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的比较

时间:2024-06-05

冯珊珊

【摘 要】事业单位和普通的企业不同,它是属于国家的一个行政分支,在整个国家基础机构组成中,事业单位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运作,是有其独特之处的。对于正在进步发展中的我国,事业单位的改进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对于整个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也成了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素的比较研究,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从各方面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完善。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措施

一、引言

社会在快速的进步和发展,企业的各个部分也在不停得发展,这就要求为企业和民众服务的事业单位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其内部控制做为一个关键的因素,从内部控制着手,从而加强事业单位工作运行和各种监管机制。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述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简述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仅仅是会计和财务报表方面的,对整个法律和法规环境都是相关的。内部控制有管理方面、会计方面等。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基本就是控制,控制论是一个专门的学科,它作为很多学科的基础,被广为传播。控制论中说明了,所有管理过程的各个要素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也关系到信息的不对称,比如信息的不完全,导致沟通过程中即信息传递。

(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发展

内部控制,最初只有在企业会计方面的,实行双人记账。当时管理都是主观的,凭借经验、主观看法、观察而成的。这个时期称为内部牵制,是在两个或者以上的人员进行的,对财务进行有序的支配。内部牵制发展中期主要有实物的、机械的、制度的和簿记的四种控制。内部控制到了后期就成了内外环境、会计规则和实施程序这几个形式。

(三)内部控制的因素

内部控制包括了控制环境,里面有各种人为的因素,包括了人员的品质、文化宣扬、工作环境布置、计划制定等。控制环境是很关键的,会对部门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内部控制单位载体是与社会相接触的,整个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其中的风险评估也是内部控制的因素,它关系到每个个体的发展,因此做好风险承担准备,十分重要。内部控制的关键是控制各种职能,主要由各种控制程序来执行的,根据各种政策进行规划和罗列。相关信息是决定所以的关键,因此信息之间的交流是必要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对整个载体单位进行各方面的实时考核,从而对其进行监督。

三、事业单位与企业内部控制要素比较研究

(一)控制环境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结构、岗位权责明确,单位负责人作为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不仅关系到整个内部控制的实施,而且还包括人员的配合、跟进。企业里的内部控制,是以企业里的控制环境作为基本条件的,而组织的结构,也作为控制环境的基础而存在的。

(二)风险评估

我国事业单位风险防范意识弱,专业的风险评估是基于单位全体配合的基础上的。因此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必须注意独立的权威性原则,从而对单位内部控制进行风险评估,有能力根据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剖析。若风险分析发现现金管理、经济决策、发展方向、投资思路等等,都没有进行风险加工,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风险防范、风险评估意识的建立,是事业单位与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将其全面融入预算中,这样才能使得事业单位与企业对于财产、发展、会计数据展示等等,有了有利的支持。

(三)控制活动

事业单位在控制活动中,应注意策略实施的一致性控制,单位资金内预算控制,响应资金约束;服务业务环节严格控制;业务负责人,下定授权委托书;对于资产防腐保护,给予制约和监督。单位的是需要管理的,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的步骤,控制活动是管理层的所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时,做出快速的修正和推进的环节。事业单位的控制活动中,对运营活动的控制文档制定以会计为控制重心的环节等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信息与沟通

事业单位应注意,在上下级人员沟通过程中,采取书面形式。经济活动中财务信息的沟通和关注,尤为重要。信息的应用技术和公开监管性,成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体现。而企业信息交流是有一定的流程的,其中信息传递过程中,是通过信息发出者用某种媒介方式,从而到达信息接受者,这样一个流程下来的。事业单位与企业应该尽量做到信息的电子技术应用,对于整个沟通环节中,实现信息共享原则,需要加强。

(五)内部监督

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权力,应作为内部监督的关键点。对于预算业务的流程监督,也是确保内部控制相关的环节。对事业单位开展审计纪检监察部门与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联合管理,才能确保监督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企业也设立了专门的审计部门,用于审查企业各类数据和表格,是否到位,各类信息是否准确。事业单位对于各种费用的报销、支出、核算、预支等等,都应进行严格的控制,对相关重要信息部门的员工,如果提出辞职申请,都需要进行相关审查制度。

四、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构建良好的控制环境

改善单位里的内部控制,以行政事业的组织结构为依托,根据单位的性质、各种基本理念,完善整体构架。单位中权责明确的标准,设立了完整的内控工作岗位职责的设计。单位的法规制度的约束力,必须在业务活动中,例如政府采购、人员设置,单位负责人实施过程中更好的展现。

(二)建立风险评估长效机制

单位应该设立专门的风险估算团队,而且对于不确定性风险的分析凭借市场经济状况控制,必须更加科学和明细化。单位里的每个员工乃至部门内部,都是应该培养风险意识,而且对于不确定性的概念都应该培训加强。减少单位对于风险防范的意识薄弱而导致,整个单位面临风险时,制度相应的应对政策,使得单位对于市场的预警更加敏锐,对于自我的居安思危感,需要强化。

(三)建立并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的工作机制

单位的整个控制活动由负责人领导做出,整个计划进行过程中,应当做出快速的修正和推进。单位内部控制中的控制问题,就是信息传递过程中,減少沟通过程中各种因素的打扰或者由于人为的失误引起的问题。这在内部控制在整个工作的执行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单位的控制活动中,进行了对于业务和岗位结合,权对于相应责任的追求,明确化,改变职位不相容的分离状态。加强部门间的互相牵制,是有利于单位发展的。单位的财务制度明确化,对于会计中的职务设立严谨化,增强单位的执行力。

(四)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强化内外部沟通

单位信息交流是有一定的流程的,其中信息传递过程,是通过信息发出者用某种媒介方式,从而到达信息接受者。单位应对于各种信息的审批流程,进行不同程度限制,内部员工沟通过程中,频率提高,信息传递链变短,从而实现这种相互沟通和信息交互的稳定性,使得单位正式组织间的沟通加强,减少非正式组织的不利因素。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讲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刘永泽,唐大鹏.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宄,2013,1:57-58.

[3]刘永泽,张亮.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2,1.

[4]聂兴凯,张庆龙.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宄述评与改革建议[J].会计研究,2011,6:

[5]高一斌,王宏.对加快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宄,201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