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罗婵
摘要:在现代教学中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大胆刻苦的钻研和尝试,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现代的思想品德课堂不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过程,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有利天堂。只有寻求出一条真正有用的途径,这样才能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不断地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进而构建和谐高效的政治课堂。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性课堂教育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形成的一种新兴教学理念。所谓“高效”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作用,高效的完成教学的目的,以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教学理论家余文森教授做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強师生之间的高效沟通
1、平等与尊重。教学教师应该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与信任是学生最基本的自尊心的需求。对待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应该予以疏通引导,给予学生更多更好的学习空间,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应该侧重于引导。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老师应该给予谅解与支持,要花更多的时间与之沟通,给生学帮助,使其有所提高。从而使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增加,使师生之间更为有效的沟通。
2、因材施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头脑,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在现代教育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身上自己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使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有了各自需要努力的方向,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良好的预习与精心备课是高效教学的基础
1、学生预习。良好的预习效果是思想品德高校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学生的预习,教师就不可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但就当前而言,许多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学习依赖性较强,很多学生不去认真预习,只是被动的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那么对这部分同学而言,其学习效果是比较差的。这就形成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宰,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压抑,从而有可能失去了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师精心准备。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课堂上的高效才是最终的有效,而课堂的高效要取决于教师的精心准备。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教材的研究者,教材的价值在于生成性。研究教材要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知识性包括原理、观点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人文性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来讲的,备教材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政治教学的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通过钻研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研究教材还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课堂要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都学应该在学生逐步丰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正确了解自我,处理好人与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师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照教材空洞说教的的教育方式,而是应该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知行的和谐统一。
教师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师生有效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共同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四、活跃的课堂状态是思想品德课高效教学的关键
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
五、实现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另一个关键在于把教育教学和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要求的“教学做合一”。为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相结合,组织学生感兴趣并且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和理解,使其在生活世界的沟通中感悟生命,学会生存,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启发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形式,不能恪守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内容等,选择有效教学的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