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徐静 赵睿程 何丽萍
古早味,闽南人用来形容古旧味道的一个词,也可以理解为“怀念的味道”。古早味食物做法单纯,调味简单,不靠人为加工,本身精致而富内涵、情感。
去过淮安若干趟,多次行走于里运河边,竟也渐渐品咂出其古早味道。那是旧年岁的精华,由今人的手与脑打磨,愈发显出迷人韵味。
舌尖上滚动的记忆
品味淮扬风情,实实在在自舌尖上过瘾。
香气在空中氤氲,指引来度假的我们走到“御码头美食街”,开启了运河美食之旅。
这里在明清时期是“南船北马”的重要交通枢纽,各种地道淮安小吃摊前,人潮涌动,再现当年盛世景象。
九十月间的“2015淮安御码头金秋美食嘉年华”就在此举行,有数百种小吃展示。
正宗的淮安美食,蟹黄汤包鲜美滋补,大煮干丝爽口开胃,狮子头肥而不腻。吃在嘴里,香在心头。
最让我难忘的,是长鱼脊背面、长鱼回锅面、长鱼腰花面等各种长鱼面。
一位大师傅讲,长鱼面面汤制作非常讲究。
将黄鳝去骨,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控油。
把配料和鳝鱼骨一起压在锅底,大火猛煨六个小时以上。此时鱼骨已成粉状,胶质和营养全都溶在汤中,淋漓尽致。
搅动面条时,汤的鲜味随韭菜、胡椒的香味扑面而来。
而蒲菜,更让我惊艳。
蒲菜曾被吴承恩写入《西游记》。
该书第八十六回,吴承恩用一段韵文,形象地描述了淮安一带的三十几种野菜。他最后写道:油炒乌英花,菱科甚可夸;蒲根菜并茭儿菜,四般近水实清华。
至今,因为水土维护得好,淮安的蒲菜依然味道鲜美。
咀嚼着美食,想到曾品尝同样滋味的先人,感慨万千。
晚上,在船上的酒吧点一杯红酒。月色、霓虹,两岸夜景尽揽,一切浑然天成,如同梦境。
传说里心灵的饱足
在运河边的绿荫下歇息。望向两岸,诸多古式房子都建在水中,错落有致,连成一排。
青黛屋瓦,木格花窗,还有墙角被水波拍打无数年留下的水痕。
岁月的印记,弥漫着古色古香的味道。让人不由遐想,这古老的运河边流传着怎样优美的传说。
有着“中国运河之都”称谓的淮安,与运河结缘2500年。
有着600年历史的清江浦,则是淮安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江浦,原为水名。
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在淮安境内借用了淮河河道。
宋代以后,黄河经常泛滥,滚滚江水夹着大批泥沙向东南方而来,抢夺了淮河河道。
淮安区内一段,因此难以行舟。
明永乐年间,漕运总督陈瑄疏浚沙河故道,易其名为清江浦,即今天横穿主城区的里运河。
清代,清江浦进入全盛阶段。
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东南四都”。
这里文化发达,来往文人墨客众多。他们都被运河之美吸引,也为运河留下许多佳句。
就如明代方尚祖所写的,“树绕淮阴堤外路,风连清口驿前舟”。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在此地惊叹:“巨大的城市,多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帆船和百姓!”
而今,沿十里古运河,正徐徐展开以“黄金水岸、十里金粉”为主题的画卷。
两岸,河、漕、榷等官衙、名人旧居等各类建筑遗存鳞次栉比。
沿岸居民都能说出关于“母亲河”的历史和典故。
例如大禹治水龟山锁水神巫支祁的神话,“水漫泗州”的故事,明武宗清江浦遇险,清吴棠运河船上赠银慈禧等等。
重量级人文景点国师塔,九层八面,庄严雄伟。
清顺治帝的老师玉琳国师的传奇,赋予了这座宝塔浓郁的人文色彩,蜚声大江南北。
若看倦繁华,不妨步入河边一条小路。
阳光透过屋檐、枝桠,在街上洒下斑驳的影子,明明暗暗,星星点点。
这条充满魅力的小路,叫“花街”。
老人们说,以前清江浦的商号都挤扎在这里,有“金孔庙,银万柳”之称。商贾云集,私家花园众多,住户们闲时爱摆弄花草,养花、赏花、评花便成为此地特色。
听到这,回想整条街花香四溢的情景,心也醉了。
景色优美,美食丰盛,在淮安古运河度过的这个假期,愉悦的不仅是味蕾,更有身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