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时间:2024-06-05

刘敏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供应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的方式。全球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产品寿命的缩短以及顾客期望的提高,都迫使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物流供应链正是企业利润的药一个新来源。那么如何建立一个组织化程度高、具有规模经济优势,有机的连接消费和生产,对生产和流通有这直接的导向作用。如何对供应链进行科学专业的管理,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模式和解决各个环节的问题是供应链高速同一得响应市场变化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品类管理;品类供应链

一、供应链形成的背景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供应链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不断推进,资本流动国际化、跨国际生产和流通以及在消费地生产和组装产品形成一种新的趋势。跨国公司在全世界争夺市场过程中发现,国家贸易这种传统做法,常常受国际风云变幻的影响,受局部战争的干扰受对方国家政策的阻扰、受反倾销的措施限制。

(二)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为供应链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及全球销售趋势的形成;也由于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专业分工日趋明显;同时还应为国际贸易竞争、企业争夺国际市场的激化以及为了成本降低,加强竞争,越来越大的大企业集团采取加强核心业务,甩掉多余的做法。

(三)互联网的兴起为供应链提供了信息平台。互联网工众平台的出现,把世界经济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传递打破了国界和行业局限成了现实;信息共享,全球网络化信息传递使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

(四)物流方面的社会咨询机构或组织的出现为供应链提供了人才资源。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管理学、系统学、运筹学和组织学有了长足进步,出现了高水平、高智商、高专业能力和组织筹划能力的社会咨询顾问机构,这些机构能够为企业设计出现代化、系统化和可操作性极强的供应链系统。

二、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管理是以保证满足服务水平需要和使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零售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来生产产品,并把客户需要的产品在需要的时间配上到需要地点的一套方法。对这一定义的理解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管理把在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的过程中起作用的以及对物流成本有影响的每一方都考虑在内,处正常物流中的供应商、制造工厂、仓库和配送中心、零售商外,好包括对供应链的业绩有影响的供应商的供应商及客户的客户。

(2)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率和整个系统的有效性,使系统总成本达到最低,这个成本包括从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的库存水平,因此,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简单的使运输成本降到最小或减少库存,而在采用系统方法进行供应链管理。

(3)供应链管理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的结合成一体,因此,它的管理活动必须在公司的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及作业层次上管理。

(4)供应链管理是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能力,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率,迅速以合理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

三、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1)复杂性。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组成跨度不同,他们之间关系复杂。

(2)动态性。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球变化的需求,其中的节点企业需要动态的更新和调整。

(3)面向客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与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要而发生的,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信息流、产品流及资金流运作的驱动动源。

(4)交叉性。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

(5)创新性。它充分考虑供应链整个物流过程以及影响此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因素。

(一)集货作业。(1)储存做到定位管理。商品储存根据商品属性、周转率、理货单位等因素来确定。(2)商品的数量管理必须依靠健全的商品账务制度和盘点制度。

(二)加工、整理作业。流通加工主要是指对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或半成品按销售要求进行再加工。部分商品根据销售的需要,实行了一些流通加工作业,如分装加工、分选加工、半成品加工等等。

(三)理货作业。理货作业是出货最主要的前置工作。

(四)配货、送货作业。配货、送货作业主要由两个环节构成:一是配货作业,其主要任务是:配货人员按照约定的时间把放置在暂存区即将出货的商品移到排定的出车位置,并复核商品的完整性与正确性,然后当面交给运输人员,并协助他们装货上车。二是送货,其流程如下:送货人员根据调度人员的送货指示(出车调派单)来执行送货作业,当送货人员接到出车指示后,将车辆开到指定的装货地点,然后清点与装载已理货完毕的商品,商品送达要货地点后负责将商品卸下车,协助有关人员将商品放到指定位置,并做好送货完成后的确认工作。

(五)建设成本和投资风险大。从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的购入、人员培训、信息系统建设,到物流配送中心的经营管理费用,花费了巨大的资金和精力,带来了比较的打投资风险。

(六)配售规模缺乏柔性,配送客户单一。规模缺乏柔性,客户单一,难以提高配送效率、创造规模效应。降低了个超市的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恶性循环。

(七)专业人员缺乏,员工素质不高。物流配送供应链方面的人才缺乏,导致管理不完善,使物流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使一线先进的检查设备闲置,占用空间,浪费资源。

每年计划招聘大学生,由于考察期太长,留下的太少从整个行业看,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太低,对物流业的理解任然停留在运输、仓储概念上,还没有上升到物流服务的理念。

(八)缺乏完善的供应链支持,货源风险仍然存在。一个理想的物流配送中心运营管理体系应该建立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上,应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以相互信任的为支撑的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互费合作。

四、如何解决供应

1.提升社会化配送服务能力,增强配送柔性,挖掘利润增长点,摊薄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成本。

2.提高直流比重,降低配送成本。

3.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加快向利润中心转变。建立激励机制,形成独立运营模式,提高物流效率,优化社会物流体系的双重效率。

4.加快完善供应链体系,在供应链管理关键是有能力在供应链之间建立可靠的、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关系,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优化设计,寻找相互依存的合作伙伴。

5.实施高效的品类配送战略,利用完善的信息网络和先进的信息平台,实施高效的品类战略。

6.做好配送人员的安排和培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总之应该有轻重缓急的进行推进,最终使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利润中心这个原则。

【参考文献】

[1]周斌,袁静,王言锋.苏果超市的物流配送[J].经营与管理,2004 (3):42-44.

[2]陈顺霞.重构零售业供应链[J].上海管理科学,2003(1):32-33.

[3]龚涛.零售商主导的品类供应链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04.

[4]胡庆,中国连锁超市基于ECR的品类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5]孙晓明,施国洪,尹成元. 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策略[J].江苏商论,2006(05).

[6]赵林度,曾朝晖[美]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教学案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05-133.

[7]陈红蕾,危旭芳.3PL:中国邮政的产业革命—从广东邮政物流看中国邮政发展的新模式[J].南方经济,2002(7).

[8]陈容秋.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