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意蕴

时间:2024-06-18

摘 要:人的属性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消解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基于人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发展模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的属性;以人为本

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并不是各自独立地发展的,而是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只有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人学依据,才能在生产实践中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

一、发展观的人性回归

发展观是关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对发展实践有根本性的影响,直接决定发展的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发展观经历了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以“技术万能论”和“无限发展观为指导,片面认为发展只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在量上的增长,具体的衡量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这种发展观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在这种发展观指引下,人们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无暇顾及生产对周围环境的损害;人的生活也物质化。其结果,一是资源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损耗、环境超载以至于恶化,生态失去了本身的平衡,给人类生存的家园造成极大的损害,难以修复。二是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以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无暇顾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财富分配不合理,造成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贫富差距拉大;失业问题严重而且无法解决。三是物质主义价值观支配人们的生活。由于以物质为主导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大量占有物质财富和高消费为生活目标,以物质财富的占有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积累物质财富是人生的追求,只有有了财产人们才有了安全感,物质攀比之风盛行。对物质财富的高期望值和现实中的落差,加剧了人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并导致和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的精神追求被无形消解,致使人们精神空虚、道德失范、信仰危机。从本质上看“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把人与世界看成了“主体——客体”的发展关系,消解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由于错误的发展观引起的这些自然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发展观念及衡量发展的标准。随着人们对发展观念的认识水平的提高,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即“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随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推出了人类发展指数,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应以人为中心,发展的目的是消除贫困,扩大就业,使全体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人类的发展观逐渐向关注人自身的方向转变。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我国社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充分理解人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作为价值取向,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使发展观转向了发展人自身,发展实践人性化,使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更加明确,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列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人性的丰富性及整体性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人学依据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充分理解人性的基础上提出的,人的属性是在人后天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的,它存在于人不断进行的创造性的劳动之中,是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逐步发展提高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属性的充分展开和充分占有。

人的自然属性。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1]从人与外在自然的关系来说,自然界为人提供生存的家园,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提供的物质生存条件,從这方面来说,人不能毁坏自己的家园,人需要与自然界和谐。从人自身来说,人不仅在物质上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意识、精神或“灵魂”。同时自然界又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2]自然环境“成为自然科学和艺术创作的对象,成为人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3]科学发展观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环境、节约使用资源,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自然属性发展的需要。

人的社会属性。人一出生就不得不接受已有的社会文化成果的教化,生活在由各种关系构成的社会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各种关系,即劳动生产中的协作、交往等关系,人们只有处在和谐的关系中才能身心愉悦,正常地工作和学习。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使各种关系处在不停的变动中,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正是基于人的社会属性的需要,社会要为人的发展提供公正稳定的制度环境。

人的意识属性主要是人的大脑的活动功能和属性。现实中人的意识属性表现为人的知、情、意等个性心理因素,这些个性因素蕴藏于人的意识和意志之中。人的意识属性最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每一个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存在,都是一个特殊的不可重复的发展过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包括人的意识属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说包括“个人的智力、体力和道德的协调发展,个人的理性、情感和意志的协调发展,他的兴趣、志向得到充分实现;他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全面发展。”[5]即知识的增长、才能的提高、思维水平的提高等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存需要的实用的工具性素质;同时包括道德、理想、人格和良心等人文素质。人的意识属性蕴藏着人的巨大潜能,人对自身生存境界的追求及其对自身行为的支配,使自身远离动物界,成就了人的世界,完成了人性的整合和提升。单纯的物质增长只能满足人的物质发展要求,人还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充足的知识、愉快的精神状态。

人对自然、社会因素之物质层次的否定和超越发展既受客观社会条件所制约,同时又受自己如何发挥独立自主的能动性所决定,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活动和变化直接影响人的意识属性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社会属性的运动方向和发展目标。工业社会以来,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存需要的工具性意识属性得到充分发展;而提高人的素质的人文性意识属性受到忽视。物质生活的压力、生存环境的动荡,人的意识属性处于不健康的发展状态,现实中出现人的精神分裂、物质崇拜,信仰危机、道德失衡等精神问题所以说人的精神发展的失衡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人的意识属性的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充分顾及到了人性的各方面发展要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外环境。

三、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指以“现实的个人”,为本,由现实的个人构成人民群众。一方面,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直接来自人能动的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活动的构想到方案的制定,再到付诸实际都必须要有人民群众的意志,并通过其进行实践,才能把它变为现实。必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必须充分发挥人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挖掘人的潜能,使群众有主人翁意识,感觉到自己在国家建设中的责任,增加其使命感。另一方面,一切社会发展和进步都是为了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以,人又是社会发展的客体。在实际的各项工作中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把广大人民的最切實的需要和发展作为经济社会等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45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第7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18页。

[5]袁贵仁《人的哲学》工人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139页。

作者简介:谢秀华,女,大连交通大学思政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休闲哲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