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林月琴:从金寨到延安

时间:2024-06-18

林月琴

一   

我的家乡——安徽省金寨县南溪街,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那里鸡鸣听三省,交通闭塞,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广大农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由于阶级压迫深重,一九一九年,在燕子河爆发了自发的农民暴动。不久,父母便领着我和弟弟搬到南溪,在十字街口开了一家叫林广顺的杂货铺。

一九二四年,早期著名的共产党人蒋光慈回乡发展詹谷堂等人入党,从此我的家乡便有了党的组织。我父亲林维尹因到汉口贩货,也较早地接触到民主、科学的新思想。一九二七年左右,他入了党。于是,我们家便成了革命活动的一个据点。我弟弟林英仲是个哑巴,但识字,字写得比较工整。我父亲便常常让他写标语、刻钢板、印传单。爸爸让弟弟做这些,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他是个哑巴,能保住机密,万一被敌人抓去,不会有口供。每逢我弟弟搞刻字,我们都好奇地扒着窗户往里看,而我父亲总是把我们撵走,可这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

早在立夏节暴动前,我就在南溪明强小学读了一两年书,校长是詹谷堂。他对我们耐心地进行启蒙教育,讲革命道理,讲穷人为什么受苦,讲工友农友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讲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那时,学校中女生很少,女孩上学是件新鲜事。一些有封建思想的人对女生侧目而视,甚至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学校男女混杂,不成体统。詹校长和老师鼓励女生,要同封建思想作斗争,不要畏缩,不要气馁。在他们的鼓励下,我索性将自小就留起的大辫子剪掉了。在我们那里,自古以来就是姑娘梳辫子,已婚的妇女梳髻。我这一行动,打破了常规,含有向旧风俗挑战的意味。这在南溪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九二九年五月六日,立夏节暴动胜利后,陈绍禹的妹妹陈觉民在斑竹园办了一所女子学校。我和街上的几位姐妹都进了这所学校。它实际上是一个边讲边做的妇女运动讲习班。我们在陈觉民的带领下,投身于热火朝天的革命活动,动员妇女放脚、剪发,宣传破除迷信,废除封建旧礼教,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等。

这时,陈觉民又启发我们说,现在,我们只是获得初步解放,妇女要获得彻底的解放,必须要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因此,我们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在她的教育和影响下,我的阶级觉悟有了提高,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到成立苏维埃的时候,由于我搞宣传、剪辫子都走在前头,有的人便提名选我。一九三一年秋天,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要开办一个缝制军衣的兵工厂。组织上委托我带队,领了十几位同志(其中有七八名女同志)到达设在麻埠的兵工厂报到。工厂领导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红袖标,就算正式参军了。

以后,我的工作又多次调动,我曾在总工会举办的训练班学习过,在反帝大同盟做过宣传工作。一九三二年一月,我列席了党的鄂豫皖省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又被调到边区儿童局当局长。每次调动工作,我都愉快地服从分配,干起工作来感到有使不完的劲头。

二   

人生的道路并不都是康庄大道。在一九三二年下半年,随着革命出现曲折,我也碰到了坎坷。

这年秋天,由于张国焘积极推行王明的“左”倾一套,我的家庭成分错划为地主,其唯一的依据就是我家的杂货铺里雇了一名伙计。当时,我才18岁,也受了影响,被遣送到道区苏维埃,准备送去劳改。

这时,我同父亲也断了音讯。后来才听说,我离开家以后不久,他也参加了红军,在部队当司务长。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向川陕转移的途中,还有人看到过他,不过已经是被当作“改组派”的犯人,以后就杳无音讯了。我被送到道区苏维埃后不久,红军便开始由鄂豫皖苏区向平汉路以西转移。道区苏维埃让我回家自谋生路。这时,尽管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我受到了冤屈,但我仍然对党抱有信心。我坚信,事情迟早会弄清楚的。我已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怎么能后退?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不能半途而废,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回家去。我要革命,要繼续当红军!

