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郑力莎 王力年
摘 要:本文对在改革开放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分析,并且致力于用全新的视角与角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遇到的问题,用传播学的理论来探究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信息传播视域
一、传播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当代社会,我们从传播的视角去寻找马克思在中国得到传承并且发展的历史规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非常巨大的意义与必要性,这样我们才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开宗明义,所谓传播就是人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传递或者接受信息的一个行为。而这个信息指的不但是指简单的知识,还包括经验。而就论题来讲,信息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被接受、再创新然后不断得到发展的,并且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为基础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中国过往的历史非常明晰的提醒我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非理论上的一帆风顺,在这其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例如传播手段的限制、受众本身素质水平的制约,而在这里,笔者将详细分析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最初解释这个理论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一开始并没有十分清楚的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
当然,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有历史条件的制约,因为当马克思主义正式被中国的一批先进人士接受的时候,它就已经是不完整的了。首先马克思主义在传入的时候并非直接从德国原装进口,先经过了日本的发展,然后十月革命之后又在俄国出现。在信息领域,传递的规律就是随着中间环节的增多,信息就会越来越失去其本身的真实性,因此当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它已经不单纯是马克思的主义了。其次我们在首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因为特定的历史环境的限制和革命斗争的要求,我们对于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基本上只学习了唯物主义,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庞大的体系来说,这两个只能是冰山一角。同时,我国在初期发展的时候是在苏联体系下的一个支部,因此必须接受苏联非常严密的监管无法独立的发展,因此也必然将苏联的机械化、经验主义等缺点也一应表现出来,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很多困难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三、从传播学的角度解决这些问题
然而到了近代,中国发现了纯粹的苏联体系下的马克思主义无法很好的服务中国的发展的时候,我们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与促进改革开放创设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而带来这个中国化改变的最为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因为传播实践所带来的反思与分析。传播结果的反馈是源于实践的,从本质上追求实效的马克思主义,在传播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服务于实践当中,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是因为早期接受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遇到了困境使得人们不断的反思这个理论在中国的可行性,并且开始有了将其中国化的思路与念头,而这种中国化或者优化本身就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理论本身并不是闭塞的,而是开放的,存在将其不断优化的可能,同时,传播信息的主体也要具有优化这个理论的自觉意识,无论是马克思还是之后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都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是发展的,也必然是要根据现实的条件对它进行不同的理解、阐释甚至是优化。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具有了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特点。
而要做到将马克思主义很好的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噪音。噪音在信息论传播领域当中,是指任何对于正常的信息的传播干扰的因素。同时不但要减少这些因为历史原因所存在的噪音,而且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学说进行更新发展。也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创新的,因此它永远不会是陈旧的,永远是先进新鲜,能够给最为广大的群众受众带来最为实际的利益与满足。
而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很好的发展起来之后,我们也在实践当中发现这个理论的科学性与对革命的有效性,同时实践所带来的效果也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个理论。实践证明,在中国很好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之后,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化上亦或是经济水平上,都给最广大的群众带来了非常突出的利益。以社会的经济发展为例,这也是最容易被人发现的一个层面,从中华人民过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均生产水平每年平均增长8%,城乡人民的银行储蓄增加了将近3万倍,同时城市化的水平在不断提高,文盲只有5%,人均寿命也从35岁延长到了73岁,如此突出又令人骄傲的成绩不但使得群众愈发拥有了民族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中国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且很好的将其中国化之后的结果,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西方国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也让全体中国人感受到了一种情感的回归以及无比强大的民族荣誉感,也使得人们更加相信社会主义,并且崇尚马克思主义,在价值上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且盼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给中国带来的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
四、结语
从传播的角度去阐释马克思主义可以更好的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更好的发挥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当中的指导地位,更好的引导中国的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玲. 问题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学术交流,2007, 01:20-23.
[2]李鲁宁. 论在结合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消费导刊,2008,01:203-204.
[3]杨晓军. 现代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及其方法论探讨[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27-31.
[4]马惊涛,李永枝. 契合与选择——传播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理论导刊,2010,02:4-6.
[5]姚敦泽. 文化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09:3-5+9.
作者简介:郑力莎(1986-),女,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王力年(1964-),男,长春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