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回东北!打造城市新喜剧

时间:2024-06-18

今年4月份,谢佳桓回到了沈阳,创立了“口喜”喜剧文化厂牌。他之前的身份,是脱口秀大会选手李雪琴段子里的老板“谢哥”,名字总和李雪琴关联在一起。

2017年,谢哥开始做互联网内容。他在喜马拉雅和抖音创建了自己的账号,用东北话讲英国历史,搞笑口音和严肃历史的搭配,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很快,他便收获了几十万粉丝。但是谢哥始终知道,自己只是在搞笑,那并不能算是喜剧创作。后来机缘巧合,他在网上看到李雪琴在抖音发布的内容,便联系到李雪琴,两人志趣相投,一起成立了一家MCN公司,做一些泛娱乐类的短视频内容。

疫情防控期间,一些需要出外景拍摄的视频受到限制,内容创作遭遇瓶颈。谢哥和李雪琴回到沈阳待了半年,后来又回到北京。两人关于喜剧的方向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细节上总有些分歧。谢哥自称是个“霸道的人”,他很难妥协,李雪琴也是。

和李雪琴合作两年之后,谢哥决定回到沈阳,成立一个具有东北特色的喜剧厂牌。

这样的念头逐渐清晰。那片土地是谢哥熟悉的,那里的文化和年轻人也是他了解的。如今市面上有很多喜剧文化厂牌,但东北喜剧无疑是独树一帜的,从二人转到小品再到《乡村爱情》,外界对东北喜剧的认知停留在“浓浓的乡土气息”上,东北喜剧文化始终扎根在那片肥沃的黑土地上,那何不去东北,在那里创立一个喜剧厂牌,然后等待时机成熟,再将其带向更广阔的舞台?

做喜剧以前,谢哥做房地产营销、也自己创业。“打造东北特色的喜剧厂牌,在传统的脱口秀表演中加入东北风格”,这件事不仅令谢哥感到兴奋,他的朋友们也愿意成为他的合伙人。找投资人的过程也很顺利。“谢老板”的名气和累积的人脉,让谈投资的过程没费多少周折。和投资人见了一面吃了顿饭,两个人聊得投机。省去了过五关斩六将的焦灼程序,谢哥就拿到了投资。今年6月,谢哥的脱口秀俱乐部“口喜”正式在沈阳挂了牌。

线下剧场选在沈阳的一个创意园区里,剧场顶高六七米,大概能容纳200人。还设有二楼。演出的时候,谢哥常站在上面“俯瞰全局”。

一切准备就绪。如何打响这个厂牌的名号就要靠首场演出了,曾经在北京经营MCN公司,谢哥对于“宣传”很有把握。抖音、快手、宣传海报,从线上到线下,谢哥轮播着自己的厂牌。

谢哥了解脱口秀,更了解如今的年轻人。他不断重复“哪儿的年轻人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所以“口喜”的第一篇公众宣传推送里,便提到了年轻人在快节奏生活里面临的买房压力、容貌焦虑,还有工作烦恼。文案针对年轻人的普遍焦虑给出了一剂良药:打造“缓解焦虑的东北新喜剧”。

几番下来,在东北原本就不大的脱口秀圈子里,大家开始“奔走相告”——沈阳新开了一家喜剧厂牌。

起初,谢哥选演员是“采购制”,即通过其他的脱口秀俱乐部邀请一些演员表演。他还签了一个在抖音上有千万粉丝的沈阳网红来担任培训老师,但通过合作发现对方的内容创作与预期有差距,便解约了。

“采购”来的演员加上临时培训的演员,演出班底临时搭建完毕。临近演出的时候,谢哥发现,即将登台的演员很不成熟。无论是内容还是表演风格,远没有达到专业要求,“就这样上台,肯定要挨骂的。”谢哥忧心。但是各种宣传物料已经上街,抖音上、圈子里也已经传开,怎么办?好在谢哥人脉很广,他临时从上海请了一位叫也so的脱口秀演员来救场。

也so是资深的脱口秀演员,已经有10多年表演经历。“口喜”开门红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肩上。当天来了近100个观众,都是本地人。谢哥还请了很多亲戚朋友过来捧场。

也so是传统意义上的脱口秀演员,讲着不带口音的普通话,输出着“标准脱口秀”的内容和节奏。剧场里的观众几乎全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在那样本地化的氛围里,也so用歌词作梗,用唱歌的方式调侃港台歌手,虽然观众笑了,但是气氛不算热烈。他的表演内容和东北观众的生活、节奏似乎都搭不上。第一次尝试,谢哥感到了传统的脱口秀表演在完全东北化环境里的“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的还有谢哥一开始设置的脱口秀舞台。既然要做东北新喜剧,舞臺也要“更新更东北”。

