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生活化素材的选择

时间:2024-06-18

郭春玉

摘要:生活化素材源自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所熟悉,在教学预设中合理地选择和利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有序展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所以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精心选择生活化素材,预设好教学预案,使之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实际。

关键词:思品;教学;生活化素材

一、生活化素材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作用

生活化素材指的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引,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理展示利用。生活化素材源自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生活化素材的教学选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经验积累,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生活化素材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构建“生活化情境”,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思维的碰撞和交融,生活的经验得以发展和完备,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实践证明,无论是文字素材、还是图片表格素材,或者是视频音频素材,只要选取科学、运用恰当,就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也可以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深化知识内涵,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准确领悟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预设中生活化素材的选择策略

1、注重教学目标。选材目的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选取素材进行课堂预设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选材目的性要明确,在认真解读和定位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合理选择生活化素材,在运用时有效提升素材的作用,使素材为实现教学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能纯粹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而“形式主义”地使用生活化素材,而且选择生活化素材既要回归生活,又要选择好素材并且合理使用,让素材真正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服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的《思想品德》教材本身就增加了大量的素材,极大地丰富了教材的内容,教学过程也不再是“一言堂”,而转变成教学双方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讨论,逐步完成教学目标,掌握学科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情感的过程。由于教材的使用覆盖面广,所用材料相对滞后,而生活化素材具有区域性、时效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在教学预设中合理选取生活化素材,使之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体现生活化素材在教学过程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弥补教材的不足。

2、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化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如果所选择的材料是教师自己生活中常见,而在学生生活中学生并不熟悉的素材,即师生在生活中没有交集的生活化素材,这样的素材在教学预设中学生不会有感受与深刻的认识,无法与学生的体验到达一致和激起共鸣。因此,在课前预设中要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应、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使学生具有知情统一的体验与共鸣。如果不加辨别地随意使用“生活化”素材,往往使教学收效甚低。

如在讲“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时,讲“法论功分子”如何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学生不易理解。但是讲不久前山东招远麦当劳餐厅全能教分子伤人事件,同时举一些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以及校车安全事故等事例进行说明,学生容易理解接受。

三、注重学生的学情

选取生活化素材要关注学情,学情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以及学生生活的不同地域、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等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此在选取材料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及认知水平等因素,这样才能使所选素材被学生所接纳,探讨素材的活动才有结果和意义,否则素材在学生的眼中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如在讲到怎样“珍爱生命”的内容时,如果一味地列举“毒品、法轮功的危害”等内容,学生没有感触和情感共鸣,但是如果展示发生在身边的“交通、火灾、溺水”等事故资料进行说明,学生感触很大,就会积极参与到探究讨论活动之中。在讲“艰苦奋斗”的内容时,如果一直强调以前人们的生活状况有多恶劣,吃不饱穿不暖等来教育学生不要奢侈浪费,大部分学生无动于衷,觉得不可能,就像出现一则笑话说的那样“以前没饭吃干嘛不吃水饺啊!”但是,如果展示“西部、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在悬崖上凿出的上学路上、坐在透风漏水的教室里上课、一天吃两顿饭、大冬天穿着拖鞋上学等恶劣的学习条件生活”等资料,让学生把自己的情况与之对比,他们就会自发地认识到应该要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要帮助贫困人群,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等。

四、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进行教学双边活动的主体,选材要围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收集教学素材的行动之中,学生所选材料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因为学生在选取“生活化素材”时,能够紧紧围绕其真实的生活实际,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以及道德水平、情感體验、态度表现、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对生活化素材进行选择。这些素材最贴近学生,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科学探究,并且及时、有效地对素材进行激励性评价,就能够通过解读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五、注重本土素材

生活化素材的选取要有乡土气息,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教学预设中,有时教师选材时把眼光倾向于选择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作为教学素材,拉大了书本理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而学生自身生活以及学生比较熟悉的周围社会生活却往往被“冷落”。

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就地取材,挖掘有乡土气息的生活化素材,以这些便于学生感知的生活现象为逻辑起点,就能“以小见大”,“以远见近”,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有意义地学习,实现生活经验到知识理论的飞跃,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另外,我们要鼓动学生不仅要关注国内外热点,如“南海局势和钓鱼岛事件”“中国梦”也要密切关注身边热点,如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多看一些地方新闻传媒节目,如地方电视台、报刊等,多积累有关本地区的生活素材,这些素材承载着许多有利实现教学目标的信息,能够让课堂成为充满地方色彩的生活化课堂。

六、注重精选素材

在选择素材时,要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能够准确体现教学目标的素材,当出现多则同类素材或素材比较杂乱时,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要注意取舍,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精选有代表性的素材加以展示和分析,最好做到一材多用,提高素材使用效率,让学生在对素材的讨论中与教学目标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帮助理解教学目标,最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预设中生活化素材的选择方法及影响因素很多,但只要选择的材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都是很好的选材策略,通过精心选材科学利用,生活化素材就能为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堂绽放异彩。

参考资料

[1] 郭仕昌.“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初探”.教学交流·理论版,2008.8.

[2] 吴庆玲.“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取原则”.新课程(中学),2012.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