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4-24

董 振

(淄博双信志远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山东 淄博 255000)

1 引言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强化企业领导层的约束、促进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防范风险、提高质量和效益、防范企业资产的流失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责任审计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近几年,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修改了有关法律和规章,并对其进行了完善,使我国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达到了新的高度。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我国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的研究,以推动我国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地深入与改进。

2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重点

2.1 坚持并贯彻落实风险和问题导向的总体思想

审计工作包括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划定重点、确定审计优先事项、确保审计资源配置和审计成本的合理运用,以及更好地反映问题。但是由于内审资源相对匮乏,内审任务繁重,企业内部审计往往面临时间紧和任务重的窘境,因此,内审必须从问题与风险的角度进行,以确保内审工作的有效性。首先,编制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内部审核员要根据被审计企业的特点、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业务状况以及内外部的检查结果,对被审计企业进行风险评价,从而提前掌握企业的控制状况和潜在问题。内审人员是企业里的一员,可以通过业务分析、财务、法律、纪律控制、监督和其他部门的例会来了解企业的风险,并对审计和案例的集中度进行说明。其次,实地审核。在访谈、资料审查、分析与审查中,对关键环节、关键控制环节、关键决策程序、资产质量、工程投资项目、法律纠纷、法院案件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审计与分析,并从外部到内部、由点到面的问题解决风险。审计是以风险源评价为中心,以审计为中心,能有效避免表象混淆,体现内部审计的价值,保证企业运行的稳定性。相反,则会造成事倍功半,从而降低了审计的效率。

2.2 坚持以财务状况为审计基本内容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把财务审计作为审计的核心和基础,企业负责人在其任期内的财政情况包括:经营业绩、收入和支出、资产质量的变化、经营业绩的变化。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利润等进行全面的审计,以客观、可靠、准确地评价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各项业务和负债状况。随着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以及对各业务周期进行的专项审计,会计报表审计应当是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并加以贯彻。审核会计账目是否完整、是否正确、是否与此准则相符;资产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要关注企业的财产是否受到有效的保护,在经营过程中有没有发生重大的财产损失;审计资产质量的改变,是否存在潜在的亏损、潜在的收益、无效的资产、资产配置的有效性与收益的提高,以及资产变现与变动。

2.3 坚持把内审和内控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如何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全面地反映企业领导层在其任职期间的运营情况,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审核,“深入流程,支持管理和控制”,并且要深入检查体系的可靠性和执行性、订单和付款周期、销售和收货周期、物流和仓储周期、投资项目、融资流程等。内部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扩大企业的经济责任。财政部等五个部委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准则》《内部控制评价准则》《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为了防止重复审计,可以将经济责任与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结合起来,既能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又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的主要问题

3.1 审计的重点不集中

企业经济责任是一种领导干部管理职责,不能涵盖所有的管理职责,要有清晰的界限,按照管理职责、权限、程序等进行审计,重点是权力运行和责任的落实,聚焦重点、控制质量、防范风险。目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内容比较广泛,在管理热点难点问题、高风险业务领域的审计工作中存在着薄弱环节,难以适应目前企业所提倡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率的需要。

3.2 审计准则不健全

当前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不够细致、条理还不够清晰,很难满足我国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自身的具体状况取决于市场的发展状况。相应的审计指标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企业不能采用合适的审计方法和准则,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的任务繁重、重点突出,但由于没有系统、有针对性的对策,会严重影响到经济责任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影响到经济责任的发展。

3.3 审计的责任不够明确

由于经济事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际工作中,责任的确定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到审计评价的准确性。明确责任指的是从制定、执行和效果的综合分析,对决策过程中是否有决策失误、执行过程监督不力、预算目标与执行偏差问题、是否进行事后评估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保证在权责统一的基础上,对企业领导人在各个环节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在我国企业的审计工作中,由于没有明确的经济职责定义,致使我国的财务责任制度的实施不清楚。在公司发展的进程中,公司的相关决定往往是由主管部门直接介入,而公司的员工缺少团队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一旦涉及风险责任,就会回避,缺乏足够的讨论和判断,从而影响到审计质量。总之,由于对经济责任的定义不明确,造成审计工作不够精确。

