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音乐之旅 回味无穷

时间:2024-06-18

任海杰

2013年的夏天,我与几位音乐爱好者去德国慕尼黑旅游,观赏一年一度的慕尼黑歌剧节,也顺便游览一下与慕尼黑相近的奥地利萨尔茨堡。德奥真是音乐大国,到了那里才发现,他们的音乐会并不只是在正规的歌剧院、音乐厅举行,大街小巷、教堂城堡,处处都有音乐,音乐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无处不在的音乐

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这次的音乐之旅基本以慕尼黑为中心,白天外出旅游,晚上回到慕尼黑老城区旅馆,去附近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欣赏歌剧。

那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第一个景点——位于东巴伐利亚的帕绍。帕绍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美丽名城,处于多瑙河、因河、伊尔茨河的交汇处,因此又被称为“三河城”。那里有个著名的巴洛克风格的圣史蒂芬大教堂,教堂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每天中午12点,都会有管风琴独奏。我们在附近游览了一圈后,来到圣史蒂芬大教堂,买票进入。教堂内部装饰华丽,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管风琴。身临其境才发现,原来除了教堂后壁中央有个巨大的管风琴外,四周还有四个小型的管风琴与之相连。教堂的座位大约能容纳800人左右。几乎满座。除了少量的游客,大部分是当地的居民和教徒。12点整,铃声响过,全场肃静。一位神职人员上台念诵。片刻,管风琴浩然鸣响。很可能是巴赫或巴赫时代的圣乐。因教堂特殊的结构和氛围。音响有别于我们以前在国内音乐厅听到的管风琴音效,显得特别的宏伟、庄严、神圣、虔诚,我发现有些听众微低着头,双目合闭,深深沉浸在圣乐中。又因为一大四小的管风琴错落有致地鸣响,音响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尤为丰富细腻,这是从未有过的音乐体验。我们很想知道管风琴独奏者是谁。但没有看到。

走出教堂,在附近的一处公共厕所的门上,居然贴有圣史蒂芬大教堂音乐会的宣传海报,介绍最近将要演出的音乐会,其中有献给儿童的节目、艺术歌曲,甚至还演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后来我们几乎在所到的德国的每个小城镇,都可以随处看到张贴的音乐海报。广场、政府的办公厅、社区活动室、教堂……都是音乐会的场所。大街小巷、集市、行人过道,经常会看到有人在拉小提琴、拉手风琴、吹长笛、演奏远古的民族乐器,有的还自演自唱。你如果感兴趣,就给他(她)几个欧元。这里小记两场慕尼黑老城区的户外音乐会。

一天旅游回来后,我们出去晚餐,路过玛利亚广场,人声鼎沸,鼓声激越。原来广场临时搭建了一个大舞台,从舞台上方的横幅看。大概是社区音乐会之意。广场上挤满了观众,周边有啤酒、餐饮等服务。演出的曲目,流行、说唱、摇滚、舞蹈兼有,形式多样,气氛热烈,经常是台上一人在表演,广场众人山呼海啸般地跟着忘情高唱,蹦蹦跳跳,正所谓“一呼百应”,让人领教了德国人理性背后的狂热。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歌手在演唱时,身边有一个人在做哑语翻译。多么地人性化。

还有一天傍晚,我本来准备去巴伐利亚歌剧院等退票看歌剧《奥赛罗》(在上海没订到票)。刚走出旅馆,就听到附近有乐声传来。我循着乐声走去,来到老城区的一处开阔地,只见在喷泉池旁(往往是城区的标志),有一个小型舞台,舞台造型就像是著名的柏林森林音乐会舞台的袖珍版,颇为有趣。微型舞台中有四位演员在表演:两位主唱兼吉他、一位小提琴、一位长笛。如此别致的组合很少见到。舞台对面的城区开阔处,临时摆放着连片的木桌子和木长椅,周围有几处餐饮供应点。德国人善饮啤酒,慕尼黑的啤酒更是世界闻名,我在慕尼黑随处可见,但不知为何这次户外音乐会供应的都是葡萄酒。观众三三两两随意围桌而坐,像是朋友聚会,边饮酒、边交谈、边听音乐。音乐会曲目类似披头士风格,夹有民谣、民间音乐,一曲唱罢演罢,有观众鼓掌,有观众依然在与朋友兴致勃勃地交谈,或细细品酒,若有所思。凉风习习,暑感渐消,一切显得随意、悠闲、惬意。演出休息时,有演员走到观众中间,一起闲聊、饮酒;也有观众走到舞台边,与演员攀谈交流。我看到一位女观众,在与一位男歌手交谈一会后,开怀大笑,并与男歌手拥抱相吻……不知不觉中,我忘了原先的《奥赛罗》,沉醉在这天人合一的户外音乐会中。

