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刘金辉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 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这种教育理念是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提出的,物理是一门理学学科,逻辑性非常强,也是一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物理的学习不能光靠理论,还需加强实践。由于我国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起步比较晚,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多方面存在欠缺,所以,如何更好的开展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是众多物理教师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会考试,但不会实践。学生为了提高考试分数,所有学习时间都用来做试题,教学中的实践能力与学习完全脱节,物理虽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考试中没有做实验的环节,因此,很多学生认为实验不重要,只要掌握考试范围内的实验内容即可。新课改背景下的提出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希望能改变学生的这种思想,让学生走出误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就结合目前物理学科的现状谈谈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以學生为主体
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新课改的教学方针。在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下,传统教学课堂都是教师的课堂,全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负责静静的听,然后做下重点部分的笔记,这种课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始终跟着教师的步伐学习,思维想法受到了限制,这是一种不公平的教学。初中物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提出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把想法实践在活动之中。例如,《声现象》《光现象》的学习,传统课堂讲究整齐,教师为了课堂秩序一般通过举例来教学生声传播的原理。但是,新课改后的物理课堂与传统课堂相反,课改后的课堂是活跃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提升,教师在课堂上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动手做实验,让学生通过各种实验方式来探索声音和光到底是怎样传播的,对学生做出的探究结果教师再进行指正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
二、以兴趣为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而不听课,有些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一位老师而不听课,这都是兴趣的影响。在初中物理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开展,一个课题可以分多个兴趣方向开展,对学生按兴趣分组,例如《电流的强弱》这一课题,有些学生认为影响电流强弱的因素是电压,有些学生认为是电阻的影响,还有学生认为是物理因素的影响,比如电线的材质。教师依据学生的猜测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组,让学生分别进行试验,学生对有兴趣的内容积极性会更高。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类贴近生活的实验,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小组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注重探究性实践活动
探究性实验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性实验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实验的开展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思路和创新能力。探究性实验给与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解决问题、总结实验规律与经验。这些过程全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实践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另外,理想的实验结果还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提升物理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放手让学生去做实验,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做指导,防止学生思想跑偏,产生意外。在试验完成以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做出相应的评价,对做的好的地方提出表扬,不足之处做出指正,让学生全面的看待自己的成果。虽然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教师应该注意合理开展,只能将探究性实验看做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当做主要手段,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实验都设计成探究性实验,既浪费时间又造成实验形式单一。
四、合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综合性最强的活动形式,能考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从另一个方面也反应了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能让学生找到知识的用武之地。例如:《透镜及其应用》、《生活用电常识》、《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浮力的利用》这些课题都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非常适合开展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学完透镜相关的知识以后,能调查在生活中的应用;学完生活用电常识以后,能应对家庭中常见的用电状况;学完电与磁的知识以后,能掌握扬声器的构造方法,修理一些装置简单的扬声器,等等。
总之,在物理学科中开展综合实验活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给予学生主动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物理教学模式。希望本文的分析对广大同仁能有所启发和帮助,在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的运用中能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 李丽.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展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7).
[3] 郑晓明.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课改研究.2005(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