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单毅超
爱因斯坦曾精辟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则来源于对事物的爱好,可见,爱好是兴趣的源泉与动力,更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前提与基础。小学科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体,其内容广泛繁杂。可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学科的兴趣是学好学科学的重要一环。如何激发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课型,采用设疑、游戏、谜语、儿歌、故事等兴趣方法进行生动有趣的讲授,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提问设疑,激发兴趣
学贵有疑,疑可激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如教学《物体的热胀的冷缩》一课时,教师一开始即用电热棒和一满壶水做烧开水的实验,教师边演示边引导他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有的说:“有白气冒出来了”,有的说:“发出了哨一样的响声”,还有的说:“水从壶里流出来了”,学生们猜测道 :“可能是被热气顶出来了”、“可能是水增多起来了”,教师抓住关键进一步提问:“我向壶里添水了吗?”学生们顿悟,立即产生了想知道究竟的欲望,以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到验证水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中去。
二、结合游戏,调动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愉快的智力游戏活动。例如:在教《磁铁》一课,认识磁铁有磁性、能吸铁这一性质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将盒子里的大头针全部横七竖八地撒落在地上,此时,教师问道:“哪位同学有什么好办法,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全部捡起这些大头针?”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通过脑手并用,同学们都得出答案,教师对他们的答案逐一肯定后,亮出了磁铁,朝大头针撒落处一放(再稍加移动),大头针就像听到集合号一样,齐刷刷地全部被吸在磁铁上了,学生们学习兴趣陡然高涨,对磁铁有磁性、能吸铁这一性质,印象特别深,寓教学于游戏之中,学生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三、实验操作,提高兴趣
经验告诉我们:由于学生实验知识的贫乏和对事物变化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及其原因知之甚微,因此,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一般说来对他们都具有吸引力,令他们感兴趣。根据这种情况,我在做《怎样加快溶解》实验时,把学生分成6个组,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三个对比实验。首先让两组同学用大小相等的杯子,在水温、水量相同,溶质颗粒大小、数量相同及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一组搅拌,另一组不搅拌,学生们很快说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再指导其他两组同学用大小相同的杯子、相同的溶质(颗粒数量大小相同)、相同的水量、在相同的时间内,搅拌的情况相同,一组用热水,另一组用冷水,学生们很明显发现,”热水可以加快溶解“。找到了第二个加快溶解的方法后,教师再让剩余的两组同学作第三个对比实验,让一组同学把要溶解的物质碾成粉末,另一组则将整块(碱)放下去,在溶质的数量相同,水温、水量及时间相同,搅拌情况相同(或不搅拌)情况下,学生们又兴奋地找到了第三个加快溶解的办法:即,“把要溶解的物质碾成粉末”。此时,学生们对怎样加快溶解的三个方法便牢记于心。
四、谜语导入,诱发兴趣
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就可以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使之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前,可采用谜语激趣法,诱发学生兴趣,如讲授第二册第一课《种大蒜》,教师先说一个谜语,让学生们猜:“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住,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学习兴趣很高,猜出谜底后,余兴末了,教师抓住有利时机,导入新课。
五、讲述故事,引起兴趣
小学生一般都喜爱听故事,生动形象的故事,能引起小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获取知识。例如:教学《水的浮力》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结合课文内容讲述浮力现象,并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水的浮力,使学生明白了七岁的曹冲的是利用水的浮力称出大象重量的。这节课,学生把“物体在水中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这一概念,在脑子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六、编唱儿歌,保持兴趣
遵循培养学生兴趣的自觉、引发、实践三大原则,让学生在乐中学知识,玩中长才干。如教學《青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保持兴趣,教师将青蛙的生长规律、形体特征及作用编成儿歌,生动有趣,学生们愿听愿学。
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想获得成功需诸多方面的努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将是我们今后在小学科学教学需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