的、不“假大空”的、有意义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周琪,罗川.“微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4(01):68-70.
[2]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3(17):38-44.
[3]张琼.网络境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04):21-25.
[4]周可卫.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0(03):93-9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