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摇滚莫扎特》的启示

时间:2024-06-18

费元洪

距离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以下简称“法扎”)24场演出结束还有一周时,票已售罄。到了最后一场,剧场外的黄牛更是按照3倍到5倍于票面的价格在兜售,场面异常火爆。今年“法扎”的反响,其实让许多人意外,甚至不少业内人士也大跌眼镜(因为之前很少有人听说过这部作品,更没料到会有如此火爆的反响)。在一个尚属小众的音乐剧行业中,能有如此细分的市场,足见如今中国不同圈层的人群的认知差异是多么巨大。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是在2017年初才决定引进“法扎”的。按理说,档期似乎早了些,因为之前的一年我们刚刚引进了德奥音乐剧《莫扎特》(以下简称“德扎”)。但一来正好有这个机缘,二来我们深知,虽然都是讲述莫扎特,但“法扎”与“德扎”两部音乐剧的风格差异之大,就像在讲述两个不同的人物——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出戏。

观众基础当然是很大的因素。“法扎”自2011年(诞生后的第二年)在网络上出现了带字幕的官摄视频(无授权)之后,积聚了大批粉丝和爱好者。他们主要是网生一代的年轻人,数量之多,热爱之深,成为这部音乐剧的市场保证。爱好者们不只喜爱这部剧,对剧中的主演也极其迷恋。为此,我们颇费心力地请来了“原卡”班底——“小米”(Mikelangelo Loconte,米开朗琪罗·勒孔特,粉丝昵称“小米”)饰演莫扎特,弗洛朗·莫特(Florent Mothe)饰演萨列里,还有大量粉丝喜爱的洛朗·班(Laurent Ban)饰演莫扎特爸爸……这样的主演阵容,让这次的“法扎”成为继原版之后的最“正宗”版本。

只是因为年轻粉丝追捧才选择了“法扎”这部音乐剧,并非我们的初衷,主要还是因为在艺术呈现上,“法扎”也是极其优异的。它音乐的气质与丰富度、戏剧质感与处理手法、演员的水准、舞美的呈现,都极讲究。难得的是,它自成一派。我们几乎很难在世界上找到同类的表达。只要“法扎”中的音乐响起,就非常之“燃”(至少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有如此效果)。而“法扎”的歌词,句句如诗一般,饱含了美与哲思。

事实证明,粉丝只是先知先觉地发现了一出好戏。开演后有大量普通观众受了感召,购票走进剧场看戏之后,也纷纷被“圈粉”。这证明了,好戏,自会传播。我们比对了过去几年音乐剧开演后的销售速度,“法扎”堪称史上最高。法方剧组看到这些天中国观众对“法扎”的现场反响,也很惊讶。他们说,“法扎”从未在其他国家遇见这样的景象,感觉就像是找到了知音。

不得不说,如果没有互联网的传播效应和几年前视频网站的扩散,“法扎”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从默默无闻发展到有如此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不禁思考,世界上的音乐剧多了去了,为什么“法扎”能够引起广泛的传播与轰动?这对于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一)

熟悉法语音乐剧的人都清楚,法语音乐剧是完全不同于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一种存在,与欧洲各国的音乐剧风格也很不同。在西方世界里,法国也是以文化独特而著称的,这一点与中国很相似。而“法扎”和其他法语音乐剧能够在中国找到知音,表明了中法这两个独特文化的国度,拥有着共通的审美基因。这其实从多年前我们引进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及《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就看出来了。

具体来说,我认为这个审美的基因就是“写意与超越”。欣赏法国音乐剧,有一种“为美而美”的观念。无论是音乐还是视觉,在表达上都看不到边界意识,没有形式上的束缚感,而是浸透着写意的审美。这样的观念下做出来的戏,自然地就超越了表面的“事件”,超越了故事的“时代”,甚至超越了历史的“真实”,达到一种“形而上”的美感。法国音乐剧中打动我们的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法国的格调与独特的样式感。

