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油腻的美国中年人

时间:2024-06-18

细池塘

美國是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文化、工业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般人都会认为,领先的背后一定是各领域的年轻精英在努力奋斗着。殊不知,理性成熟的美国中年人才是主导社会的中坚力量。

一年前,自由职业者罗飞扬作为随亲家属来到美国洛杉矶生活。她发现美国是中年人运行的社会,他们充斥在各行各业,工作在第一线,是新事物的创造者。与身上挂一串钥匙,抱个保温杯,喝着枸杞茶的中国油腻中年人相比有天壤之别。

而美国中年人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善于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他们不苟活,活成精,罗飞扬在他们身上感受到独有的“中年魅力”。近日,她对笔者讲述了美国经历——

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

2017年9月,我送儿子去一所洛杉矶小学办入学手续。绿油油的草坪,静谧的教学环境,室内静态设计也非常不错,看后我比较满意。但见了儿子的班主任艾米丽女士,感觉到有些不如意。

首先,艾米丽将近50,尽管她身材还未发福,待人也热情大方,但我还是怀疑她的教学能力。当我看完她的简历后,更加郁闷,她当年读大学竟是体育专业。“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还真是应了那句话。艾米丽能胜任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吗?我心中越发打了个大大的折扣。

于是,闲暇时我便去听儿子班级的公开课,想听听艾米丽的课讲得到底如何。如果不如意,打算办转学手续。过了不久,知晓儿子班级有一堂关于城市历史的公开课,主讲人正是艾米丽。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完全多虑了。艾米丽从洛杉矶街头一个垃圾桶的故事讲起,生动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出人意料的是,她居然还请来了一位美国知名的历史学家,又从专业角度对洛杉矶的历史进行了一番讲解。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家长和学生们聚精会神,真是意犹未尽。

下课后,我看到贴在墙上的学期课程表,里面有多种公开课,心里不由暗暗对艾米丽竖起了大拇指,看来,我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了。

儿子对艾米丽也很喜欢。一天,他放学回到家,马上打开了电脑,小脸上洋溢着兴奋:“艾米丽老师是世界上最棒的老师耶!她这周请假,你知道她去做什么吗?”我随口答道:“度假呗!”美国人生活质量高,通常会给自己安排假期放松一下,不足为奇。

哪曾想,儿子下一句话,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儿子说:“不!她去参加美国冬季滑雪比赛,一会就会网上直播!”

天哪!快50岁的中年女人参加滑雪比赛,我打破头也不敢相信,而且她还是小学教员,这跨度也太大了吧。开始网上直播现场比赛了,我看到艾米丽老师一身滑雪服,精神抖擞,一脸笑容地站在山顶上。不知怎的,发号令一响,我的心脏竟怦怦直跳,眼睛则紧盯着屏幕。

只见艾米丽动作娴熟,姿态优美,穿越障碍物如履平地,如果不是知道她的年龄,一时还真觉得是位年轻的运动健将。最终,她没获得比赛名次,但也赢得了一片掌声。

后来,我了解到,美国的中年男女生活多姿多彩,兴趣广泛,办事认真,工作效率高,在各行各业都起着重要作用。就如艾米丽这样的教师,她们会搞一些和真实社会有关的教学内容,并且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生命可以活得很精彩,她们非常懂得给予孩子全面的教育,而不仅仅是课本上知识。

在中国,中小学校里大部分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执教,不能说他们不认真,但经验值与人生阅历和中年人相比,应该是差了不是半截。在一所小学中,中年人估计大部分已经退守到副科教学,或者去了行政部门喝起了茶水,当起了领导,或者混不出来便转了行,因为人到中年还在第一线工作,会让人看不起。中国的许多中年人活得不自在,不洒脱,活在别人的闲言碎语里,甘愿平庸与懒散。

每个细节都做好

2017年11月的一个周末,我和丈夫去他同事约翰家做客。在去的路上我才知道,约翰竟是位60多岁的老头,这让我很意外,这在中国早已经是含饴弄孙的年龄了。丈夫解释说:“在美国人眼中,60岁才是中年人,他们该干嘛就干嘛。约翰是公司科研第一线人员,有很多重要成果都是他带队研发的。”

见面后,约翰精力旺盛,一身腱子肉,倒像是个伐木工人,形象与科研工作者有点不搭。约翰的妻子是个家庭主妇,得知我是作家时,兴致勃勃地邀请我去她的书房,书房的墙上,竟然挂有一幅中国书法作品,上面写着“上善若水”。

她友好地跟我交流起她对这句成语的理解,又说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随后拿出一本中国作家余华小说《活着》的英译本。看得出,她是个非常爱读书的人,问的问题也都是经过思考的,令我对这位美国中年家庭主妇刮目相看。

回到客厅后,我们四个人愉快地交谈着,当聊到新款手机的一些功能时,约翰显得一知半解,显然,他对这些时尚的东西不是很在行。但他聊起芯片时,眼睛里闪着光,整个人都亮了。他说他有很多构想,并付诸了一些行动,甚至在自己的胳膊上做了个小实验,埋了个生物芯片,用来测量血流速和血压。不过,这一切还在试验阶段。

听着他的讲述,我心生敬意。这时,我看到墙上挂着的照片,有张是约翰开着小型直升飞机。约翰见我看得入神,介绍说,这是他前年取得小型飞行驾照时拍的。

真是人到中年活成精,集十八般武艺于一身,什么事情都做得游刃有余。美国中年人始终坚持在做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追求什么。