一开始,谢哥并不想复制传统的脱口秀舞台,而是要打造属于“口喜”的舞台样板。于是,不同于传统脱口秀的“黑匣子”剧场,谢哥的脱口秀舞台比脱口秀大,比话剧小。他希望这个舞台还能有其他用途,比如拍摄综艺等等。

为了让舞台更精致美观,谢哥对于灯光和舞台的布置都有更高的要求。聚光灯、柔光灯、追光灯……舞台的视觉呈现要炫目吸睛,舞台上的扬声器、音箱和话筒均衡配合,听觉效果也要足够完美。目标只有一个——打造别具一格的脱口秀舞台,首场演出就要创造出“口喜”独有的舞台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但谢哥满心装着观众,却忘了演员。传统的脱口秀舞台之所以是精巧的“黑匣子”,是因为这样能保证灯光和舞台距离适中。舞台灯光调试到演员可以看清眼前的舞台,观众黑压压坐在下面,看不清观众的表情,只闻其声,不见其脸,能多少缓解“梗”掉在地上的尴尬和紧张,让演员能够更自如地享受舞台。

但是在谢哥搭建的舞台上,演员不但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排观众的脸,还能看到全场观众的脸。一个段子响没响,不再只是声音回馈,即时的观众面部情绪反应会不断影响演员。“得不到观众的正面反馈,演员就慌了。”谢哥说。

演出当天除了舞台灯光的问题,麦克也掉了线,表演进行到中途,空调也罢工了。7月底,天气正炎热。场务临时在剧场加冰块、给大家发矿泉水。但还是有十几个观众实在忍受不了闷热,选择中途退场。

总之,首场演出状况连连,谢哥觉得“很打脸”。也让谢哥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在这片土地上出发,做东北新喜剧,要发掘更多具有喜剧天赋的东北本土演员,让脱口秀文化和东北本土的喜剧文化接壤,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内容形式。

演员的选择和培养是摆在谢哥眼前的另一个难题。但是很快,赵明城找上门来。

赵明城也是沈阳人,曾在北京做高级职业经理人,虽然从事培训和咨询工作,但作为一个文学青年,赵明城一直保持着创作习惯,写剧本、写文案、写演讲稿。2018年底,他接触到脱口秀,正式开启了喜剧创作。在北京跑了半年的场子后,他开始作脱口秀的相关研究,2020年初,他回到大连成立了一个传统的脱口秀厂牌“闹天宫”。

不同于谢哥,赵明城对脱口秀市场做了深入的考察。大连本地当时只有一家脱口秀厂牌,连二人转舞台也只有寥寥几个。凭借自己在北京积攒的经验和满腔热情,赵明城迅速在当地召集了一批脱口秀爱好者,成立了自己的喜剧厂牌。作为创始人和爱好者,他给大家做了些简单的培训,碰了碰段子,这样一个“草台班子”便很快就搭建起来了。他对自己的定位也很简单,就是想成立一个传统的脱口秀俱乐部。

沈阳的喜剧圈并不大,很多演员们都知道谢哥的喜剧厂牌即将在沈阳挂牌成立,这也传到了赵明城耳朵里。7月份,赵明城带着演员们去沈阳演出,结束后,一席人便来到谢哥的剧场“参观”。当时谢哥的剧场到了装修的尾声,还没有过正式演出,连接待人员都觉得诧异。

赵明城从舞台的设计上看出了谢哥的专业。谢哥显然有自己明晰的规划和想法,和以往他见到的“草台班子”不同。

事实上,虽然近年来脱口秀产业获得发展,但由于大部分脱口秀俱乐部的创业者并不是文化、娱乐、媒体行业从业者,所以很多脱口秀俱乐部并没有和娱乐文化产业接轨,他们的运营重点都是发掘演员、降低场租、提高售票等,主要的盈利方式是票务和商演。看起来就像个“草台班子”。

他们很难将自己定位为文化娱乐经纪公司或制作公司,也不会去计划如何制作一档综艺节目。因此,很少有脱口秀俱乐部为自己的演员做新媒体的宣传,更不会考虑未来这些演员的发展路径。

