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谢宏池,黎 鹏
(1.广西大学 经济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广西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21世纪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的跃升。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不管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人均收入水平上能有巨大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密不可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节点上,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保护主义频频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起,这大大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为应对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逐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甚至未来更长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焦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历史背景、新的国际环境和新的挑战,国务院提出要加快建设公平开放、自由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立足于国内大循环,打破区域市场分割,消除区域贸易壁垒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的重要一环。在当前逆全球化加剧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下行、价值链短链化、地方政府保护动机增强、市场存量博弈等种种不利因素将严重阻碍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
因此,系统测度近年来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并深入探究其影响因素对于消除市场分割、增强商品和要素在国内各省市间的流通具有重要作用,对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市场一体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市场一体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测度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两大方面。
在测度方面,Parsley和Wei(1996)的研究在“冰山成本”模型的基础上指出,两区域间的相对价格方差随时间收敛时,说明市场分割的影响因素随之减小[1]。陆铭和陈钊(2009)在此基础上运用将市场分割指数取倒数的方法来测度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从此价格法在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测度上得到广泛运用[2]。周正柱和王云云(2022)运用价格法和绝对偏差法测度市场一体化指数,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一体化时空演变特征[3]。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张亚丽和项本武(2021)的研究表明,市场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对城市群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4]。吴华强等(2022)的研究表明,财政压力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等对市场一体化水平具有显著影响[5]。市场一体化对推进建设公平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市场一体化进程仍存在很多困难,还需深入研究市场一体化水平的影响因素,打破市场一体化障碍,为更好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李善同、张一兵、唐泽池,2022)[6]。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相对于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而言的。不同地区的市场之间往往存在地理边界与行政壁垒,而区域市场一体化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措施、行动及制度化行为来消除市场之间的边界或壁垒,使得商品和生产要素等可以在各地区市场间自由流通,最终实现多方经济利益共赢,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目的。区域市场一体化又分为国际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文章所考察的对象为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由于地理位置、矿产资源等区位条件差异使得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而国内市场一体化可以使得区位条件不同的各个省(市、自治区)之间通过分工协作,扩张共同市场,实现共同经济增长,进而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影响力。
在共同市场理论中,要求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共同体内的各个区域自由流动,促进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相结合,达到各种经济利益的目的。共同市场理论以关税同盟理论为基础,可以说是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对产品和要素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经济地理学强调破除区域政治壁垒,健全区域共同经济制度,实现各区域市场融合;新区域经济主义则主张加强区域合作,从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出发,要求各区域主体平等协商问题,推动区域空间开放。可见,共同市场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区域经济主义是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共同市场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区域经济主义的内在要求。
比较常用的市场一体化测度方法有贸易流法、生产法及价格法。贸易流法从两地区间的贸易量入手,分析两地间贸易强度的动态变化,若两地间贸易增强则表明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生产法则从生产率入手,若两地区的生产率趋同则表明市场趋同;价格法通过两地区商品的价格信息来反映市场的分割程度,进而可以测算出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考虑贸易流法和生产法都是间接地反映市场一体化水平,易受到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价格法较贸易流法和生产法更为直接,因此文章采用价格法测度区域市场一体化指数。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计算两两省(市、自治区)间商品或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ΔQij。若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ΔQij将会减小并趋于零,为消除正负号影响,对其取绝对值,ΔQij与|ΔQij|对笔者要表达的统计特征上等效。
(1)
第二步:市场价格波动除了会受到地区市场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地区自身特性的影响,即存在固定效应。为消除固定效应,对其做去均值处理:
(2)
第四步:单个省(市、自治区)的市场分割指数(SEGit)可对单个城市i的方差求和取算术平均值得到,即:
(3)
第五步:市场分割越严重,市场一体化水平越低,即市场分割指数与市场一体化指数呈反比,故区域市场一体化指数(Integit)可由市场分割指数(SEGit)取倒数得到:
(4)
区域市场一体化指数(Integit)越大,表明省(市、自治区)与其他省(市、自治区)联系越紧密,一体化水平越高。
文章以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至2020年为时间跨度,分别对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这三大市场的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数据均来源于当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其中,在测度区域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时,选取食品、烟酒、衣着、家电、日用品、交通通信、化妆品、医疗、书刊以及建筑五金材料9大方面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度量;在测度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数时,选取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及其他单位平均实际工资3个方面的环比指数进行度量;在测度区域资本市场一体化指数时,选取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及其他资金价格4个方面的环比指数进行度量。最终得到3×15×31=1395个观测值。
2006年国内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整体不高(见图1),2020年国内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较2006年整体提升50%,这与基础交通设施完善、物流水平提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图1 国内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高铁、高速路建设,省、市、自治区间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国内物流业得到快速发展,使得商品价格趋同,各个省、市、自治区间的贸易壁垒降低,商品市场联系密切,最终提升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从2006—2020年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平均水平来看,中部地区一体化水平最高,东部地区次之,且中、东部地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一体化水平最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2013年之前,中、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一体化水平差距较大,而在2013年之后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基础交通设施的完善对西部自身区位条件欠缺的省(市、自治区)的影响远大于中、东部地区,换言之,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弱化了中、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因而地区之间的一体化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另外,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同时也对国内商品市场一体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整体表现为稳步上升态势。国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见图2),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图2 国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