看中国的戏曲,从来也是“样式感”十足的。不管多大的舞台,千军万马,不过一桌二椅,马鞭若干。中国人看戏曲不看故事,也不看排场,看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和样式,以及讲故事的人。“追求美,大于追求真”“留白的空间想象”“独一无二的表演方式与格调”,这些中国人的传统艺术审美,都与法国审美有颇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将法国印象派的音乐与绘画,与中国的古琴、山水画、茶道放在一起,那会是非常协调与自然的。换其他国家的音乐和绘画试试?完全不是那个昧道。

正因为中法之间共有这样一种艺术上的“写意与超越”,给了表演者极大的空间,让其表演不仅融于角色,甚至高于角色,形成独属于表演者个人的角色质感。我们看到,“法扎”的爱好者们基本上都有明确的角色和演员喜好(这个现象完全不同于百老汇和伦敦西区)。这就如同中国的戏曲爱好者也会“追角儿”一样,时常是“人比戏大”。这既是中國戏曲的特色,也是法语音乐剧的特点。现在可以说,“法扎”之所以受到追捧,产生迥异于其他国家的音乐剧所带来的反响,核心就在于它符合中国的写意审美,点燃了我们内心的浪漫,特别是给了中国年轻人一次心灵放飞的机会。

(二)

近两百年来,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以西方经济文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的碰撞中,产生了一些连接上的问题。一时之间,我们的传统文化无法自然地融入现代生活之中,文化自信曾遭受过巨大冲击。落后产生自卑,哪怕对于像美国这样年轻的国家,就因为我们在政治经济上的弱势,在文化心理上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处于“臣服”状态,就像被“打趴下了”。多年后,我们渐渐发觉,无论我们怎样耳濡目染、刻意地靠近西方文化,我们内在的文化基因都是无法轻易改变的。这是深埋于心底、浸润在我们血液中的基因。对于外来文化,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在表层欣赏,而内在的消化与接受,绝非易事。

音乐剧是随着西方文化大潮涌入中国的代表之一。如今我们谈到音乐剧言必称百老汇,也是受其政治、经济和语言的影响,并非文化审美上的认同。事实上,不少中国业内人士对此也缺乏认知。看看如今几乎所有大学的音乐剧专业,都是以百老汇剧目为教材就可见一斑。无论面试、求学还是表演,大量英语都还没学好的学生,却能熟练地用英语学习和演唱百老汇的歌曲。可是,就算我们把音发准了、意思都唱对了,也很难真正在文化意义上理解歌曲的内涵和背景。这里我并非是指百老汇的音乐剧不适合用来教学和演出,只是想说明,如果一切以百老汇为“正宗”,甚至作为唯一的音乐剧标准,不思考中国自身的文化现状与审美基因,不以多元和历史的视角去探索更适合自己的音乐剧道路,那就极有可能面对在未来审美上的消化不良。事实上,这个弊端如今已经显现,并制约着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

“言必称百老汇”,恰恰是因为民众不了解百老汇,也不了解音乐剧。音乐剧是没有国界的,不独属于某一个国家,也不会一成不变:百老汇自身的风格百年来也在不断变化,早期与如今已是天壤之别。

百老汇是美国文化的一个缩影。美国国家历史较短,移民多且杂,在纽约这样一个经济大熔炉中,供需关系就成了最主要的考量。于是以“歌舞秀”為基础(在最大范围可以统合美国各类人群的艺术风格)的风格渐渐成形,促使百老汇一路走来在审美上偏重于娱乐快感,而比较轻视戏剧的深刻与哲思。表达方式上,百老汇也比较追求“短平快”的“技术化”处理,而较少“形而上”的“艺术化”处理。喜剧,自然成了百老汇的主流,以减压逗趣的方式,表达着美国人所特有的生活与幽默感。总体而言,百老汇的艺术表达还是太市井了,太接美国“地气”了。其百年来的歌舞娱乐的底层气质,与上千年独立发展的中国式审美相对比,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与此同时,也因为中国人的复杂,让我们对于文化艺术又具有了某种兼容性——各种特色的作品,在中国总能找出喜爱它的观众:我们喜爱法国的浪漫,这类似中国人内在的写意审美:我们也认同德奥的理性与哲理,这是中国厚重历史和思想的折射:而英国对于文本的讲究与敏锐,则对应着我们对文学的美和精致的追求。相比而言,多数百老汇的故事与表达方式,我们也可以欣赏,却不容易被感动。特别是喜剧作品(喜剧往往严重依赖于文化背景,幽默的理解也往往要求语言的即时性,不太适合依靠现场的翻译字幕)。