赵明城原来在大连创立的俱乐部“闹天宫”便是典型的草台班子,虽然他进入喜剧圈一段时间了,但是对于这个行业,他的认识依然模糊,由于没有相关演艺经纪的经验,他只是凭借自己的演出经验和理论知识对演员进行简单培训后,大家就上台表演了。扩大营收的方式就是带着大家去其他城市“跑场子”,并没有更长远的发展谋划。

按赵明城的话说,“脱口秀团队像是一群不能流浪的吉卜赛人,剧场是他们的大篷车,城市是他们的市集。”

而赵明城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艺术门类的学习者和表演者”。谢哥则不同,他在喜剧圈摸爬滚打的时间更久,更了解这个行业,也掌握着更多专业而优质的资源。在参观了“口喜”,了解了它的具体运作后,赵明城决定和谢哥合作。

起初,赵明城作为“被采购方”,会去谢哥的剧场演出或提供演员,后来,赵明城则正式签约了谢哥的厂牌,成了首席签约演员。赵明城开玩笑说,也就是“头牌”。

这个“头牌”不仅在脱口秀表演上独当一面,而且成了“口喜”的脱口秀培训老师。

赵明城以前做过管理类的培训,同样的操作方法,不过换了个研究对象,他倒也驾轻就熟。管理类的培训要知晓相关的专业知识、表达技巧和培训对象,应用到脱口秀的培训中也是同理。赵明城把市面上能买到的关于脱口秀研究的理论书籍都买了回来,分三个方向进行了梳理:已有的理论研究、知名演员的成长经历、以往艺术类作品的结晶。最后,他也会经常和演员交流他们在实操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然后加进自己的研究成果里。这样,他便帮“口喜”创设了完整的脱口秀理论体系。

之前在北京,谢哥想以李雪琴为核心,打造一个具有李雪琴风格的喜剧厂牌,他会看重演员的两个属性:“高学历”“很东北”。但他后来发现,这是很困难的,运营模式或许可以复刻,但是李雪琴只有一个。

现在的谢哥更看重演员是否挖掘出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在他的剧场里,演员们身上都有着鲜明的东北化标签,但是他们创作和表达的依旧是年轻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容貌、工作、婚恋关系。

比如“口喜”签约演员小文,她从事医务工作,同时也是一个Coser、一个未婚女青年。她的段子就集中吐槽父母催婚、医务工作无休止地加班和周围人对Cosplay的不理解,只不过她的表演风格依然体现着东北女人的强悍:“我为什么当医生,不就是因为这个世界有病么!”还有一位男演员阿笑,曾做过一段时间的情感导师,很了解PUA话题,因此他的段子就会围绕一些PUA案例展开。他的创作初心很幽默也很温暖——希望听了他段子的观众以后不会被骗。

公司每周开两次会,大家坐在一起聊一聊最近的选题和创作思路。现在的谢哥,不太会过多干预演员创作。他只会在一旁听着,觉得很好,上前鼓励一下:“这个段子很好,到时候一定要说。”觉得不好,他也保持沉默,“好不好,他自己肯定也有感觉。”

谢哥不想“定制”演员,他尊重他们的意愿。他希望演员都能找到自己的标签,但即使发现有些人身上某方面的特质,他也不会刻意提出来去改变他们。“大众化、通俗化就可以了,没必要做多么高级。”

但是不同于其他脱口秀剧场,谢哥对现场演出较为“严苛”,表演前会提前排演一遍,演出现场有專人负责。他一般在舞台左侧二楼,站在一个突出的“露台”位置。负责现场的调度、控场,还要“监测”演员表演后的临场效果。如果察觉演员的段子实在不好笑,现场气氛尴尬,便会闪几下舞台左侧的灯,提示演员不用再讲下去了,提前结束演出下场。

“口喜”还请了沈阳音乐学院教话剧表演的专业老师,来为演员提供一些表演上的思路,之后也在打算请二人转的老师过来指导。谢哥觉得,从赵本山老师的“赵家班”被大家熟知开始,东北喜剧已经在全国有了极好的土壤,只不过它还需要适应如今的喜剧市场,做进一步补充。等到有一天不光年轻人能听懂脱口秀,老年人也能对段子捧腹的时候,东北喜剧才算真的“破圈”了。

现在,谢哥想发展3条线:脱口秀俱乐部、泛娱乐类的短视频KOL、视频带货。希望3条线能够打通联合,协调发展。今年11月,谢哥已经派了团队去杭州考察,厂牌走向全国的第一个“试点”,即将从杭州出发。他也不知道大家对东北喜剧的接受程度如何,这要从实践中检验,他依然有信心去试一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