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校企联合模式下进行物流案例分析教学研究

时间:2024-06-18

刘璠

摘 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物流专业教学的特点,在校企联合的模式基础之下,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了物流管理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实现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增强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在物流管理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探索实践,介绍了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应把握的环节和几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物流管理;传统教学模式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以书面的形式被展现,并作为被剖析的对象,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

在我国80 年代初,中美合作的大连管理培训中心首先采用案例教学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已日趋规范,对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二、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现代物流学科特点符合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条件

现代物流是一个实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与传统物流相比,现代物流是对货物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物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用户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并为之计划、执行与控制以满足社会与顾客需求的活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的结合。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时期和条件下,存在多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在现代物流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总结,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物流和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的理解,使理论能够及时有效地联系社会实践。

(二)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吸引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型的学习方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传统的以知识积累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中心必须由知识的系统积累转变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尤其是开发其智力的核心——大脑思维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务实且有明确目的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案例教学有利于改革传统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概念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并在力图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被设计身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在不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在此过程中锻炼了自我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与合作

学会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对人们能力的基本要求。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答案,经过反复多次的积淀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案例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的合作思维,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这一过程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五)当前就业形势决定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现代物流教学在注重“ 宽口径”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一定的物流案例实践,提高学生物流管理的实务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

(一)前期阶段——案例的选择

精心搜集物流教学案例,是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案例的搜集、选择过程中,应使案例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性质:a.现实性。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描述的是完全真实的特定业务状况或具体业务运作流程, 有时为了某种目的需要,在案例叙述中允许虚拟一些情节。也就是说,案例应该是对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境的记录。通常,一个好的案例首先必须是一篇好报道,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人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围绕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b.典型性。它所描述的业务事件是包含业务企业或部门的典型行为和观念在内的材料。案例中所出现的问题或反映出的经验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案例中出现的企业在所处行业内应当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一定的知名度。c.启发性。一个好的案例应当蕴涵一定的疑难性问题, 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现实生活的丰富和复杂性, 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 有助于开扩和提升学生的思考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d.生动性。这是案例教学法区别于一般课堂教学的一个表现形式, 案例中富涵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二)中期阶段——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这一阶段的实施分为两个步骤。第一,组内讨论。将全部同学分组,如每6 个学生一组,提前将案例发放给学生,要求各组在充分阅读案例的基础上各抒己见,以书面的形式归纳出组内各成员的意见,并撰写成案例分析报告。第二,组间讨论。案例的组间讨论是由各小组将准备好的案例分析过程和结果展现给教师和同学,并相互讨论,教师归纳,使案例教学进一步升华。大致包括以下过程:

1.学生演讲。给予每个小组一定的时间,如10 分钟,用于表述本组成员的观点,由一位小组成员主讲,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或说明,并在演讲结束后接受教师和同学的提问。

2.课堂讨论。在小组演讲结束后,鼓励其它小组的同学对演讲中所表达的观点或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存在对同一观点的相反意见,允许学生适当进行辩论。

3.教师归纳。教师在课堂讨论后,要对本案例的讨论进行小结,对同学们表现比较好的地方和提出的正确或有独到之处的观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对有客观答案的问题要给出正确的答案,或者对某些主观题提出教师个人的看法,以达到师生间相互沟通的目的。

(三)后期阶段——案例分析的考核

案例分析的成绩考核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报告的考核和课堂讨论效果的考核。在例分析报告评分中,主要由教师根据报告的质量给出小组成绩,并依据分工所表现的报告质量为小组成员打分。而课堂讨论效果的评分则可以采用轮流由各组成员组成的评判团,以学生评分为主,教师评分为辅的办法,同时权衡组员对报告的贡献程度,对负责主笔或演讲的同学适当增加分数。但针对不同的案例难易程度应有所调整。

四、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一)创设生动、具体、真实情景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讲述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这一重要概念及运作模式时,如果纯粹讲授定义、基本思想、实施原则、实施后的好处和实施要点,教师免不了要陷入条条框框的讲解中,学生会觉得抽象难懂,枯燥无味,产生这一实践距离现实生活太远的错觉,因而缺乏学习兴趣。

(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學法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课堂教学应该与生产、科技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以致用,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学习知识、认识社会,提高他们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所以比较易懂好记,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

(三)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的交流,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法更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能够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更具有典型、形象、直观性,易于学生理解,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为信息和力量。通过讨论案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模拟实际,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真正被摆到主体的位置上,通过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另外,在提高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过程起着推动、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偿等重要作用,反过来又强化了学生的上述能力。

五、小结

总之,科学地选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翔,浦徐进.案例教学在物流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田.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顾建平.探讨和谐视角下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田.教育与职业,2007,(9).

[3]邵光华.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EB/OL].人教期刊,2002-11.

[4]宋华编著.电子商务物流与电子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秋晗编译.RFID:三流合一的利器[J].物流,2004,(2):49-5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