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证券市场行为金融投资策略研究

时间:2024-04-24

赵 苏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1 引言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很快,但仍然有许多不完善之处,行为金融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对股价的影响,从而建立相应的行为投资战略,使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获取超额利润。尽管已经有研究显示,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在中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能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其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因此,研究投资者的行为可以帮助他们克服非理性心理,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从而抑制证券价格的波动;从市场机制的视角出发,根据证券市场的特点和投资者的行为特点,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合理的设计,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对行为金融理论和投资战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将通过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特征和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并就如何运用行为金融的基本原理,建立一套符合我国证券市场的行为投资策略提出了有效建议。

2 行为金融的相关理论简析

20世纪80年代,股票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无法用通常的常规理论来解释。为了更好地说明这种现象,许多学者和科学家把行为科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形成一种名为行为金融的学科。行为金融学有许多的理论知识,举例来说,洞察力理论就是通过对个人的细微行为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决定哪种行为最为有效,并以此为今后的行动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在进行投资时,人们常常会有一种盲目的信心,对自己的投资深信不疑。在传统的证券市场理论中,理性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常常导致理性投资者的收益,从而使其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现实中的投资环境并不像理论上的那么完善,很多问题都不能用传统的金融学来解释,所以必须把人们的思维和行为都纳入这个领域中来。

3 行为金融学视野下对投资证券风险的分析

证券投资是投资者把自己的钱投入有价证券中,以获得利润的一种投资行为。证券投资相对于银行储蓄而言,其回报率往往要高出许多,这也是证券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股票投资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收益会在任何时候都会出现波动,因此,投资者必须冒很大的风险。传统的金融理论主要建立在投资者是理性的基础上,而行为金融则恰恰相反。在行为金融理论中,投资者的投资是一种非理性的投资方式,它决定了投资者的情绪,也就是它的不合理,导致了它的资产价值和它的当时价值产生了偏差。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证券投资面临的风险有以下五方面。

3.1 证券市场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证券市场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是规范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的基本原则,是保证证券市场正常运作的先决条件。而由于证券市场上的不完善,使得投资者的行为发生偏移、信息不对称、扭曲了证券的真实价格和市场的交易等,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很浓,证券的波动幅度很大,噪声交易也比较严重。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体制正在逐步健全,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仍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及时、退市标准不够严格等问题,一些制度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如进一步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建立退市机制、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以降低市场体系的风险。

3.2 投资风险的政策调整

在证券投资中,证券风险是指宏观调控对投资回报的影响。由于政策对股市的波动性有很大的影响,中国股市又被称为“政策市”,当投资者在投资中出现损失时,往往会将责任推给国家的宏观调控,把得益功劳归于自己,这严重影响了投资者正确投资理念的形成,从而导致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失误。另外,由于市场经济条件的限制,各行各业都在争夺市场的资源,想要得到更多的利润,但有的产业却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甚至违法。政府政策对公司的约束也很大,政府会在不同的时间内,对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必然会对公司的收入产生影响。因此,政府与公司的政策调整将对投资者的利益产生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政策风险[1]。

3.3 投资风险的利率变化

利率风险指的是利率波动导致的亏损,利率波动使银行的实际利润与其实际收益相差甚远,而实际成本又比预期的要高,这就给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为利率的变动,就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进而会对证券市场的供需造成影响,进而造成证券价格的波动。利率变动与证券价格变动密切相关,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3.4 投资风险在市场运作中的应用

在证券投资中,最常见的就是市场风险。因为市场总是在变动,机会与亏损同时存在。市场的波动是周期性的,市场的预期状况是逐渐变化的,最常见的是市场的风险。在运营上,公司的内部项目投资是有风险的,而且由于不重视技术革新,因此在竞争中会出现实力的下滑。此外,机构投资者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往往很强,而中小投资者则因为缺乏投资知识和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很容易被机构投资者误导,盲目跟风,从而导致风险加大,同时也严重增加了市场的不良交易。

3.5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较普遍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市场的投资者的知识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对股东权利、交易规则和财务专业状况缺乏认识,从而导致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更加突出,其中少部分投资者存在过度恐惧、过度自信等非理性因素,以及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性心理和行为会导致股价的剧烈波动,从而导致股价与实际价值背离,对股市的健康运行不利。

