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年,他铸成柴油机模具“王牌工匠”

时间:2024-06-18

邓卉++杨春华++陈振成

人物简介

池昭就,1970年生,中共党员,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模具钳工、高级技师,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区“国有企业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铸造模具制造行业中,池昭就凭借精湛的技艺,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专家型的高技能人才,先后参与了YC6105、YC6108、YC6110、YC6112、YC6113、YC4108、YC4110、YC4112、YC4W、YC3W、6C、6L、6K、6J、8C、6V、12V等系列柴油机模具的研发及制造,为玉柴公司新产品投放市场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参与研制1000多套模具,并带领团队完成了20多项关于模具方面的技术攻关,为铸造模具行业开发出了多种创新型铸造模具,为玉柴集团节约成本3000多万元。

20年时光——参与开发1000多套柴油机缸盖气道模具;

20项技术——引领团队为企业节约成本3000多万元。

这是一位普通钳工、全国技术能手——池昭就,在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柴油机铸件生产基地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创造的奇迹。

“咬定”模具不放松,小工人变身大专家

广西北流市桂丰农场池家,1970年的时候,迎来了最小的孩子池昭就,一家人疼爱有加。1991年,66岁的父亲坚持把爱子送到广西机械高级技校。“当时我20岁,坐上去学校的班车,看着送行的父母那佝偻的背影,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学一手本事,才能报答老爸老妈。”

在技校,池昭就学的是钳工专业,车、铣、磨、爆、镗是基础,锯、凿、锉、配、研还是基础,每一道工序都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细心,池昭就却迷上了这些课程,每天琢磨一件件模具的构造、反复拆装比对,尝试创新铸造,打下了扎实的钳工技能基础。别的同学在实习的时候,身为钳工班班长的池昭就已在钻研毕业设计《柴油机支架钻孔攻装》。1994年,池昭就分配到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公司”)工艺装备厂当模具钳工,主要负责为柴油机新产品开发及批量生产铸造模具,这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因为,发动机零部件从无到有,进而批量生产,都须经过模具定型。

入厂后,第一天上班,师傅让池昭就专门“攻牙”——手工钻制模具螺纹,池昭就拿到厚厚的模具图纸震惊不已,图纸上满布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数字,仿若天书。池昭就到处收集资料细心研究,一遍遍请教师傅其中奥妙,每天沉下心在车间、在车床上摸索,在实践中查验自己的知识。三个月后,在帮师傅做攻装时,池昭就在反复试装中发现模具原设计有错,如实跟师傅提出改进方案,师傅按照他的方案进行修改,获得成功。

“当时,我们就觉得池昭就是个好苗子,值得好好培养。”时任玉柴公司生产科梁科长回忆道。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两年之后,池昭就锉削精度控制在0.01-0.02毫米之间,锉削误差小于头发丝的五分之一,他一跃成为厂里的技术能手。

油机缸盖气道是柴油发动机四大核心技术之一,对柴油发动机的性能、排放至关重要。而这当中,气道模具的研发尤为关键,因为柴油发动机的实验必须通过模具来生产验证。长期以来,玉柴公司的缸盖气道模型都是授权给国外研究所研发,一个模型需要花费20多万元。为了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状态,1996年,玉柴公司组织本厂技工对气道模具进行技术攻关,外国专家认为,气道模具研发是玉柴工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玉柴工人不信邪。凭着一股闯劲,玉柴组成攻关小组;凭着一股干劲,池昭就参与气道模具研发。

“我们照着德国的模具,反复研究排气量、涡流等参数,在找不到路径、拿不到外国人的参数时,我们切割解剖缸盖,一项一项计算、调整参数,用最原始的办法、最苦的方式,一点点建立起我们的数据库,终于找到研制思路和方法。”池昭就回忆说,攻关小组耗费了整整一年时间,期间,池昭就还巧妙总结出气道修磨逆向工艺,大大促进了气道设计和模具研发的进度,最终成功研制出玉柴柴油机气道模具,池昭就也在掌声中树立起成为大国工匠的自信。

