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李国君 邓卉 杨春华
人物简介:
梅国雄,1975年8月生,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人。2002年4月博士毕业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香港理工大学RA,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在职博士后,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多伦多大学高级访问教授。2002年4月南京工业大学聘为讲师;2003年10月破格聘为副教授,年底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04年12月破格聘为教授;2007年1月遴选为博导;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兼职任南昌航空大学特聘教授和土木建筑学院院长;2011年获江西省“五四”青年奖章;2012年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年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年底入选南京市“321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014年底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广西青年科技奖。
28岁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是当年全国最年轻获得者;29岁破格晋升教授,成为全国第一个“70后”岩土工程教授;33岁出任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江西省面向全球公开招聘的第一位院长;
38岁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全国岩土(土木)学科第二位获得该项荣誉的教授,广西第一位获得此项基金的学者;39岁人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土木建筑交通水利界最年轻获得者。
5次获得省部级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研究成果一、二等奖;10项专利技术实现转化,3项获国家工法……
这些闪光的数字背后,站着一位中国岩土界的青年专家、一位教书育人的教授梅国雄。
从“农家娃”到博士:“我要像导师一样躬身‘岩土层”
湖北黄梅,鄂东门户,自古为七省通衢,人杰地灵,既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发祥地,亦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1975年,梅国雄就出生在黄梅县蔡山镇梅太六村。
梅家父亲一辈子耕田种地,送儿女们外出求学。作为梅家“老幺”,梅国雄用刻苦读书回报父母的期盼。1997年,梅国雄作为南京工业大学测量工程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顺利跨专业考入国家重点学科一一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继续深造.
“当时博导们的讲座真的是太精彩了,每一位教授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上课不仅有趣还知识全面丰富,让我收获很大。”梅国雄动情地回忆.
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的河海大学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在河海大学求学的近5年时间里,梅国雄的硕士导师是国家精品课程《土力学》负责人卢廷浩教授;他的博士导师是“茅以升基础工程大奖”获得者殷宗泽、宰金珉教授。梅国雄说:“每一位老师对我的启发与传授,都是我求学生涯中重要而宝贵的财富。”
其中,最让梅国雄记忆犹新的,一位是时任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的殷宗泽教授,以及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刘汉龙教授。
殷宗泽教授是我国岩土界著名专家,但总是鼓励梅国雄向实践学习,向一线工作学习。他常说,岩土工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既要重视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又要重视解决重大工程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还需具备团结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一次,殷宗泽教授带领梅国雄等研究生一起做宿新公路项目,在埋设测斜管时,因为洞内有水,管子怎么也压不下去,几个研究生一筹莫展,工人师傅提醒他们往管内注入少量水使内外压平衡,管子果然顺利埋下。“殷教授对工人师傅啧啧称赞,也教导我们除了案头学习,还要向各方能人请教,老师这种开阔的胸襟,让我一生难忘,我也要导师一样,一辈子躬身岩土层。”梅国雄感慨地说。
而刘汉龙老师则是经常自掏腰包,请当时还是‘穷学生的研究生吃饭,在学业讨论与谈天说地中,他们既是师生更似朋友。
在这样强大的专业背景和师资力量指导下,梅国雄对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渴求达到巅峰,他刻苦研究学习,领先其他同学发表数篇EI论文,荣获学校颁发的“钱家欢奖学金”、当年研究生中唯一的“严恺一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并第一个顺利通过答辩,代表河海大学参加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从“象牙塔”到青年学者:“我要发明新的施工工法”
2002年,27岁的梅国雄结束在河海大学的博士求学生涯,进入南京工业大学工作,2003年4月在殷宗泽教授的推荐下到香港理工大学工作一年,师从我国第一位岩土工程长江学者和第二位茅以升基础工程青年奖获得者殷建华教授。
吹填是围海造地的一种主要方式,但吹填土地基上建造构筑物有很大的后期沉降,针对这一难题,梅国雄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了固结与流变耦合的沉降分析方法,然后从技术上提出了解决桩土差异沉降、实现共同作用的方法,获发明专利6项、国家级工法1项,成果应用于中海油珠海天然气终端工程和香港新机场等,获2010年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随着地下空间向深大方向发展,特别是城市地铁和地下广场建筑的新建,地下结构抗浮约占工程造价的20%-50%。目前地下结构浮力计算仍然采用纯水的阿基米德定律显得过于保守,针对这一难题,梅国雄首先从理论上基于二分法提出浮力折减的三参数计算方法,然后从技术上提出了被动抗浮和排水减压主动疏导等手段,获发明专利8项、国家级工法2项,成果应用于南京地铁和台北文心AIT高级住宅等,获201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6月,梅国雄进入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在职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沈珠江院士和赵维炳教授,并于2004年被南京工业大学破格聘为教授,成为全国岩土工程界首位“70后”教授,2005年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后”;2006年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资助;2007年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08年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银奖和江苏省首批“六大人才高峰”五年建设优秀人才。