3.4 审计流程不严谨

企业的审计部门是由企业董事直接指定的,或者是为了企业的重组、收购、转型等过程中的管理目的而建立的。但是,由于内审工作的繁重和烦琐,审计过程中的人为影响、自我压力等诸多因素会影响到审计过程,从而产生错误的认识,使审计过程形式化、避重就轻。另外,由于财务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存在一定的偏差,会影响到审计的独立性,导致审计工作难度加大。且由于我国的审计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健全,审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此外,审计过程无法做到业财融合。经济责任审计需要拓展、采购管理等各环节,根据审核的结果,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对管理体系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各个学科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核实。在这一流程中,企业与金融层面的相互确认是一个关键步骤,但是实际操作中,各个部门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会计体系和风险控制的需求有很大不同,导致计划和执行与财务的需求不一致。

3.5 审计评价制度有待继续探索和构建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评价和责任的确定是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审计结果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审计业绩指标的执行、经营指标的变化、风险资产的损失与影响、主权资产的保存与评价、企业创新与发展的能力、内部控制的健全、合理性和有效性。但当前,我国的审计评价指标缺乏系统、科学、规范、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审计评价指标的适用范围较小,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层次的企业,其主观的评价差异较大。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根据我国的产业特征,逐步探索和完善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性质,对各个分项指标进行不同的评分和权重,并将其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几个级别,对其结果进行量化,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6 审计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新环境下,审计人员既要具备审计的基本知识,又要对工程造价、风险投资、财务环境等方面有较深的认识。同时,审计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对企业的发展负有责任,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要做到绝对公平,对企业的领导进行财务审计。但在实践中,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甚至对有关业务过程并不十分了解。此外,个别审计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既不能与新的社会发展相适应,也不能进行技术的及时更新,也没有将科技与信息有机地相融合。

4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1 聚焦关键领域,突出审计重点

第一,聚焦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经营管理,并对其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重点解决企业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审计,扩大审计范围,堵住企业的“出血点”,从而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二,从经济责任审计角度,以节约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为核心,以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视角寻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方法;着重抓好收入保障、网络维护、租赁资产管理、工程费用管理等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经济责任审计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助力企业发展目标达成。第三,审计市场经营、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关键环节中存在的质量不高、监管不力等问题。在高风险的区域,如对外协作,不断监测违规情况;对运营管理进行全面的认识,发现由于管理缺失和“小鬼当家”造成的管理制度执行的不规范和扭曲,并持续加强员工操作异常、利益输送、舞弊风险等。

4.2 推动业财融合,提升审计效率

第一,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通过业务和财务的协同,逐渐促进企业建立起以全业务过程规范化为导向的财务管理系统。比如做市场推广计划。在客户计划、成本预算、过程控制、效益评价等过程中,都要设立财务人员签名确认,把预算管理、支出计划、效益评价等工作落实到业务的各个关键环节。同时,将具体的财务管理需求嵌入到各个层次,通过大数据支持企业的整体业务过程,从而使企业从财务监管向自身监管的提升。第二,加强对审计员的专业训练。鉴于企业层次结构的多元化、复杂化,要实现业务和财务的更好整合,就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并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和高效的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技能水平。一是要不断拓展内审师的培养方式,拓展内审师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二是要继续完善内审师的知识更新制度,强化专业训练和专业认证;三是积极开展内外合作,引入优秀外部合作伙伴,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取长补短,提升项目审计能力;四是要发挥审计骨干力量,强化审计项目攻坚、重点课题研究、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

4.3 完善审计标准,统一审计依据

首先,要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提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把有关领导的工作实际与其工作目标联系起来,通过实际分析综合评价有关的绩效,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发现和惩罚不法分子,规范有关人员的工作,维护财务稳定,控制经济开支;进一步明确企业员工的经济责任,健全内部审计体系,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员工的纪律意识。同时,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有效地梳理企业的财务状况,厘清企业的工作思路,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其次,要把各组织、各部门相互制约的能力反映到审计标准中,以便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准确了解,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对企业的内部人员进行有效和科学的管理,以提高其内部的管理水平。