如果说,“法扎”这样的作品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音乐剧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审美表达,哪怕这个审美在世界范围里是小众的。所谓文化自信,不是盲目去相信,而是首先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我们是什么?喜爱什么?擅长什么?欠缺什么?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去融合与创新。对于外来文化,如果我们只看重大国文化,忽视小国文化,不重视其与自身文化的结合,那是走不远的。

(三)

这些年来,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一直致力的,就是构建多元化的世界音乐剧格局,“不以百老汇为中心”是我们所刻意追求的。我们多年来的品牌——年末大戏:从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到英国经典音乐剧《剧院魅影》,从德奥经典音乐剧《伊丽莎白》到英国“国话”大戏《战马》,从德奥音乐剧《莫扎特》到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回头看去,没有一部是来自百老汇的。而这些戏的品质、口碑与票房,市场已见证了它的成功。如果说我们对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做了一些贡献,那就是通过将世界不同风格的音乐剧引入中国,拓宽了国人对音乐剧的视野与认知,形成了如今多元化的音乐剧格局。我们很清楚,有些戏在国外名气很响,却不一定合适中国观众:而有些戏在国外不够成功,却有可能在中国口碑不错。百老汇当然也有经典音乐剧,但音乐剧的经典绝非“美式”一种,我们完全有必要去了解、欣赏、借鉴不同国家的音乐剧风格,为我所用。

中国的观众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复杂的审美与兼容性,加之市场广大,可以让不同国家的音乐剧得以有条件纷至沓来。我们可以不出国门,便欣赏到来自不同国家(英、法、德、美、俄)风格的音乐剧。然而在这些国家内部,我们却见不到多元化的景象一一在法国见不到德奥音乐剧,在德奥也很少见到法国音乐剧,在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则完全见不到德奥、法国与俄国的音乐剧。这不仅是因为国家的差异所造成的地方保护,深层原因更在于,这些国家在审美上就不能相互兼容。也正因为这些国家具有稳定的审美取向,使得在音乐剧风格的兼容性上,反而倒不如中国。

就在几天前,当我将“法扎”在中国大受欢迎的状况告诉了百老汇的制作人朋友时,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在他们眼里,百老汇才应该是最有规范和影响力的音乐剧类型,他们不懂法国人做音乐剧在“搞些什么”。而以我们这些年的音乐剧市场反响来看,欧洲音乐剧的表现均优于百老汇的作品,这也算是一种中国特色吧。

从去年的德语《莫扎特》到今年的法语《摇滚莫扎特》,两个相邻的欧洲国家,在中国呈现了对同一个历史人物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达。“德扎”理性、规整、偏重写实,具有饱满的戏剧感与深刻哲理:而“法扎”感性、放浪,偏重写意,具有诗歌般的美感与哲思。两者艺术差异极大,可这两个“莫扎特”都有大量的中国观众喜爱。事实上,很多“法扎”爱好者同时也是“德扎”的爱好者,这就足以证明中国人具有复杂而兼容的审美趣味。

基于上面的一些认识,这些年来,无论是引进国际大戏还是自制音乐剧,“为中国人选戏与做戏”一直是文化广场节目运营的出发点与准则。我们致力于多元化的世界音乐剧发展格局,并期待有朝一日,我们能够走出具有中国审美趣味与文化自觉的音乐剧道路。就如同我们的中国菜一样,丰富多彩,且品位独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