米拉贝尔宫的室内音乐会

到了萨尔茨堡,即被告知,最近在霍亨萨尔茨堡与米拉贝尔宫每天都有音乐会,考虑来回方便,我们预订了当晚在米拉贝尔宫的一场四重奏室内音乐会。米拉贝尔宫是当时的大主教为他的情妇建造的,周围的宫殿花园,即是著名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米拉贝尔宫室内装饰之豪华精美,令人目不暇接,甚至在楼梯的扶手处,都有许多栩栩如生的雕塑相连接。米拉贝尔宫的三楼,有一大厅。现在主要作为萨尔茨堡居民举办婚礼的地方,晚上则举行音乐会,临时安排座位,可以坐一百几十人。我们那天音乐会的曲目是根据莫扎特第十三号小夜曲(K525)改编的四重奏、莫扎特第十九号弦乐四重奏(K465)、舒伯特第十三号弦乐罗莎蒙德四重奏(D804)。当晚演奏的四重奏组首席是位韩国女小提琴手,表现最为突出,其他三位似乎一般。下半场的舒伯特好于上半场的莫扎特。室内是大理石建筑,况且不是作为音乐厅建造的,因此音响效果显得有些浑硬,不过现场的气氛轻松、随和。甚至还开着窗(因为室内没有空调),每曲演罢,观众的掌声都非常热烈。也算是一次独特的音乐体验吧。

我们离开萨尔茨堡时得知,一年一度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就要开始了,只有20万人口的萨尔茨堡,到时将有100万左右的游客进入。音乐已成为萨尔茨堡的一大旅游产业。我们看到了宽广开阔的音乐会主会场中央已挂上瓦格纳、威尔第的头像。还从边门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安装调试舞台。

阵容一流 制作新颖

慕尼黑之行,重头戏自然是观赏歌剧。每年的慕尼黑歌剧节,是歌剧界的盛会。2013年恰逢瓦格纳、威尔第诞辰200周年,歌剧节上演的剧目以这两位大师的作品为主。我在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共观赏了五场歌剧:威尔第的《茶花女》、《西蒙·波卡涅拉》、《弄臣》;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指环》中的第四部《众神的黄昏》。

巴伐利亚是德国最富裕的州,慕尼黑歌剧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到了那里还得知,在欧洲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当下,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演出数量和质量,在欧洲各大歌剧院中已名列前茅。当我第一次走进剧院内、看到这一已在DVD中无数次看到过的剧院场景,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第一场欣赏的是《茶花女》,我坐在五楼(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一共有六层),乐队一奏起前奏曲。我即被其醇美的音色深深陶醉。接着演员演唱的歌声清晰滋润,闻所未闻,如醍醐灌顶,彰显出歌剧院音响的无比完美(这也许与剧院内部基本是木结构有关)。饰演薇奥列塔的是一位立陶宛的女高音玛丽娜·瑞贝斯卡(Marina Rebska),她的形象气质颇佳,音色明亮,抒情、花腔、戏剧婉转自如,只是在人物情感的演绎和性格的深度挖掘上,演唱变化稍显不足(后两幕);饰演阿尔弗雷德的是一位阿尔巴尼亚的男高音赛米亚·皮亚谷(Saimir Pirgu),英气洒脱,高音富有金属感;饰演乔治的是一位英国老资格的男中音西蒙·金利赛德(Simon Keenlyside),表演经验极为丰富,肢体动作生动,非常入戏。声情并茂。只是有时候人物充沛的激情对演员的“唱”有些逼迫感。总体上来说,三位主角的表现堪称一流,舞台布景简洁而富有现代理念。