与国外的成熟股市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时间较短、相关制度不完善、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规避这些风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种组合投资,也就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方案,分成几个不同的项目,这样可以减少一次投资的巨大风险。在规避投资风险方面,以行为金融理论为基础,结合各种投资策略,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并为其提供强大的支撑。

4 行为金融学视野下对证券市场异常现象和投资行为的分析

4.1 证券市场异象分析

4.1.1 股利之谜

证券市场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投资策略,这些都会导致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偏差,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成熟,从而成为“股利之谜”。有研究显示,在免税市场中,企业的股利分配与企业的价值没有直接关系。由于将已分配的红利投入再投资中,所得的资本收益可以用来补偿以前的未分配股利;短期内适度削减派发的股利将会促进公司的资金流动,从而促进公司在其他方面的经营,如投资等,并促进公司的稳健发展[2]。

4.1.2 证券溢价

股票溢价是指股票面值低于股票发行价值,反映市场对股价的预期,这是企业成长的一个标志。在这些问题中,由于资产定价模式与实际数据的差别,很难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

在风险和收益相结合的基础上,证券虽然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但它的回报也很高。所以,传统的金融结构仍然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当证券收益率高时,人们会把大量的钱投入到债券。

4.1.3 时效性

时间效应是指从时间层面上研究证券市场的行为。证券市场上有一种特殊的趋势,这种趋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国内外的市场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相似的市场波动,它们的出现有着特定的时间、地域、群体和市场等方面的原因。因此,时间效应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市场现象。

4.2 行为金融理论下投资者主要的认知与行为偏差

4.2.1 过分自信

过分自信是指投资者对自身投资的期望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者过于重视机会对企业的成功。过分的自信和对证券市场的过度反应,以及最详尽的行为偏移,是行为金融研究中最多和最深入的。而在投资者面对失败时,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决定,多数投资者都会把失败归咎于外在的不稳定,这种以过分自信为基础的投资行为,会导致决策风险的增大[3]。

4.2.2 从众心理

在实际生活中,当你发现自己的决定和别人不一样时,即使你的回答是对的,你的心里也会很不安。反之,如果你做出了和别人一样的决定,哪怕公众的决定不一定对,你也会有一种安全感,因为当你失去了所有人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补偿。这就是从众心理,也叫作羊群效应。在一个社会团体中,个体的行为极易被外部群体的行为所左右,并且他们自身的行为与主流观念相一致,即个体的后天行为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从众心理在证券交易中也有很大的体现,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往往会以大众的意见为依据,进行投资决策,而盲目投资会影响证券投资的规范化经营。

4.2.3 动量效应

动量效应是指证券的收益率具有持续的趋势,即在一段时间内,高回报的证券在将来仍然会比低回报的证券更好。即,股价在短期内上升的股价会继续上升,而股价下降的股价则会在短期内继续下降。这表明,由于动量的影响,证券市场上的股价就像是物理上的物体一样,当一只证券出现涨跌的迹象时,它就会一直保持上涨和下跌的趋势,让投资者误以为它是一种投资依据。例如,当一个投资者购买一只上涨的证券时,即便股价与其预期收益率相差甚远,但在这种动量效应的作用下,投资者很有可能会认为股价会持续上涨,因为没有人会拒绝它所期待的超额回报,从而让投资者们坚持下去。但如果继续持有这只证券,那么投资者的最终收益就会比想象中要低。

4.2.4 处置效应

投资者们对自己的投资很有信心,或者说他们太过自信了,因此,在一只股票失败之后,投资者就会变得非常反感,这种心态在投资者的心目中是很常见的,但同时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一种错误的印象。处置效果是一种常见的投资者非理性现象。

5 基于行为金融的证券投资方法分析

5.1 惯性交易策略

反向投资是目前最成熟的投资方式之一,也是投资者最为担忧的一种投资方式。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在进行反向投资时,往往过于关注公司的短期业绩,而不考虑公司的近期表现。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过度反应,也因为他们在投资者的心理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锚定和信任机制。从行为财务角度看,该方法主要是针对证券市场中的长期收益进行长期的研究。在3~12个月的时间内,盈利将会持续和连续,并且在某一区域内的价格也会继续增长。惯性交易在证券的应用中,能对股市的走势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使投资者得到更大的收益[4]。