而在中国,有句俗语——人到中年百事衰。常常是忙完儿子忙孙子,上有老下有小,哪有精力去追求自己的生活,估计都没想过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生活,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甘于奉献”啦。这么一比较,我无限感慨,真为我们中国的中年人感到有些悲哀。

也许美国人收入高,福利好,所以生活安逸,没有中国中年人苦逼的现状。想此,我委婉地问约翰的妻子有几个孩子,“我有三个孩子,一个都已完全独立,剩下的小儿子和女儿还在读私立大学,每年都要缴昂贵的学费。所以,我和约翰都在努力地赚钱。”

“你们也为孩子赚学费?”我脱口而出。想到他们精彩的个人生活,没想到还有如此压力。“当然啊,他们还在读书阶段,靠那点奖学金哪够!当然学费需要我们来付,这也是父母的责任啊。”

我聽了连连点头。这时,我丈夫羡慕地问约翰:“你这身腱子肉是怎么练出来的?”他已中年发福,小肚腩隆起了。约翰一笑,“每天我即使工作了十个小时,也会留一个小时时间去运动,比如去跑步、游泳,5年来没吃过一口垃圾食品。”这是需要怎样的自律啊!中年人还如此自律,相信他做什么事不是精英也是翘楚。

生活不是安排,而是追求。眼前的约翰夫妇正是如此。由此我想,中国的中年人油腻现状,一方面是社会压力大,另一方面是否也与对自己的放弃有关?

就是中年也不认怂

在中国,中年是个认怂的年龄。讨好上司害怕失去工作,为儿女受苦受累,担心双亲入院治病,这些都是很现实与无奈的事情,所以,甘愿用尽余生一切的隐忍,只为了换取现世的一点安稳。

而在美国不是。我的邻居艾拉是位早出晚归的中年职业女性,在她身上看不出有一丝懈怠。一个周末,艾拉告诉我社区有个志愿者活动,问我愿不愿意参加,我愉快地答应了。

参加完社区活动,我和艾拉已成了好朋友。她比我大10岁,今年50岁。她告诉我说自己曾患有胃癌,在患癌之前,是位出租车司机。得病后,跟癌症搏斗了五年。病情控制后,又去学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如今在一家软件公司做中层经理。她与命运抗争,热爱生活,努力工作,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

在美国,这样的中年人车载斗量。2018年4月17日,我在电视中看到一则突发新闻,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1380航班起飞后不久发动机出现故障,造成一死七伤。事故中,整架飞机损毁严重,机长舒尔茨沉着应对险情,表现出极佳的心理素质,在只有一个发动机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顺利在费城实现紧急迫降。

随后,我了解到舒尔茨是位56岁的女性,她曾在空军服役多年,飞的是F/A-18战斗机,而在参军之前,她学的是生物学和综合农业。她能在关键时刻镇定自若,正是因为她经历过很多事情,有不同领域的综合经验,有能力处理复杂问题。

在美国,有很多这样经验极其丰富的高水平中年人,他们都在第一线工作,是各领域的精英,并且受到社会的尊重。

在中国,一般企事业招聘员工,通常写着要求35岁以下,注重的是所学专业,是否会运用各种专业软件,是否名牌大学毕业等等,这条线直接把经验丰富的中年人排除在外。

现在的中国经济崛起,大批年轻人冲锋陷阵在各个领域,中国未来充满希望。但最近的美国贸易战中,中国制造缺乏核心技术的弱点暴露出来,核心技术的研发应该是需要多年的坚守与磨砺,一方面说明中国在以前不是很注重这方面,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的中年人大部分失去了创造力。

有天,我去逛洛杉矶商场,排队付款时,前边有位代购的亚裔女士买了很多东西,大包小包的拎了不少,引来两个美国年轻人鄙夷的目光。我看了很扎心。这时,一位50多岁的美国中年男士低声对他俩说:“两位年轻的‘绅士,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简短的一句话,相当技巧,却又有分量,让两个年轻人尴尬地闭上了嘴。美国的中年人一般都比较理性看待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洞察力,看问题多维度思维,处理起来柔韧有度,说话很少带有情绪化和场面失控的现象。

如若是在中国遇到这种情形,或许中年人也是出于好心,想教育一下年轻人,但会倚老卖老,用说教方式处理,年轻人听得刺耳便会吵起来;也许中年人看不惯,但只在背后发牢骚,说世风日下,好像这个社会跟他没关系一样;还有大部分中年人就是隐忍者,装怂装傻,置若罔闻。

在中国,有些人遭遇到不公平,与人发生口角,便心怀恶意,发泄不满,对社会进行疯狂报复,这样的事例虽偶有发生,但让人痛心不已。一个法治文明的社会,离不开理性成熟的国民。理性成熟,离不开学习。约翰夫妇和我的邻居,他们人到中年,一直都在学习各种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人生技能和充盈内心精神世界。

在中国一些城市的书店里,无一例外面积缩小了一半,除了学生类书籍、工具书之外,几乎没有别的类型。更有甚者,在书店里设置游戏机,人声鼎沸,宛如菜市场。互联网风靡,纸质书没落,真是令人担忧。

油腻的中国中年人其实完全可以选择另一条积极的健康的生活之路。假装的现世安稳并不能让内心真正平静;一杯枸杞茶也并不能让人神清气爽,只能是一杯生活的麻醉剂。

当然,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是每个人的权利。

编辑杨晓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