此后,池昭就主动承担玉柴公司高难度的模具研发任务,针对不同类型的缸盖,研发出增、减法改变柴油机盖缸气道的进气量和涡流参数的技术技巧,使模具能快速达到所需要的参数。多年来,池昭就参与研制玉柴公司一千多套气道模具,凭着这上千个模具累积的数据,池昭就与团队通过“逆向工程”技术,采用RP、RE、CAD/CAM、CNC等数字化集成的现代高新技术设计制造,开展缸盖气道一致性水平与无打磨技术的攻关,使得生产线上的柴油机缸盖成品气道从吹修到只吹不修发展到如今不吹不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自制模具价格比国际价格低80%,比国内市场价格低30%-40%,更具竞争力,彻底打破外国公司对四气门气道核心技术的垄断,成功开发了国Ⅳ、国Ⅴ气道模具,为玉柴公司的“二次创业”“产品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咬定”創新不放松,技改“狂人”为国家节约3000多万元

玉柴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柴油机铸件生产基地,模具是一切机件的开路先锋。而对模具制造的痴迷,让池昭就不管是在厂还是在家,脑子里想的全是模具。

“工友下班后,多少都有点娱乐,他最大的娱乐和爱好就是模具制造,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池昭就的爱妻嗔道。因为醉心钻研模具制造技术,池昭就常常在车间“泡”到深夜才回家,尤其是到了项目攻关时,经常通宵达旦。池昭就说:“妻子儿子需要我,但公司更需要我,技改工作一天都不敢耽搁。对家人的亏欠,我只能埋在心底。”

除了木模,池昭就还在金属模、塑料模等模具上不停改进和创新,厂里同事都昵称他是模具制造技术创新“狂人”。一个模具需要500℃的高温浇铸定型,而技术人员设定的间隙尺寸固定不变,细心的池昭就提出,“冷态模具”与“热态模具”存在间隙参数不同的情况,假若间隙太小,冷缩热胀之后,攻装就会被卡死。技术人员不信,大家一起到车间火炉边测试,把模具加热到300℃后,间隙绷胀,攻装当场卡住,技术人员心服口服。从此,玉柴公司形成了模具必须计算加热之后间隙膨胀参数的规矩。

2004年,玉柴集团开展4W微型柴油机项目,而铝合金气缸体、气缸盖重力铸造模具就是项目的“先锋队”。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家铸造铝合金气缸体成功的案例,要设计制造出这套模具来,难度是空前的。在试制前,日欧专家就说,这种模具即使在日欧也要8-10个月才可能完成,中国没有能力开发这种模具,更不可能在3个月完成。

池昭就不信这个邪。他查阅各种相关资料,进行各种试验,采用蜡样、石膏样、塑料样等模拟操作,从而解决了铝包铁、热装芯、脱模、取件等难题,为项目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技能技术的保障,2004年10月25日一次试模成功浇铸出了4W气缸体铝合金毛坯,打破了“洋专家”关于中国不可能在3个月完成该项目的预言,结束了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无铝合金材料的微轿高端机型模具的历史,创造了铝合金特种铸造模具试制的奇迹,为玉柴公司节约模具制造费用1000多万元,也让池昭就和团队第一次获得玉柴公司重大科技二等奖。

池昭就说:“这个奖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也是一个转折点,我对模具研發更有信心。”

国内现有的大型柴油机都是用木模来试制,然而传统的木模是手工制作,精度低、易受潮变形。2011年1月,池昭就立志要改变这种状况,他查阅各种资料,考察了多个企业,在环氧树脂气道模具中得到启发,用浇注的形式,获得内置木材外辅塑料的大型模具,开创了大型铸造模具“内木外塑复合模具”制作工艺,成为了池昭就的专利技术。