在多数年份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差别不大,且两者在多数年份中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内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在此期间整体提升不明显(见图3),甚至从2006年至2017年间表现为波动下降态势,在2017年国内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达到最低点,进而从2017年至2020年呈快速上升态势。其中,在2017年之前,中部地区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最高,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从2017年开始,东部地区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的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最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在图1至图3中,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河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地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内蒙古、陕西。。
图3 国内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
共同市场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区域经济主义的出发点最终都只有一个,即充分利用好我国的市场规模优势,破除各个省(市、自治区)之间的市场壁垒,促使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等的自由流动,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最终达到规模经济带来的正的外部性,使各个省(市、自治区)获得更好的经济绩效。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文章将选取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指数(MI1)、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指数(MI2)和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指数(MI3)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人口密度(dens)、对外开放度(hte)、交通水平(tfc)、教育水平(edu)、金融发展水平(fin)作为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影响因素的代表性指标,对三个被解释变量分别构建回归模型。鉴于文章所获取的数据结构为2006年至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故考虑构建基于省级层面的面板回归模型。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发现,F检验拒绝原假设,Hausman检验接受原假设,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lnMInit=β0+β1lndensit+β2lnhteit+β3lntfcit+β4lneduit+εit
其中,MInit为区域市场一体化指数,n代表市场指数类型,i代表31个省(市、自治区),t代表年份(t=2006,…,2020),εit为随机扰动项。人口密度(dens)由行政规划土地面积除以常住人口获得,对外开放度(hte)用当地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表示,交通水平(tfc)用公路里程表示,教育水平(edu)用人均受教育年限表示,金融发展水平(fin)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表示。上述变量均做对数处理,缺失值采用KNN法进行填补。区域市场一体化指数由前文计算直接得到,其余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和历年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
表1报告了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影响因素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其中模型(1)是对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指数回归,模型(2)是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数回归,模型(3)是对资本市场一体化指数回归。模型(1)的回归结果显示,人口密度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正,对外开放度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正,交通水平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为正,教育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人口密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0.17个百分点;对外开放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0.18个百分点;交通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则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0.09个百分点;模型(2)的回归结果显示,人口密度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正,对外开放度系数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为正,交通水平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为正,教育水平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为正,金融发展水平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人口密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0.18个百分点;对外开放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0.15个百分点;交通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则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0.1个百分点;教育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则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0.08个百分点;模型(3)的回归结果显示,人口密度系数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为正,对外开放度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正,交通水平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为正,教育水平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正,金融发展水平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为正。人口密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0.15个百分点;对外开放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0.2个百分点;交通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则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0.06个百分点;教育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则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0.04个百分点;金融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则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0.05个百分点。
表1 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影响因素随机效应回归结果
文章对2006—2020年的区域市场一体化指数进行测度,结果发现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呈波动上升形态,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趋势并不明显,资本市场一体化指数变化呈“V”形态,其在2017年达到最低点;西部地区市场一体化水平与中、东部地区的市场一体化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影响因素的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人口密度、对外开放度、交通水平、教育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均对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文章就政策制定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各地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西部地区是提升国内市场一体化整体水平的关键,由于自身区位条件的不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相对落后,西部地区要充分把握数字经济新时代,利用好国内日益发达的交通信息网络,弱化区位短板带来的经济影响。
第二,依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结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大的交通运输系统不仅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条件,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驱动力。东部地区沿海应推动港口一体化协同发展,构建港口—腹地区域发展模式。中、西部地区应以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为契机,完善陆海贸易交通网络,实现陆海空间资源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区域市场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第三,大力提升教育水平,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资源集聚对市场一体化具有重要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水平落后地区应坚持以培养导向与引进导向相结合,统筹高等教育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流动持续高速流动与集聚,推动技术在区域中的共享和传递进而推动市场一体化,最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四,大力提升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对区域市场一体化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中、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区域内及区域间的资金流动性较强,则市场一体化水平较高。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来说,金融交易成本较高且资金匮乏,需要地方政府加大对区外资金的吸引力及扩大区域金融规模,从而双向提升区域内及区域间的金融发展效率,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