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张超
摘要:在教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时,如果能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规律,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对解决问题就没有那么吃力了。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
思维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高级的认知过程,是实现数学深度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会思维、善思维,养成动脑的习惯,才能把学习引向深入,真正把自己变成课堂的主人,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学生想要实现对教学材料的信息加工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化,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化,由表层向深层的转化,由外部向内部的转化,必须要通过思维。因此,在教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时,如果能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规律,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对解决问题就没有那么吃力了。为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切实的教学工作中,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应吸取课改前数量关系教学的成功经验,把握数量关系教学的新要求,抓好数量关系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以往在学生做题时,学生根本就不知道题目要用到什么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因此,学生所做题目正确率并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数学教学时,就应抓好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教学,用心去学习和研究教材思考适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成绩。一般采用分析法探求解决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所谓分析法,即是从题中的问题入手,带着问题去题中找与问题有关的已知条件,从而解决此题。还有一种就是综合法,即是从题中的已知条件出发,推出所要求的问题。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还可以应用一些其他的方法。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有较好的影响。
二、以“一题多问”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要想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思考的强烈欲望,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采用“一题多问”的形式。采用这种形式,有三个作用:(1)“一題多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在通过细致缜密的分析,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关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体现思维的严密性。(2)“一题多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一题多问,以简单问题入手,把难题变成多变题目,使学生找到突破口,从而解决问题。(3)“一题多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一题多问,解决不同的问题,学生学会选择相关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技巧。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为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台阶,让学生分步思考和分步解题。
例:“欣欣果蔬店有梨45斤,比桃子少1/10”,请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可启发学生提出下列的问题:
(1)欣欣果蔬店桃子有多少斤?
(2)欣欣果蔬店梨比桃子少几斤?
(3)欣欣果蔬店桃子比梨多百分之几?
(4)欣欣果蔬店桃子占梨和桃子总数的百分之几?
(5)欣欣果蔬店梨占梨和桃子总数的百分之几?
(6)欣欣果蔬店共有梨和桃子多少斤?
三、以“一题多解”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什么是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其表现为思维开阔、富于联想,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敢于创新。由于课程改革,课时减少,习题课大幅度减少,在这种条件下,怎样才能高效率地利用习题课 ,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一题多解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育新小学五年二班有女生26人,占全班人数的40%,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分析1】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比较量÷对应分率=标准量”,用女生人数除以它占全班人数的40%,即得全班人数。【解法1】26÷40%=65(人)。【分析2】把40%转化为40∶100,那么全班人数可分为100等份,其中女生占40份,可先求出每份有多少人,再求100份有多少人即全班的人数。【解法2】26÷40×100=0.65×100=65(人)。【分析3】根据“全班人数×40%=女生人数”这一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法 3】设全班人数为x。x×40%=26。x=26÷40%。x=65。【分析4】把全班人数看作标准“1”,运用倍比法解题。【解法4】26×(1÷40%)=65(人)。【分析5】根据“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等于它们相应的份数比”列出比例式。【解法5】设全班人数为x。26∶x=40∶100。40x=26×100。x=2600÷40。x=65。答:这个班有学生65人。解法1和解法4是常用的解法,思路较简明,易于理解。而其它三种解法,都是把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转化,通过改变思考的角度来解题,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通过上述例题可以看到:虽然“一题多解”中,有的解法较为繁琐,有的解法较为简单,但加强“一题多解”的练习,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多方面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加强“一题多解”训练至少带来三点益处:一是帮助学生改变思维的方向,调节思维角度,从狭窄且封闭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二是提供更多的机会加深学生对不同解法的认识,进而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储存,从而形成顿悟。三是提供分析比较的机会,提高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加强“一题多解”是一种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基本途径。
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从思索中学习,从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点活动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深度学习的教学是一个切入点,通过思维学生智力得到开发,变要我学为我会学,最终把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殿堂。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