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鞠鹏
【摘 要】近年来,由于学生对田径课的认识有限,且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标准滞后等原因,在高效田径专选课制度下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高校田径专选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以定向越野为例,探讨了定向越野在高校田径专选课教学中的改革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改革;定向越野
一、高校田径专选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效原有的田径课程已经逐渐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田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激增。就目前而言,虽然仍有很多学生是以田径项目考入体育院校,但是在专选田径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田径专选课教学亟需改革。
随着2004年教育部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实施,田径课程得到重新整合,进一步拓宽了田径项目的教学内容,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以及体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但是,对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却相对比较笼统,就目前而言,受多种因素限制,很多高校田径专选课程的内容依然以传统为主,极大限制了学生学习和训练的兴趣。基于此,高校应积极寻求新的教学切入点,就目前而言,定向越野运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由于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成为田径专选课程的内容之一。基于此,在田径专选课程中逐渐加入一些新增课程,积累改革经验,逐渐完善改革方案。
二、高校田径专选课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落实和社会需求的转变,我国高校田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基于此,多数以田径项目考入高校的学生都会转而学习其他项目,部分院校甚至出现专业田径选修人数为个位数的现象,种种迹象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下降。高校田径专选课改革将定向越野运动加入进去,在很大程度上拓宽教学内容,更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田径人才。根据山东体育学院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持续一个月的定向越野运动的开展,学生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虽然课程校教育传统体育课程更加耗费精力,但是大家的兴致却一直很高。学生们普遍认为定向越野运动加入使得田径课内容更加丰富,自身能力以及团队协调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总之,学生在针对定向越野运动进行学习和训练时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认为定向越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传统田径课程的单调性,可以获得更多知识与技能,能更好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定向越野在高校田径专选课教学中的改革难点
(一)教学思想缺乏指导性
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是我国多年来体育教育发展的重点,其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并以此作为必修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中过分追求技术动作的准确与完美,忽视了利用运动项目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方法、手段和能力的培养与传授,脱离了基础体育教育的实际,妨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对定向越野的健身性和娱乐性重视不足,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缺乏趣味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定向越野人才的需求。
(二)师资结构不够合理
由于定向越野在我国高校开展较晚,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从事定向越野教学的教师、教练员基本都是其他项目转项过来的。其中大部分是原来田径专业教师,也有一些是篮球、足球等其它项目的教师,他们大部分没有接受系统的定向越野技能学习和训练,自身未能掌握较全面的定向越野技能。绝大部分只是经过短期的培训和自学的定向越野知识,由于没有定向越野训练和比赛经验的积累,专业水平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高校定向越野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定向越野发展的需要,当然,这个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项目开展较晚,人才缺乏是必然,所以师资问题是影响定向越野课程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标准滞后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观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且囿于传统,教学理念和策略陈旧,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学体育教学和社会体育的需要。另外,由于我国开展定向越野教学时间较短,担任定向越野课程教学的大部分教师是由田径及其他专项教师转项定向越野的教学,所以他们缺乏运用定向越野技能教学的体会,教学方法仍沿用必修田径课程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理论课偏重于课堂教授,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死记硬背;实践课是学生被动按教师指令练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定向越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掌握定向越野的内在规律,在设置检查点时缺乏目的性,对于每一个检查点所要考察的技能没有明确的意图,这样容易造成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无法体现技能教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在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时大多考虑理论与平时成绩,以及定向越野的考试,给出的成绩无法体现学生在该项目上所达到的真实水平。
四、高校田径专选课改革中定向越野的实施方案
(一)树立正确的定向越野教学指导思想
新《课程方案》培养规格的第二条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明确课程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指导思想,尤其在现在社会和基础体育的需求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将教育观念由传统的培养定向越野教师转变为创新定向越野人才教育,树立融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素质为一体的观念。在教学中重视理论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不仅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且指引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定向越野作为一项户外运动,回归自然让人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在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是新《课程方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力补充。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定向越野在高校的发展,定向越野教师应该不断钻研定向越野的理论,合理吸收其它学科的教学成果,开拓出满足定向越野技能特征、符合教学规律的有效教学方法,提高绘图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定向越野教师也需要多参与定向越野的实践,体会各项技能的运用,充分理解定向越野技能特征的内涵。因此,学校应制定有关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定向越野教师参与技能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已有体育教师的基础上,加大培训数量和培训层次,提高业务素质,使之在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训练水平、裁判水平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三)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科学创新的评价机制
针对体育教育专业从事教学为主的特点,我们在確立定向越野技能教学和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定向越野自身的特点和社会需要,以满足开展定向越野娱乐性教学和参加定向越野比赛的需求,根据定向越野的教学目标体系围绕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课时数和课时分配。整合理论课与技能课设置,重点抓好学生能力培养,强化技能教学训练。定向越野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原则,侧重实践体验,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定向越野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教学重点,坚持精讲多练,注重能力培养,为以后从事定向越野教学打下坚实基础。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各项技能的详细分级,评价学生对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定向越野的所有技能的练习都是为了快速地找到检查点,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教学体系中各项技能的分级是根据技术掌握的难度进行划分的。另外,对学生自主创新、团结合作、相互提高也要纳入评价体系中。
【参考文献】
[1]教体艺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教育部办公厅文件,2003- 06.
[2]何晓知,等.定向运动[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薛强,于军.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展定向越野的推力与阻力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7,(2):72- 7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