4.4 不断强化整改工作,形成闭环管理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推进整改和改进运营管理。要充分认识到审计成果的运用,重视审计的执行与纠错,形成前期审计与后续整改相衔接的完整闭环。第一,建立行动机制、联合监管或大型监管平台等联合监管工作机制,通过企业管理,财务、纪检监察、监督、组织、投资等部门对整改工作进行分工和督导。审计机关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按照各自的职责划分,由被审计单位负责,相关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线索,将移交有关部门,进行调查,追究责任,以起到震慑作用。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在对审计结果的分析和应用中各司其职。第二,建立有力的管制和跟踪评价制度,以便制定严格的约束条件。就纠正而言,企业内部审计机关可以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对纠正意见的执行、程度、力度和深度进行评价。引入一个有效的修改,并且基于这个过程产生了一个刚性的限制,这样就可以保证问题的目标和效果。第三,建立一个长期的运作机制,制定问题汇总和汇报。定期总结问题,建立审计成果信息库,对常见、趋势、典型问题进行总结、改进和分析,并通过专题会议、培训演示、简报、通报等形式发布。同时,从制度、管理等方面提出改善对策,以身作则,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这类问题,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4.5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流程,保证审计质量

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不能受到上级主管及其他部门的干扰。第一,有关领导要鼓励和肯定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使审计工作能更好地控制和监督。第二,要在体制上保持独立性,审计机关的职责要高于企业的一切部门,确保对企业有绝对的领导责任,同时,审计人员要做到相对独立,不允许兼职,不允许任何外派的人来代替,也可以拒绝上级的任何不合理的命令。第三,保证经济上的独立性。有关部门的社会福利、工作晋升等经费都不能被管制部门控制,进而保证企业廉政建设的顺利实施。要强化审计工作的创新,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审计工作,以保证审计的遵纪守法。有关立法部门要健全有关制度,健全审计部门的工作,从风险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从发现和解决问题转变为防范。通过整合现有的互联网技术,推进大数据应用、加强各行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协助有关单位实现审计需求、强化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搭建工作信息交流平台、注重实时监督,进而优化企业的审计流程。

4.6 持续提升数据审计能力,丰富智慧审计的应用场景

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复杂,不仅给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了困难,而且对审计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大数据”进行审计,既要重点核查和分析企业中的共性问题,又要重点分析企业中各个层次的共性问题,还要对可能影响到某些经济的问题进行追溯取证或者延伸调查。为此,必须将审计对象分为多个层级,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业务、财务分析的角度、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维度进行分析、提炼、加工、整合,最终得出与原始经济问题相一致的分析结论。在资料收集、资料整理等方面,要强化审核平台,持续改进监测模式,逐步扩大资料面、增加资料来源、建立完善的资料管理系统,持续改善资料处理品质;深入探讨新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引入爬虫、OCR等技术,从而提高数据审核的能力;持续改进优良的审计技术与手段,全方位锤炼高品质的资料审计能力。

4.7 构建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确定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从当前的情况出发,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特征可知,在当前形势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一是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在实际运作中,要能全面、透彻地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主要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二是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内部过程的控制水平,对企业的利润、资产状况和债务进行评价,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情况。在评价时,由于涉及可持续发展,因此评价的范围必须扩大,要包括所有企业的技术和装备,包括科技创新、资源投入、新产品研发等。其次,在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引进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特殊的评价方式,与一般的评价方法相比,可以将非财务因素与财务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做出科学、合理的指标性评价。平衡计分卡的评价包括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层面。很明显,与其他评价方法比较,平衡计分卡评价的范围更大,而且各层次的内容都可以进行维度扩展,具有很好的灵活性。最后,选取合适的经济责任的评价指标。在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时,必须能够对企业收益、资产运作、负债、风险、经营增长、内部控制等方面作出评价。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情况的评价中,要能够评价企业的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固定资产的增长,评价新产品的投产和顾客的满意度,评价重要的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可靠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5 结论

总之,如何有效地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是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针对企业经营决策中的违法行为,如员工所带来的损失与风险,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及时地调整。同时,要保证企业的高品质、高效能运行,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审计的方面,即绩效审计,并对其在任期内的工作质量、业绩、工作程序与效率进行科学的测量。企业要从提高审计标准、规范审计程序、强化审计结果应用、提高员工的责任感等方面入手,把审计工作引入经营活动中来,从而推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