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因心
中国债券4月1日起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
中国债券“入指”与人民币“入篮”、中国A股“入摩”一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是中国融入全球金融资本体系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过去几年,中国债券市场在拓展广度深度、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投资便利性、完善投资者结构、构建全方位监管框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全球瞩目。截至2019年2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债券余额约88万亿元,为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已是水到渠成。
彭博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较大的三大债券指数供应商之一,另外两家为富时罗素和摩根大通。初步估算,中国债券加入该指数后,预计将为中国债市引入1000多亿美元的指数追踪资金。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债券纳入国际主要指数是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又一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有利于增强指数的代表性和吸引力,有利于全球投资者更合理的配置债券资产。
不过,审视中国债券当下的状况,还有一些令境外投资者入场有所顾虑的地方。首当其冲的是中国债市流动性不足。虽说有了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债券通,但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这主要源于对信用债券发行的多头管理,发改委“核准”发行企业债,证监会“审批”发行公司债、可转债,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交易品种虽多,但“婆婆”也多,多头管理造成对发行主体的资质审核、信息披露的标准要求各不相同,发行的品种无法在市场中直接类比,降低了流动性,难以形成有效稳定的收益率曲线,降低了市场利率价格的发现功能,使投资者徘徊其外。
其次,评级体系未能与全球接轨。债券的生命力在信用度,需要有权威的评级机构对债务发行体及其所发行的债务进行信用风险评估,通过衡量其未来的违约概率,从而得出该笔债券应该支付给投资人的风险对价,在此基础上授予信用等级。但是,中国债券的信用评级体系与国际评级有一定差距,出现了私下交易、权力寻租、评级泡沫的信任危机,大公评级还受到过严重警告处分,境外投资人无从根据评级来判断发行人的信用资质,因此,鲜有国际资金进入中国信用债市场。
再次,衍生品等对冲工具。全球最大的衍生产品市场,是债券衍生产品市场。然而中国债市却一直缺乏这个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无法对冲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积极性,因为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考量之一,为是否能充分管理投资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信用风险,而如果缺乏在国内市场参与汇率衍生品等风险对冲工具的交易,短期投资者对于债券市场的积极性将受到压制。中国在今年2月开放了衍生品市场,虽可以进行外汇对冲,但要求境外投资者资金先期汇入、锁定期等要求,并且需要预先说明预算投资金额、品种等,投资灵活度较低。
鉴于上述原因,另两家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较大的债券指数供应商富时罗素和摩根大通以中国债券还在进一步观察之中。富时罗素公司预计将于今年9月正式对外公布是否将中国债券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并可能于年底前跟进展开对中国信用债的考量。摩根大通将在今年夏季的指数治理咨询会议期间,邀请投资者就是否将中国债券纳入相关指数反馈意见,若能成功纳入,预计中国债券在指数中所占的權重将达7%~10%。
好消息是,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央行将按照人民币国际化的总体部署,继续稳妥地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继续引进更多国际评级机构跨境展业或在本土落地,促进中国债市评级质量和国际认可度的提升;研究适时全面放开境外机构参与回购交易,大力推进人民币衍生产品使用,抓紧制定风险对冲相关规则等。
中国债券已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纳入另两家也是“临门一脚”,只要进一步完善“肌理”,定能完成最后的冲刺,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