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斯琴
摘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之一。它有利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增强幼儿的情感支持,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积极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而同伴交往困难将影响儿童以后的社会适应。因此,教育和培养幼儿与同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同伴关系;社会化;交往能力
一、3~6岁不同年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特点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在与自己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人的交往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同伴关系能力的总和。目前有关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结构的研究并未取得一致性结论,各国研究者主要将控制和移情作用或归属感作为交往的基本能力,此外行为灵活性和社交放松性也为一部分研究者所重视。有研究者提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内部结构包含三个部分:社交主动性、同伴拒绝和消极的同伴回避。
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比中班幼儿略有下降,但两者差异不显著。女孩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男孩。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在此过程中,小班到中班是增长的加速期,中班到大班增长缓慢。关于同伴交往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者普遍认为女孩的同伴交往能力和同伴关系显著优于男孩。
二、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
1、分析应先同伴接纳的直接因素: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的交往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在同伴全体中,孩子的社交地位具有很大的个体此差异:有的非常受欢迎,有的地位一般,有的非常不受欢迎,还有的既没有人欢迎页没有人拒之,而属于受忽视的一类。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根据观察我们发现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1)行为特征孩子之所具有不同的同伴地位,主要是因为孩子具有明显不同的行为特征。受欢迎的孩子一般具有外向,有好的人格特征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愿意分享,能坚持合作,这样的孩子极易被小朋友们看作“领导”,人际关系“如鱼得水”,从不感到寂寞。被拒绝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是比较苯岀和不明智的,经常表现出许多攻击性行为甚至反社会行为。虽然他们经常试着加入到群体活动中,但总是犹豫他们令人讨厌的特征人据之门外。(2)认知能力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其社交的未影响喊打。受欢迎的孩子都倾向于成为优秀的社会问题的处理者,社交政策的恰当性和有效性一般孩子高。能很好的解决冲动。被拒绝的孩子平时对同伴表现出更多的批评,故意,更容易活动过度或利群,以自我为中心。被忽视孩子也用以自我中心来进行交往,由封闭的倾向。(3)教师的影响:一个孩子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孩子的评价。经常可以发现,教师喜欢某个孩子,经常关注他,但不由于自主地还是愿意和他一起游戏。社会心理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学生最强有力的任务。(4)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同伴关系有重要影响。如母亲对孩子于同伴的交往干预与否,父母的人格,家庭氛围宽松与否。父母对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干预或插手越多,他们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越难以发展它的社交技能。
2、分析幼儿在交往中存在的障碍。幼儿交往的障碍主要表现在:胆小,孤僻,不愿去元二元,到园后不愿与老师小朋友接触,常常畏缩,退避在后独逛或肚子游戏,不敢主动要求参与其他小朋友的小组。据调查,幼儿产生交往障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分为:(1)家庭环境因素。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一起玩时毫无意义的消磨时间。所以,当孩子想出去找小朋友玩时,家长就会找出一些理由阻拦,有意无意地限制和减少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有的家长可能还会觉得让孩子出去玩总是闹矛盾,受虛伪,还不如让孩子在家自己玩。孩子们之间出现矛盾,有的家长还会直接介入到孩子们中间去解决问题,这样导致孩子的依赖性日益强,变的不合群。(2)教师教育方式的因素。有的教师往往对那些性情活泼,开朗,交往能力强的孩子情有独钟,而对那些内向,胆小,交往能力弱的孩子则缺乏爱心,理解,态度冷漠,从而影响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3)气质类型。不同的气质类型有着不同的性格决定着不同的行为表现。有些孩子的幼儿往往缺乏自信。表现为:不合群,不善与人沟通。(4)缺少交往技能。有的幼儿想与别人的东西,但是由于方式不合适,与同伴产生矛盾冲突,遭到同伴绝交,使他们产生不好的心情,不愿与人交往。
三、幼儿同伴发展的成因及建议
1、培养幼儿自信心,让幼儿爱交往。在幼儿园环境里,老师在幼儿的心目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位幼儿,多一些爱心、耐心、细心和童心,以亲切的语言与和蔼的态度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和交往的欲望,积极了解他们心理上的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对交往的畏惧心理,营造一种友好、和谐的氛围。老师的一个点头、一声赞许、一个微笑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亲切、温暖的感觉,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我班有个叫“香香”的幼儿,她刚来园时什么事都不愿意做,更别说与他人交往了,每当她的目光触及我们老师的目光时,就会显出一丝恐惧的神情。有时想和她聊聊,她也不肯,即便站在你面前,她也是一声不吭。于是,我便在各种场合接近她,给她微笑,偶然发现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活动,我便会微笑着赞许她、表扬她。渐渐地,在我的带动下,她也慢慢地学会了交往,有时她还会主动与我谈话。
2、在一日活动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引导幼儿友好交往。(1)自由活动;在自由活动中,教师可为幼儿提供许多活动材料,并有意识地提供一些需要与别人共同协作才能玩的环境。如:棋类、角色游戏、故事表演等材料,让幼儿自选活动内容,自由组合,在活动中逐渐培养交往意识,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2)教育活动。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逐步发展的。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有意识地结合平时幼儿交往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材进行教育,并通过一些交往的情境,如:扮演角色、榜样学习等特定的情景,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如:根据某些孩子想独占玩具而争吵打架的现象,教师可采用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幼儿比较,有了玩具大家一起玩好,还是一个人玩好,可以让幼儿讲一讲、评一评,再引导幼儿学一学做得对的小朋友。经过表演,让幼儿理解有了好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教师还可以编一个故事:“大家都想玩的玩具坏了”,通过让幼儿听故事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组织幼儿讨论:玩具坏了怎么办?抢坏了玩具大家的心情会怎么样?想玩的玩具只有一件,但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商量的语言应该怎样讲?教师也可以有意识请争抢玩具的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让他们懂得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轮流玩,共同游戏时要遵守规则。(3)日常活动。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引导幼儿人际关系中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同时鼓励幼儿多交朋友。当出现矛盾时,请同伴与当事人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建议,引发幼儿自身解决问题的动机与能力,减少对成人的依赖。
3、家园同步教育,强化幼儿的交往能力。幼儿园教师应注重家园联系,使家庭和幼儿园形成教育培养的合力。教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为幼儿在家庭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幼儿的交往能力。家园协同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师可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介绍有关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方法和信息,也可组織家长畅谈交流经验和体会,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培养技巧。(2)指导幼儿家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教师可要求家长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在闲暇时多带孩子到公园或亲戚朋友家去玩,鼓励孩子不断适应新环境,多与他人交往。家长要允许让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到别人家做客,多给孩子创造结交小伙伴的机会。家长对来家里做客的孩子要热情、温和,除非孩子做出什么破坏性或伤害性的举动,否则不要干涉或制止孩子的游戏,尽量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自由自主的交往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茜,苏彦捷,刘立惠《心理理论》2000.05.
[2] 张元《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的编制》2002.01.
[3] 刘惠军,王晶《同伴接纳家庭因素与儿童心理理论关系》20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