《西蒙·波卡涅拉》是个全新制作,将几百年前的故事放到今天,序幕一开场,舞台中央甚至停放着一辆轿车,人物也都是现代着装。有趣的是,演出开始没多久,我的前后左右就有观众离席——是不满意新制作太“创新”,太“超前”?不过从演员阵容上来说,几位主演还是非常称职的,让我更加意外惊喜的是。墨西哥当红男高音拉蒙·瓦尔加斯在剧中饰演阿梅丽娅的男友布利耶列,演唱非常精彩,观众给他的掌声也最为热烈,颇有喧宾夺主之势,因为这出戏不是以男高音为第一主角。但男高音就是男高音,与其他声部比,就是黄金。

在演出《弄臣》前,歌剧院负责人上台向观众致歉,说因为情况有变,当晚演出的指挥和第一主角都临时更换,希望观众谅解。观众以掌声表达了理解。这台《弄臣》的制作更为简洁,较于音乐会版与情景剧演员的着装更加随便,随便到几乎分不清角色的身份。演员的演唱中,吉尔达[帕特里莎·派蒂邦(PatriciaPetibon)饰演]与曼图亚公爵的表现最为出色,饰演曼图亚公爵的男高音约瑟夫·卡列加(Josseph Galleja)有着一丝带甜昧的金属声,特别符合人物风流倜傥、玩世不恭的性格,殊为难得。饰演第一主角里格莱托的男中音,嗓音也属一流,演唱时情感也很投入,然临时救场,在与其他演员的配合上,显得还是有些生疏。

精彩无比的瓦格纳

此次观赏慕尼黑歌剧节,令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两场瓦格纳的演出,都是由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现任艺术总监长野健指挥。当年《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就是在慕尼黑首演的,这次的演出是经典的老制作(有2002年祖宾·梅塔指挥巴伐利亚歌剧院的DVD存世),两位主演是夫妻档:彼得-赛夫特(Peter Seiffert)、玛丽亚·施妮策(Petra-Maria Schnitzer)。赛夫特是当今歌坛屈指可数的重量级瓦格纳男高音,他身材魁梧,嗓音结实浑厚,演唱充满激情。施妮策曾赴中国国家大剧院饰演《罗恩格林》中的埃尔莎,也是位出色的瓦格纳女高音,她演唱的伊索尔德抒情中兼备戏剧性,舞台形象生动。其他几位配角,如康瓦尔王马克、特里斯坦的仆人库文纳尔、伊索尔德的侍女布兰甘妮均有非常出色的演唱,如果放在别的戏中,完全可以担当主角,如在一开幕演唱几句的船夫角色,就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尤其是饰演王马克的雷内·帕普(Rene Pape),是近年来蜚声乐坛的男低音,演唱功夫确实了得,现场风头几乎要盖过男女主角。这是我第一次欣赏长野健的现场指挥,他气质儒雅,绵里藏针,指挥精准,收放自如。如此完美的演出,令全场观众如痴如醉,掌声、叫好事经久不息。

接着演出的《指环》,是2012年的制作,今年只演一轮。也是由长野健指挥。在演了四联剧的前三部后,隔了两天(其间演威尔第的《奥赛罗》和《弄臣》),才演《众神的黄昏》。有人说,这是长野健休养生息,铆足了劲,将最精彩的留在最后,果然如此。

《众神的黄昏》制作新颖,主要场景放在一个宽大的现代时尚名品大厅,舞台中间搭了一个类似G字的二层空间,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众神的黄昏》外文的第一个字母,经同伴提醒,发现原来是欧元的标记。因为《指环》的核心就是围绕争夺黄金而展开你死我活的搏斗,它同样映照了当今社会,有着超现实的意义,所以舞台上这个醒目的标记主题鲜明,以一当十,寓意十分深刻。

