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李文 王媛媛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思政工作者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政工作要抢占并巩固新媒体阵地,打造校园新媒体“微平台”,发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传播媒体作用,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平台;培育践行
***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总书记同时指出: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受到思维活跃、对新事物的大学生的欢迎。“新媒体以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交互性强等独特优势打破传统媒介单一、单向的传播方式,使现代社会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1]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引领非常重要,通过新媒体可以吸引广大青年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更好地营造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良好氛围。高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如何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站。为此,笔者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部分高校在建设好“微平台”,引领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校校园新媒体发展面临挑战,需要因势利导
目前,高校校园内的各新媒体已融入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但是,其传播内容质量和学生接收效果、营造的舆论生态等却与校园新媒体数量的增加并不同步,校园媒体平台运行维持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
(一)新媒体平台缺乏统一管理,不能形成很好的传播合力。从学校管理服务部门到二级学院、班级、社团等,纷纷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新闻宣传、思政教育、工作交流等,但各平台缺乏统一的管理组织和责任机制,内容建设上缺乏联通机制,在传播效果上缺乏整体性和时效性,难以形成良好的新媒体矩阵,不能很好地展现出集群和聚合的传播效应。
(二)新媒體内容缺乏创新,影响吸引力和传播效果。校园媒体发布在内容的吸引力和形式的新颖上、热点的转化加工上与师生工学习生活内容和时代需求上差强人意,内容多为学校传统新闻媒体内容的复制转发,原创作品不多,同时也存在互动效果差,更新不及时的情况,使校园媒体对师生的粘合度、亲密度和互动性不够,影响了新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
(三)运营团队媒介素养不高,缺乏专业运营模式。自治区高校新媒体现有的运营维护方式多采取学校网宣、团学干部兼职管理、学生团队兼职维护运营的模式。这种模式缺少必要的长效激励及制度保障,人员的稳定性、持续性和专业性不够,“微平台”建设水准难以与时俱进,培育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无法保证和发挥长久效应。
二、以校园新媒体为载体,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微平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思想观念、价值选择的变化,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紧密相连,才会真正被青年大学生所认同接受,使大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一)建设具有教育属性的新媒体,开辟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新领域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校园媒体的教育性是各新媒体最主要的特质,新媒体技术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课堂、书本之外的新场域和新阵地,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认同到主动实践。各新媒体要契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使用习惯,在传递信息,服务师生学习生活外,还要有思想教育、价值观引导作用,搭建传递校园文化精神、思想引领的微平台,能够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文化素养、道德情操起到教育引导作用,构建多种信息资讯并存的校园文化传播新格局。
(二)“微平台”做载体,微教育显身手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建设资源内容共享,机制协调联动、运营系统专业的校园新媒体“微平台”,构建起高校宣传舆论和思政教育新格局,使新媒体宣传教育由手机入人心,通过微陪伴进行微教育,由微教育见大智慧,在陪伴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了解关注到认同的渐进过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感召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入行,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提升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水平和效果。
三、“微平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举措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宣传正面主流意识和价值观念,既要创新方法,更要统筹建设校园“微平台”,通过全方位、多形式进行内容和运营策略建设,扩大“微平台”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形成“大宣传”格局,逐渐成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爱国、担当、奋斗的有效载体,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搭建教育“微平台”,发挥全媒体矩阵效应
当前,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宣传舆论工作重要载体和传播校园文化、凝聚校园情感的平台和窗口,高校要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校园新媒体的教育本质,通过建设专业化、集群化的新媒体矩阵,加强校内外的衔接协作,打造能够资源优势互补共享的微平台,如内蒙古大学和呼伦贝尔学院等高校官微就建立了微矩阵,较好地实现资源同步,立体发布,优势互补,聚合联动,形成宣传合力,建成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新阵地,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使“微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到如影随形,润物无声。
(二)找准“微平台”定位,内核姓“党”,表达姓“网”
新媒体时代微平台的语言风格、界面风格、专题版块、话题设置等方面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高校文化优势、学科优势和青年大学生实际,带给青年大学生思想传播、价值引导的积极影响。一是高校“微平台”建设要坚持育人功能,在利用“微平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把握政治立场、思想导向。二是打造精品内容的同时,更要加强服务性和贴近性,善于编发身边人、身边事的典型事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信服力,引发大学生情感共鸣。如笔者所在学校官微就开设“包医人物”栏目,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三是创新方法,了解大学生的话语特性,“微平台”内容确保教育主导性地位的前提下,善于运用青年大学生熟悉的网言网语,突出微特色,創造微话语,进行微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三)加强“微平台”运营队伍建设和组织管理
加强“微平台”运营队伍建设和组织管理。一是要吸纳同时具备较高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的知名学者、一线教师、学生工作人员、优秀学生等加入微平台的采编队伍发挥集体智慧,师生结合,多种能力结合,建设充满生命力的队伍。二是要实现组建专业化的工作分组,细化分工合作,创作优质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要不断提升运营队伍的媒介素养,加强对运营团队知识、技能和新媒体运用水平提升的培训。四是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各层次的“微平台”分别确定主管部门和责任主体,做到守土负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完善新媒体平台的申请备案、评比表彰、舆情管理处置等制度,保障微平台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网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从飞信到微信,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APP应用层出不穷,琳琅满目。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已成为校园新常态。这些新兴媒体无形中一点一滴吸引着年轻大学生”[3]只有通过建设完善“微平台”,才会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的舆论场和氛围,不断推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概念认知、情感认同到行为实践,实现个人的成才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俞婷.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机制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6)上半月.
[2]张泽强.基于体验学习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4)上半月.
[3]李永智,耿绍宁.建设高校网络新平台新高地——高校BBS20年回顾[J]中国高等教育,2016,(1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