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浅析

时间:2024-06-05

管笑盈

【摘 要】信仰是凝聚人心、发挥团结之力的精神源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十九大的召开宣告了我国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时期,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了,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了,社会的发展更加稳中有进了;这一时期,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总而观之,新时代下,我们党依然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仅因为这会极大地促进个人的成长成才,也会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因此,这一时期,巩固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而汇聚中华民族未来接班人的力量来大踏步地实现“中国梦”成为了高校为祖国培养未来建设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青年大学生是改革开放事业和国家未来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和主力部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信仰状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息息相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动力源泉紧密联系。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然而,在这一承前启后的时间段里,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却出现了复杂的状况,据中国政法大学俞学明教授研究:“近年来,我国高校宗教信仰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信仰程度、對宗教的认识、信仰的方式、信仰群体的活动皆呈现出复杂的态势,我国高校的信仰形势日趋复杂。i ”因此,当前大力加强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加强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会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动力,更会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源源的活力,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历史和实践也已经证明,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指导我们伟大事业的理论基础,也是每个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关系到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完美建构,更关系到“中国梦”的预期圆满的实现和国家与民族的辉煌未来。***总书记曾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广大学生的信仰信念教育就是锻造他们的政治灵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就是一项灵魂工程。……更进一步地讲,中国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那些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灵魂的公民才可能将个人的人生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结合起来,在参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进程中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就是要培养出这样的公民。ii”

所以,作为培育国家未来建设者的高校更应该明确角色定位,尤其是作为为高校培养党的后备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紧跟时代发展,立足“中国梦”,做好并加强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教育工作,将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并重到大学生的学业培养工程当中,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二、在实践中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2016年12月7日至8日***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这段话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新局面,高校领导和教师应牢牢把握党中央的指导精髓,融会贯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中国梦”的阔大胸怀高瞻远瞩、把握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首先,在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党员学生的作用。因为在学校中,老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较少,这就意味着老师对于学生的了解相较于同学对于同学的接触及了解是不够深入的。要更好的做好青年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工作并加强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就需要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以学生党员的以身作则为范本并运用他们的小力量汇聚大力量,以此更有效率更有质量地完成对青年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引导工作。

其次,在实践中还可以发挥学校讲座平台的作用。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让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及管理中占领文化的主阵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在高校,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最好媒介除了课堂的讲授,还可以是定期开展的讲座,一方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一方面也可以充实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活泼灵动的讲座才是大学生喜欢的,在开展讲座的时候,老师的讲授可以生动一些,同时可以加入更多的事例说明,如在讲授马克思基本原理里的“短板效应”时,讲授老师就可以以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例,这样不仅可以以理服人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受用的感受,不会觉得马克思主义只是个主义而已。

最后,在实践中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宣传特性。如今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大途径,掌握好科学技术、利用好网络途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校加强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比如在各高校的微信公众号上,多推送一些和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核心价值观有关的人或事。久而久之,大学生接触的事例多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就潜移默化的形成了,渐渐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就坚定了。

但是,无论采取哪种实践方式,都需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简而言之,高校在加强引导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要聚焦“中国梦”的“中国道路”的现实内容;关注“中国梦”的“中国精神”的助力作用;把握“中国梦”的“中国力量”的包容特性,实事求是,稳中推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三、结语

纵观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信仰就会犹如一盘散沙,不仅会造成个人的游离还会导致整个国家或者是民族处于危险的边缘。在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作为为祖国输送高素质人才建设者的高等院校要担起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看到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的强大的现实意义,实施为更好地巩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好措施、好方法。只有这样,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才会有所保障,我国未来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们才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牵动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中国梦”才会预期完美的实现。

注释:

i俞学明:《再谈高校宗教信仰问题与宗教学教育》,《中国民族报》,2012年6月13日。

ii沈夏珠:《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灵魂工程》,光明网,2016年12月9日。

【参考文献】

[1]张春雪:《高职院校学生宗教信仰研究》,《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

[2]张宁宁:《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