饰演齐格弗里德的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 Gould)颇具英雄男高音的气势,只是在前二幕中高音的穿透力稍见逊色,到第三幕他竭尽全力,奋力发挥,终见英雄本色。饰演哈根的汉斯-彼得·柯尼格(Hans-PeterKonig)形神兼备,嗓音深沉,充满磁陛,饰演人物不动声色,却能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饰演布伦希尔德的瑞典女高音尼娜·斯特默(Nina stemme),是演唱瓦格纳女高音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如日中天,此番她演唱的布伦希尔德是全剧最大的亮点。她形象适中(布伦希尔德舞台形象大都太过硕壮),金发飘逸,音量洪亮,音色丰富多变,极具穿透九表演人物极为入情人戏,最后演唱“把火柴堆成山”,依然后劲十足,气势如虹。感人肺腑,令我热泪盈眶!长野健对乐队的掌控炉火纯青,已入化境。第二幕他出场时,观众的掌声中已伴随着跺脚声;到第三幕出场时,掌声、跺脚声更为热烈。演出尚在进行中,就受到如此赞赏。可见长野健的非凡魅力。他在第三幕指挥“齐格弗里德送葬进行曲”,整个剧院都为之颤栗。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无以伦比的震撼力用文字实难形容。演出结束,全场沸腾,谢幕长达十几分钟。最后有几十位铁杆乐迷依然站立鼓掌欢呼,长野健携演员一次次谢幕。只要乐迷不走,长野健就携演员不停地走到前台谢幕。此情此景,令人动容。据说长野健2014年将离任,他以出色的瓦格纳告别观众。

慕尼黑,真是听歌剧的好地方。

由歌剧节引起的感想

这次欣赏慕尼黑歌剧节,现场气氛之热烈、观众人数之爆满、演出质量之一流、剧院音响之出色,都是我之前观所未观、闻所未闻的,这次在慕尼黑亲身体验了歌剧艺术的巨大魅力、超强气场。歌剧被誉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确实是实至名归。

歌剧诞生于意大利,风靡于欧洲。传播至全世界,被认为是衡量一国、一城、一地音乐艺术的重要标杆之一。意大利有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英国有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奥地利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美国有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虽然近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娱乐形式的日趋多样化,歌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但它在乐坛的“霸主”地位依然昂首屹立,影响力不容忽视。一些发展中国家、西亚的富国,纷纷建造歌剧院、上演歌剧,就是明证。歌剧艺术,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藏,已成为人类共享的音乐盛宴。

上海很可能是我国最早上演西洋歌剧、原创歌剧的城市之一,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北京、天津、广州、杭州等地先后建造大剧院、歌剧院大量上演经典歌剧、原创歌剧,上海在这方面已越来越落伍了,每年上演的歌剧屈指可数。2013年是全球的歌剧大年,但上海的演出寥寥无几,且规格也不够高。就在去慕尼黑之前,笔者先去北京,观看了国家大剧院2013年歌剧节的闭幕演出——中央歌剧院上演瓦格纳《指环》中的《女武神》。说实话,演出比我预期的要好得多。如果放在几年前,说中国演员要唱瓦格纳,无疑是痴人说梦。但中央歌剧院敢作敢为,用事实证明,中国演员不仅能够演唱瓦格纳(当然从高标准上来说。还可以唱得更好),而且在表情达意的细腻委婉上,还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另外听说2013年天津大剧院已连演了几部经典歌剧,并已制定2014年演出10部歌剧的计划。广州、杭州也有后来届上的趋势。北京的同行笑言:现在就看你们上海了。

上演歌剧制作庞大,资金量大,牵涉面广,具有相当高的难度,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别的省市能做到的,相信上海只要领导重视,凭借以往的底蕴,各方同心协力,精诚团结,迎难而上,并联合国内资源,节省成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甚至大有作为的。几年前上海大剧院携手多家合作,隆重上演两轮瓦格纳的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轰动全国,吸引了海内外“瓦迷”争相前来观赏,成为当年上海文化标志性的大事、盛事。

创作过歌剧《秦始皇》(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的谭盾,说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话:“歌剧是以前的电影,电影是未来的歌剧。”由此可见歌剧艺术的独特地位、魅力和影响力。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应该要有这样一张拿得出手的闪亮的文化名片。

我们殷切期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