经全球公开招聘,2009年1月梅国雄出任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在应聘时,梅国雄提出了三个要求:其一是兼职,不要求参加学校的各类会议;其二是配备一名“江西通”为学院书记(梅国雄在面试时是第一次到南昌);其三是聘为特聘教授,特聘教授待遇高于院长待遇的部分用来设立院长基金,且学校1:1进行资金配套,用于学院的发展.对人才的渴求,让南昌航空大学领导欣然同意梅国雄的三个条件。2013年1月,在新的学校领导邀请梅国雄全职到岗时,他竟然主动辞去院长职务。在南昌兼职任院长的四年,梅国雄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是培养了一支队伍,引进博士16名、硕士7名,其中海外博士2名、硕士3名;提拔副处级干部4名,培养接班人,推荐的院长候选人获得学校的任命;实现了教师收入年均10%以上的增长。第二是搭建了一个平台,2010年获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201 1年获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2012年获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并帮助艺术与设计学院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增设环境空间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第三是承办了3个会议:2011年承办交通运输与岩土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avement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 TransportationInfrastructure),这是国际华人基础设施协会(IACIP)首次和大陆省属学校合作开办论坛,并由ASCE美国土木工程协会出版论文集(EI检索);2012年承办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并邀请江西建信科技有限公司协办,首次实现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学院也被增列为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2013年7月承办第八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是这个3年一次的系列会议首次在非“985”或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以外的高校承办,并拓展为青年华人岩土工程论坛,首次实现了部分论文(25篇)SCI期刊正刊收录。
2009年,梅国雄人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10年获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一等空缺);2011年获江西省“五四”青年奖章、人选江西省高等学校第七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洪城特聘专家;2012年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年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人选南京市“321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014年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广西青年科技奖和八桂学者。兼任《岩土工程学报》和《岩土力学》编委,成为中国岩土界顶尖杂志中唯一“70后”两刊编委。梅国雄还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和环境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理事和工程排水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和中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荣誉向梅花一样绽放在梅国雄的人生旅途,他清醒地说:“在我快速进步的过程里,除了自身的努力,与众多前辈、老师和朋友的热心关心和帮助密不可分。”
2013年,在梅国雄申报“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的过程中,昔日老师刘汉龙教授给予他很大的帮助与支持,不仅将自己曾经的答辩资料毫无保留的供其参考学习,甚至还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修改PPT。在梅国雄拿到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后,刘汉龙教授和王明洋教授等引导他设计未来的发展之路。2013年暑假,刚从北京评完“长江学者”的龚晓南院士作为特邀嘉宾到南昌参会,更是直接建议他用好国家政策从东部到西部申报“长江学者”。
2014年,在梅国雄申报“长江学者”的过程中,河海大学的王超院士、殷宗泽教授、卢廷浩教授、高玉峰教授、吴宏伟教授和钱学德教授等倾心指教,高玉峰教授更是毫无保留地提供了自己申报时的PPT供其参考,并分享成功经验。梅国雄感慨道:“我能够取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少不了‘河海人的帮助,导师们的无私情怀,促使我更加用心教书育人,薪火相传。”
从南京到广西:“我要开创新的岩土‘高地”
也就在2014年,广西大学向梅国雄递来橄榄枝。
梅国雄发现,岩溶地基在广西广泛存在,随着高层建筑大量出现,桩基被广泛应用,但在岩溶地区如何为桩基找到合适的持力层是目前理论界和工程界非常关心的问题。如何能够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这让梅国雄十分感兴趣。同时,他欣喜地发现,虽然广西地处西部地区,但广西大学土木学科却有着很好的基础和实力,学校不仅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流动站,并且拥有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
“十年前,我就对广西动心,十年后,此愿达成。从南京到广西,我要开创新的岩土高地。”梅国雄做出人生的一个重要抉择,“广西山清水秀,广西党委、政府对人才十分重视,特别是中西部教育提升计划和广西大学校长赵艳林教授想干、敢干且能干成事情的魄力是达成事情的关键。广西正处在赶超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为广西社会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梅国雄将在广西大学组建岩土与地下工程创新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广西地域特色和岩土与地下工程行业发展前沿,他说:“来到广西,我的梦想有四个,一是为广西膨胀土边坡处治提出一种节地环保新技术,二是为广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安全提出一套实用化措施,三是为广西岩溶和吹填土等特殊土地区桩基设计施工保驾护航,四是为广西围海造地研发成套经济高效的排水固结技术。”
除了服务区域重大工程战略需求,梅国雄还瞄准岩土工程学科前沿,与本土学者携手发力,力争为广西引进“青年千人”人才、省级以上“优秀博士”;力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力争使研究团队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力争建成东南亚岩土工程研究中心……
梅国雄自信地说:“我们岩土人,要有信心筑牢国家建设、国家富强的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