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时间:2024-06-18

王志强

摘 要:大学生是时代精英,天之骄子,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立场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以及大学生理性信念与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意义;路径

一、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随着接受的教育不同而改变和发展。从大学生生理特征上看,他们已经进人了青年时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都达到了高峰。从大学生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心理各方面意识也日趋增强和成熟。同时,通过学习,他们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具备了一定的参与社会竞争和投身社会建设的能力。然而,由于他们的人生阅历还不丰富,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还不能准确定位,并且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他们往往不能树立正确且牢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应地也就不能树立正确且牢固的人生理想信念。而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成长和发展中起着主导和统帅作用,不仅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精神动力,更是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人生发展方向的一盏明灯。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优秀人才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保障。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空前活跃和价值取向的复杂多样,对大学生理想信念产生深刻影响,使大学生理想信念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

一方面,大学生理想信念功利性日渐突出。大学生理想信念定位,更多地立足于个人前途命运和价值满足,一定程度上降低和削弱了对社会发展和民族国家命运的关注。大学生理想信念追求在务实作风推动下,变得浮躁、短视和狭隘,缺乏终极关怀意义,充斥着强烈的功利色彩。另一方面,大学生理想信念感性化日渐显现。 大学生理想信念情绪性、非理性有日益强化趋势。 由于生活阅历简单,社会经验不足,成长于和平年代的大学生对社会现象和政治问题的认识和评判理想主义色彩强烈,政治情感往往停留于表象的浅层,无法触及政治生活本相,同时,在价值选择上以感性统率理性,导致其理想信念存在偏差,感性化日渐显现。

二、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1.加强学生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做到:一是要明确大学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并将理想信念教育融人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内容中去,促使大学生个人利益和需求得到保护和自由发展,进而实现自身权利以激励他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实现价值。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将理想信念教育强加给大学生,要创造轻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自己感悟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树立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力。三是将教育内容通过鲜活形象的例子进行阐述,让青年大学生切实领悟到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意义。

2.突出理念教育层次性。一是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理想信念教育不能“一刀切”,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题材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二是教育内容丰富化。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核心,这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线。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丰富教育内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育载体向学生展示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适时地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与个人的发展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感受到个体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与民族这个集体对于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性,从而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发挥其引导作用。

3.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阵地还是在政治理论课堂上,在其教学方面,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即要注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深入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在教学中达到用这些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并且还要注重思想的时代特征。将学生周围的多种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进来,及时对知识进行更新,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的发展动态。使其具有更高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更加具有说服力。

4.扩大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校园中度过的,校园对其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氛围,也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渠道。校园文化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具有内在的导向功能,能够在不经意间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陶冶大学生高尚情操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心理实际,根据学生成长规律,来适当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是目前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芳仪.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想信念的强化途径——基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视角[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陈锡敏,张云莲.加强“90 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和研究——“90 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3]黄亚玲,宫维明.关于近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现状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