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锅盔小贩到百万富翁

时间:2024-06-18

万 锋

创业之初蹬着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卖锅盔,不到十年经营拉闸门窗成为百万富翁,每月都有几十万元订单,3个月就得换个更大的厂房。

近日,在央行作出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后,在成都经营拉闸门窗生意的姚安全也和房地产大鳄们一样,长出了口气。“我跟他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姚安全说,如果房地产商的日子难过,他的拉闸门窗生意也会“很秋”。事实也是如此。今年以来,姚安全的销售业绩大幅跳水逾40%,月营业额降低至20万元左有。不过,即便这样,他也能每月稳赚几万元。

百万富翁原是锅盔小贩

事实上,退回去三年,才是拉闸门窗生意真正的黄金季节。每天从西安、西藏、贵州等地飞来的订货单让姚安全忙得不可开交。一个月下来,40多万元的销售业绩轻轻松松。“每月都有几十万的订单催着要货,新增了50多个工人还是忙不过来,每三个月就得换个更大的厂房。”谈起曾经火暴的生意,姚安全眉飞色舞。

当业内提到“拉闸老姚”时,大部分人所知道的只是他的百万身家,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8年前姚安全还是成都街头随处可见的锅盔小贩。

1991年,姚家全年收入不到1002,元,追于生活压力,他来到成都打工。“无学历,无技术,无资本。”姚安全笑称,自己当年完全是个“三无人员”。蹬着一辆三轮车,23岁的他开始走街串巷打锅盔卖。在数以万计的锅盔被成都人消化掉后,姚安全存下了他的第一笔创业资金——近2万元。

同行刁难逼出创业之路

正当姚安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营生时,灾难不期而至,一场大火烧光了家里所有东西,火灾之后妻子又染重病,花费巨大。焦头烂额的姚安全寻钱心切,跟朋友远走江苏“做生意”,不料却陷入传销网络,5年积蓄全部赔光,还搞得债务缠身。一切又回到零起点,身无分文的姚安全靠借钱起摊重操卖锅盔的旧业,但收入依然入不敷出。随后的几年里,姚安全从没停止过寻找发财的机会,他先后炒过米花糖、卖过糖果、帮别人安过防护栏……

如果没有同行的“苦苦相逼”,或许姚安全就继续这样“小打小闹”下去了。1998年,随着成都市容整治,凸出窗外的防护栏渐受冷落,拉闸门窗逐渐兴起。2000年底,一位老人要求姚安全给他做一个拉闸防护窗,并给了他50元订金。虽然接下生意,但姚安全对拉闸门窗一行完全是“门外汉”,他只能找到别的厂家订做,不料对方不但要价奇高,还把交货日期一推再推。姚安全只得灰溜溜地去给老人退订金,“别人刁难你,你可以自己学啊!”老人的一句话点醒了姚安全。他用了3天时间,骑着自行车围绕二环路观察市场,每找到一家做拉闸门窗的,他就去旁边看,然后又花了500多元钱买回模具拆了又装。经过半年摸索,姚安全终成“正果”——与人合伙在府南新区开了一家拉闸门窗店。

四处借钱换来第一桶金

“说起来我还算半个老板,但只能打打杂,挣的钱连家都养不起。”虽然跟人合伙开了店面,但姚安全并没有因此走向致富路。由于干不了技术活,他的工资比请来的工人还低。思索再三,姚安全举债2500元,开始自立门户。交完1800元的房租后,剩余的钱只够买一个电锤、一台焊机,姚安全成了“光杆老板”。新开张的铺面坐落在府南新区不起眼的角落里,直到30余天后,才接到第一笔生意。生意虽然接到了,但当时姚安全窘迫得连买材料的钱都没有,只得骑着自行车到处借钱买材料。就这样,他在拉闸门窗行业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170元。

那时的姚安全常常陷入资金困境,“不怕你笑话,最困难的时候家里吃块肉都要谦让,出门跑生意,我连一块钱的矿泉水都买不起。”但姚安全充分发挥了他卖锅盔的本事,在自行车后绑个样品,走街串巷去推广。“别人卖200元/平方,我才卖160元/平方,就是这样一个平方也能赚到80多元。”凭借薄利多销和良好的信誉,姚安全的生意开始好起来,“拉闸老姚”的名头也逐渐在圈内打响。

不过,姚安全现在已感觉到行业竞争加大,利润空间逐步压缩,近来订单少了三成左右,“以前每天都有几车货发往省外,现在是几天才有一车货。”不过老姚表示,自己不会坐以待毙,“下一步我准备进军不锈钢防盗门市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