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切准脉搏打造高效课堂

时间:2024-06-18

芦晓伟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切合学生的思想发展,强调并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实用性与思想性,加强人文意识的修养熏陶,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来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

关键词:高效课堂;抓住关键;有的放矢

初中思想品德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实践性极强的教学科目。初中时期是重要的转型时期,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无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想培养方面等有显著意义。初中时期是学生思想发展、人格魅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开设思想品德这门课程,让身心处于发展时期的青少年,为其自我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该课程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切合新课改

新课改下初中思想课程教学一改常态,切合素质教育的相关教学要求,既让学生牢固掌握教学知识,又从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广泛深入及贯彻落实,使思想品德课一改传统教材陈旧、枯燥乏味的现象,一改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质量差,在应试教育下思想品德课程难教厌学的困难局面。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教学大纲,有目的性及针对性地对教材中的基本原理、重要概念及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的细致讲解,教学考点进行习题精练。在作业评讲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错误较多的地方进行仔细评讲,帮助学生寻找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及时进行纠正,做到举一反三,巩固所学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三对尺度:教材与大纲的尺度,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尺度,练习难易程度与考试试题的接近尺度。

二、科学评价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掌握情况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核体系,利于学生对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提升知识整合水平。《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应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为激励与调控;评价的主体应从单向转向多元;评价内容应从过分倚重学科的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转为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并重,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的模式应从过分注重量化转为量与质的结合。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打破常规教学评价的单一体系,采用多元化的三結合对课程学业进行评定,即考核形式上的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考核内容上的认知行为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

三、更新观念

作为新课程改革核心的基础课程之一的思想品德课,需克服应试教育模式下思想品德课程为应试教育而开,学生为应试教育而学的状况,切实施行素质教育,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各方面的修养和道德观念,以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以达到落实思想品德课开设的目的所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等新的教改措施,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被动学习”的“填鸭式”落实教学理念,在借鉴与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区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是思想品德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采用情境教学法,将课本中的思想品德常识、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等,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通过自我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在情境中利用自我已有的经验,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中寻求自身发展,引出《磨砺意志做生活的强者》。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

四、心中有纲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正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框架体例,真正使教科书的编写发生实质性的转向,由面向成人世界的规范设计转而面向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实际。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作为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心理发育特征,切合教材整体目标安排体系,贴近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意向,注重学生个体完整的个性发展。

五、培养能力

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只把教学停留在表面,而现在我们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与其给学生一堆黄金,不如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方法”,这就是说教师不能只让学生“记住”了,更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技巧,让其自己去探究,能举一反三,会“学以致用”。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对学生思想品德学科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培养思维能力。通过课堂设问,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讲授新课前的设问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带问题去听课。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问要抓住关键,深入浅出,角度多变,使学生勤于思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设问,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能初步运用思想品德理论结合实际来观察分析问题,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如讲完《财产留给谁》一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怎样做可以让某些人可以多得财产。这样不仅让学生更深的认知课本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事情的能力。

3、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能力。开展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还可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课外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加强学生对课本的理解能力,同时组织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对于启发学生思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切合学生的思想发展,强调并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实用性与思想性,加强人文意识的修养熏陶,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来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