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吴朝霞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这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现象
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学生,计算对他们来说都是出错率极高的,我经常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大面积错误的现象。而且这些学生根本不是学困生,有些甚至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后来我与办公室的同事聊起了这件事,大家都有同感: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确差多了,上学时,很多学生都带着计算器,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
二、调查
每次测试完或在家写作业时,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计算总会出错。”于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后,总结出学生出错的原因:
1、习惯不好,粗心大意。有些孩子写作业时不细心,题目经常抄错,如将“-”看成“+”;将“645”误写成“654”等。还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
2、口算不强,基础较弱。如20以内加减口算不熟练,造成在完成进位加和退位减时出错较多。有些学生的乘法口诀还不能熟练背诵,导致试商出错。
3、算理模糊,张冠李戴。如:857-298=857-300-2=557-2=555,已经从857中多减2了,应该加上2。
4、态度不端正,求快出错。部分学生由于懒惰,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审题,从而造成错误,如单位未统一、用错公式或未挖掘题意中的隐含条件等。另有部分学生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导致运算错误。
5、不良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认真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检查习惯,检验习惯。由于学生的这些习惯没有完全养成,所以容易造成错误。
三、对策
1、由学生的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对计算的情趣。课堂上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学生对口算的兴趣大增,对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没有错误的学生,就可得到一面胜利的小旗,学生的好胜心强,为了那面小旗,孩子们有时竟然争得面红耳赤。在每天的数学课上,学生们最喜欢的就是计时口算竞赛,当我发出开始的口令以后,看到那一张张天真的小脸严肃起来,一双双眼睛盯着试题,笔尖在纸上刷刷地写着,那情景不得不让人感到数学计算对于这些孩子也有着这么大的魅力。
2、训练口算,提高计算能力。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的速度,最大程度提高笔算的正确率。注重学生口算方法的掌握。如:表内除法56÷7=(),可以指导学生想7×( )=56。坚持每天口算。口算能力的快慢和训练的密度有着关系,口算方法掌握了,接下来就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口算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我在每天上课之前用两到三分钟,出示10~20道口算题目全班共同口算或接力算,适当注意口算方法的指导,或者每天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口算的练习,持之以恒,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3、学会算理、运算方法和运算定律。只有学生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学生只有学会了算理,才能更好地进行计算。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在进行9加几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请出小棒一起来学习,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中优化得出凑十法,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4、重视错题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學。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减少学生计算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