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研究

时间:2024-06-18

李莹莹

摘要:作为经济发展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源可将智力支撑提供给经济发展,反之,经济发展能够对开发、管理人力资源起到促进作用。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存有密切联系。本文以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互动耦合机理为指导,在对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的前提下,对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度进行了探讨,且根据其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 经济发展 支撑作用

在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为其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其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一,人力资源是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要素主要包含资本、劳动力与技术进步。而资本又分为两种,物质与人力资本。在资本、劳动力及技术进步中人力资源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人力资源不同侧面的体现为人力资本、劳动力与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素质直接决定着其量的多少及质是否优质。其二,人力资源结构是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因素。国家自然资源的禀赋对优化经济结构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决定作用则主要在于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性。由此可见,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作用,通过两者关系分析,对合理规划人力资源体系及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一、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是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是所有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随着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功能愈加显著,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本文以河南省某市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为依托,对两者之间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1.数量状况

作为所有经济资源内最核心的部分,在人力资源体系结构中人力资源数量的多少对其体系是否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度的人力资源规模对发展经济极为有利,而人口数量与结构又为人力资源数量的基础条件。由于河南省人口众多,老龄化也日益突显,人口红利越来越低。以2005年—2015年为例分析,2005年河南省劳动年龄人口数为41.35%,2015年河南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则有所下降,约为38.42%。该市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主要城市,从2005年到2015年十年之间,从业人员总人数主要增加了1864.03万人。随着人口数量地不断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2.质量状况

质与量为人力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人力资源的质量主要由知识、技能、能力等多方面体现出来。河南省具备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较高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其潜力提升幅度高。本文以某市为例,对其人力资源质量进行分析。

第一,该市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良好。2011年该市共支出304.78亿元用于教育,与2010年相比,其增长比例约为18.69%。全市中小学数量较多,师资力量雄厚。

第二,不断提升的受教育程度。整体而言,河南省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由2005年到2015年6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有所增长,从8.23年增长为9.34年,在该方面,男女比例差也所有下降。与全省相比,该市人均受教育程度要高出一些。

二、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度测算

按照已建立的指标体系与有关数据,通过熵值法分别评价人力资源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进行协调度模型地建立,随后按照综合分析评价人力资源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的协调度,并在协调度模型建立的前提下进行支撑度模型地构建。通过熵值法对人力资源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各指标权重进行分别确定,构建支撑度模型的主要流程如下:

1.初值化处理

因指标具有不同数据量纲,为在河南十八地市之间实施横向分析,可选取极差标准化方式对数据实行无量纲化处理,假设数值与系统发展成正比关系,在增加其数值时,则其系统发展更为良好,公式如下:

如数值与系统发展之间为负比例关系,则在减小数值时,其系统发展更为良好,公式如下:

其中,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第i地区的第j个指标的原始数据分别为Xij与Xij,而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第i地区的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值分别为X′ij与Y′ij。

2.确定所有系统综合指数

人力资源系统的综合指数公式如下:

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指数公式如下:

其中,第j项指标权重为Wij,同时 。

3.测算协调度与支撑度

按照离差分析原理,进行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模型地建立,公式如下:

其中,t时刻人力资源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指数分别由Xt与Yt表示;

在t时刻第i个评价区域的协调度则由Ct表示;

调节系数为K,且K≥2。

在协调度模型内无法对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系统间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充分反映,也无法将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必须进行支撑度模型建立,公式如下:

其中,第i个被评价区域的支撑度与协调度分别由Dt与Ct表示;

待定系数则由 表示。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

1.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的科学制定

在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科学制定中,应先树立正确观念。在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中,政府部门应在首要位置放置本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与多个主体相关,如政府、市场等,为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及实现经济快速发展,需对多方面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如成本收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要求按照地区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对人力资源发展现状进行正确分析与研究,且对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支撑度现状进行合理评价,只有做好人力资源预测,才能将人力资源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为此,应多方面对人力资源成本降低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对省内人力资源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充分调动,并对劳动者劳动生产率进行全面提升,以此达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2.调整教育结构,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义务教育有效结合在职培训的目的。在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中,其最根本的方式为教育。教育具备两方面功能,其一,劳动力接受教育,此时不仅能够对其知识、技能水平有效提升,还能将其自身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即为“知识效应”。其二,劳动力接收教育,可进行正确价值观树立,增强自身纪律性及责任感,进而对受教育者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

(2)对在岗职工继续教育加以重视,对人力资源职业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将先进技术知识传递给劳动者,让其充分掌握,才能将其本职工作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只有对人力资源职业素质与技能不断提升,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才能提升自身竞争力。为此,政府、企业必须加大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力度,且通过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高在职教育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3.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建立科技人才基地

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应对人力资源进一步开发及实现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由低学历向高学历、中低技能转变为高级技能、传统人才转变为新技术领域、单一型人才转变为综合型人才。按照经济发展需求,对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及时调整。为推动经济发展,需从各个方面对人才资源结构加以合理化调整,且利用科技人才基地建设,进行良好用人环境构建,达到人才吸引、留任的目的,这也是满足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为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姜玲,梁涵,刘志春.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