5.2 时间分散的投资战略

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定前,尤其是当其投资规模很大时,部分投资者可以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由于单一证券而带来的投资风险。时间分配策略是建立在投资风险随投资期限而下降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的风险与报酬匹配特点,将风险爱好者、风险厌恶者以及风险中立者区别开来。随着年龄的流逝,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会逐渐降低,这意味着,在这个团体的年轻人中,风险爱好者的分布范围会越来越广,他们会接受高风险高回报的证券。而年长的投资者更倾向于购买低风险、低回报的债券,这一类人的投资方式相对保守,风险越小,投资占比就越大。所以,在选择投资战略时,根据年龄来区分不同的投资群体,这反映了时间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同时,推荐投资者在年轻的时候多买些有价证券,并逐步地减少其占比。

5.3 捕获和集中投资的策略

在行为金融的视角下,投资者希望通过对传统的市场投资模式的改革,使其在理论上超出了市场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投资者它能够得到更高的回报。投资者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更高的回报,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在投资研究中,利用各种方法,从未公布的资料中,对于投资的产业政策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他会根据自己的预测和经验,将自己掌握的信息综合起来,进行投资[5]。在投资的时候,要比别人更快,更有效地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不要太过复杂,也不要太多,要有针对性,要利用投资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认知的偏差。作为投资者的行为金融投资者会抓住机会,抓住传统投资者对市场的错误判断,然后集中投资,获取更大的收益。

5.4 成本评价方式对策

这是一种在市场行情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散开来,按照不同的股价进行投资,在股价高的时候减少投资,在股价下跌的时候增加投资,在股价下跌的时候增加投资,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投资的整体成本,防止出现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进行投资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对证券的准备金进行调整,如果股票的持有率很高,说明未来市场前景不乐观,相反,投资者对未来的投资也有一定的信心,合理的资金留存率可以提高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效率,这样的话,当证券在牛市的时候,资金的持有量会超过平均水平,而在熊市的时候,就会出现比平均水平更低的情况。

5.5 设置止损点交易模式

在交易规划阶段,止损是最基础的要素,当市场趋势与自己的判断不符时,止损将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尽管不同的投资市场和不同的产品所面临的风险程度不同,但整体上来说,仍然是一个很高的风险级别。为防止因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巨大亏损,投资者在进场交易时都要设置止损点,以使亏损保持在合理的区间。所以,设定一个适当的止损点可以帮助避免账户的大量损失,这是一个对交易账户的保护。

同时,通过设置适当的止损位置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扩大交易规模。然而,证券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正确掌握股市走势,科学、合理地设置止损点,以保证投资者的预期损失。

6 行为金融事业下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中的投资主体是非理性人,其行为偏差和认识偏差使得投资收益和合理期望很难达到,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也会极大地削弱市场的有效性,使得资产的价格偏离了其本位,从而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处置效果是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是一种典型的投资者行为和认识偏差的表现形式。当股价下跌时,投资者会因为不甘而有一种想要继续买入的冲动,他们希望损失的证券能有一个转机,如果能赚到钱,那么他们就会趁机抛售手中的股份[6]。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6.1 投资策略灵活化

由于证券投资的种类繁多,投资者繁多,而且其操作过程也十分复杂,除了市场本身的一些特殊情况外,其运行规律和特点也会随之改变。然而,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如果证券市场中的大部分人都同意这种投资策略,那么这种策略就会带来相反的结果。不同的投资策略在股票市场中都有各自的限制,过量的使用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进行投资时要灵活使用,充分考虑到流动性的风险,以便有效地规避风险。

6.2 投资战略的差异

第一,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市场的特征与动向,明确发展的方向,制订统一、规范的投资战略,并开发适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多样化产品,以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要,吸引潜在投资者。

第二,基于行为金融的基本原理,对我国股票投资的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并保证不同投资者能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7]。

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各国乃至各区域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当前的市场运行状况。对中国证券投资市场的研究,不仅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还要掌握其特征与发展趋势,了解其投资心理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其潜在投资者;同时,还要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实践经验出发,对行为金融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

7 结语

总之,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比较广泛,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学,它以一种非理性的方法,对当前证券市场上的金融异常现象进行了研究,能为证券市场的投资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投资者对证券投资的研究与运用也日益关注,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证券的风险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减少证券的投资风险,帮助投资者在新形势下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