池昭就的模具制作技术不断精进。他的大型铸造模具从木模、塑料模、金属模到三者的融合,开创了铁木塑料复合模具的先河,为大型柴油机行业的模具制造提供了新型的技术支持。

为了把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到玉柴公司,池昭就创造性地引入消失模技术。为了泡沫块的切割,他设计制作了精密切割机和各种切割器,尝试了各种泡沫的黏结技术,并与提供毛坯的铸造厂一起成功开发出大件铸件的造型技术。通过一年的攻关,成功实现由消失模取代木材制作模具母模和工装件木模的制造工艺,大大缩短了大型模具工装生产周期,目前,工厂已全面应用了该技术,为公司节约成本240多万元。

池昭就参与了公司的2025年智能制造项目,利用精密成形、3D打印等快速成形技术,成功解决新品试制前传统铸造模具造型的历史,玉柴公司成为了国内最大、最成功的快速无模制造基地。

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使得池昭就开创了玉柴公司“三精一法”绝活。他负责的“大型柴油机铁木塑复合模具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在2013年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同时荣获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他先后获批5项国家专利、1项发明专利,主要负责多个项目攻关,为玉柴公司节约近2500万元。

2016年,池昭就参与玉柴公司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合作的“复杂铸件无模复合成形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2016 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这是近几年来机械行业的首例特等奖,更是广西的首例特等奖。

“咬定”传承不放松,名师培训出高徒

多年来,池昭就曾先后多次代表玉柴公司、玉林市参加广西和全国的钳工技能比赛,并获得好名次,先后获得玉林市“技术能手”、广西“技术能手”、广西技能大奖、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04年至2006年,他连续3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工人技师;2008年他获评玉柴公司的“拔尖技师”;2010年、2011年、2012年他被玉柴集团聘为模具钳工工种技能大师。

“江山代有才人出。当年陈师傅细心教导我,如今,我也要把全部技术传授给徒弟们,我们公司、我们的国家才能出更多、更优秀的工匠。”池昭就说到做到,他把多年的工作经验悉心传授给徒弟们,先后共带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20多名。作为玉柴公司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池昭就每年用100多个课时传经送宝,培训玉柴公司技术工人快速成长。

池昭就还一改原有技师们口口相传技艺的历史,自主编写了木模工培训教材,对员工进行理论培训,使员工很快掌握了二级木模的工艺方法、木模结构的合理搭配等知识,为提高木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精一法”“垂直平面基准法”是池昭就开创的钳工绝技,他将这些独门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玉柴公司一批又一批参加各种技能比赛的选手们,形成了玉柴技能工人在比赛中制胜的“独家兵器”。

2016年12月,池昭就带着6名徒弟参加广西“状元杯”技能大赛,与全区最顶尖的钳工同场竞技,取得骄人战绩。赛后,评委对池昭就竖起大拇指:“当年的第一名,如今又带出了第一名。”

玉柴公司偏居广西,视野却在全球,经常派遣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到世界最先进企业考察,2013年,池昭就与公司11位技能大师赴机械工业发达的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企业考察。13天行程5000公里考察7家企业,池昭就每时每刻都在观察、思考、比较。在为奔驰、宝马制作模具的公司,池昭就发现,铸造厂的装备远不如玉柴公司新颖,但经验丰富的技师们拥有顶尖铸造技术,做出的铸件也是全球顶尖水平。

回国后,结合玉柴公司现有的设备和技术能力,池昭就提出,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和攻关编程软件的使用、刀具的选用、参数的选用,提高模具的加工能力和质量,使数控加工尽量接近模具无抛光技术的要求,使模具钳工从繁重的模具抛光中解脱出来,做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他建议公司逐步增添高速数控加工设备、大型电火花、龙门平面磨床,培养一大批稳定的模具制造人员,使玉柴公司的模具制造达到国际水平。

模具制造工作艰辛且枯燥,20年来,池昭就用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诠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玉柴“铁军精神”,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独特的风采,先后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区“国有企业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等荣誉称号,成为玉柴集团模具钳工工种技能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池昭就获得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技能大奖”。

回望自己在车间、在模具研制工作中奋斗的20年时光,池昭就说:“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远远还不是制造强国,我要为国家工业的强盛、为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奉献全部心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