这时,敌人的枪炮声已经越来越近了,漫山遍野都是扶老携幼、提包推车跑反的老百姓。我也卷在这股跑反的人流之中,跟着红军的队伍,向西、向西、再向西。

不久,我们有十几个妇女聚到了一起。各人的情况不尽相同,有掉队的红军战士,有被敌人冲散了的地方苏维埃工作人员,还有来投奔红军的童养媳。但大家心情都一样,就是要跟红军走,一步也不离开共产党。

于是,我们就紧紧地跟着一支部队。他们走,我们也走;他们休息,我们也休息。部队上的同志称我们为“跑反队”。我们跟了几天后,这支部队的一个干部来劝我们回去,说部队拖着这么个尾巴,不便于行动。我们就说:“让我们回去?回哪里?部队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还对他说:“我们可以帮着挑水,拾柴火,做饭,洗衣裳。”尽管我们磨破了嘴皮,但那干部说什么也不同意。这支队伍的战士大部分都对我们表示同情,但也有个别封建思想严重的人嘲笑我们,说我们是骡马上不了阵,不如趁早回家。我们生气地对他们说:“路又不是你们家的,为什么就兴你们走,不兴我们走?”

红军主力要行军打仗,我们这支“跑反队”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保卫自己。宿营时,我们睡在一起,并轮流放哨。我们这十几个人中胆量最大的是刘百兴,她个子很高,身体很棒,腰里别着一支不知从哪儿拣来的破驳壳枪,虽然没有子弹,却是我们这支队伍中唯一的一件武器。经过交谈,我知道她从小给人家当童养媳,喂猪、种地、挑水、推磨,凡是男人干的活,她都能干。尽管她干活是一把好手,但仍然受公婆虐待,于是跑出来要当红军。按她自己的说法,她是被棍棒打出来的毛丫头。可是她还未被编进部队,红军就转移了。于是,她就进了我们“跑反队”,并自告奋勇担任我们的警卫。她经常对我说:“碰到敌人,你就跟着我。”“行军时,你就跟着我走,就是掉队了,两个人还可以干,有这条枪就行!”

有她这么个膀大腰圆的同伴在我身边,也确实壮了我的胆子。不料,在从湖北到河南的路上,她的脚部负了伤。于是,我扶着她走,帮她换洗绷带。从部队上要到一些食物,我们便分着吃。我们相依为命,一直跟着红军的脚印走。

我们这支“跑反队”同部队一样,也经常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有一次,我们正在一个河滩上休息,敌机来了。防空号还没吹完,飞机就扔下了炸弹。我们连忙趴下,可炸弹掀起的土石,很快将我们埋住。飞机过后,我们都挣扎着从土里钻出来。

还有一次,在从河南到陕西的路上,我们正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行进。突然,后面的部队跑步上来了,连声招呼我们闪开。我们赶忙跳到路边的河里。一会儿,部队发出“散开,卧倒”的命令。战士们纷纷跳进沟里,我们也跟着卧倒。

不一会,听到战士们压低声音说:“骑兵!骑兵!”接着,便听到一阵像骤雨敲打屋瓦一般的马蹄声,我们心情顿时紧张起来。不一会,马蹄声又渐渐地远去,敌人的骑兵又从另一条路走了,真是受了一场惊吓。

经过这次事件,部队的同志感到拖着我们这个“尾巴”,确实有碍于作战;又同情我们的遭遇,他们也被我们坚决跟红军走的顽强的意志所感动,不忍心再撵我们了。部队派人通知我们,将所有跟着部队走的人编成大队和分队,选出负责人,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我被选为一个分队的负责人。

从此,部队打土豪、分粮食,也有了我们一份。行军出发、宿营,通信员就来通知。有时,还给我们分派一些洗绷带、缝补衣服、照顾伤员、帮伙房做饭等工作,男同志再也不喊我们“跑反队”了。

接着,我们陆续被分配到部队中去。我和刘百兴在宣传队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又被分配到医院。

当我们到达大巴山脚下时,已经是冬天了,可我们还穿着破旧的单衣。老乡们见我们这些衣衫褴褛的女红军要跟部队一道翻越大巴山,既惊奇,又同情。他们对我们说:“山顶可冷了,终年积雪。连后生都难爬,你们几个弱女子咋过得去。”有些老奶奶劝我们说:“你们留下吧!在我们这里找个婆家过日子。你们年纪轻,会干各种活,又识字,都是百里挑一的好女子,可以找一个好婆家。”

这样的劝告,一路上我听得多了。我想:如果我要给人家当媳妇,在南溪就行,又何必千里迢迢跑到大巴山来呢?我还没有出世,父亲就将我指腹为婚许配给人家了。正因为要反封建,我才走上革命的路,现在还能够去当一个遵守三从四德、成天围着锅台转的小媳妇吗?我们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建议。

我拄着一根棍子,和刘百兴相互搀扶着翻过风雪弥漫的大巴山,当来到山脚下时,两人快冻僵了,又掉队了。我们连忙拾来柴火,生起了一堆篝火。我被融融火焰烤得缓过了劲来,立即又感到饥饿难忍。两人的干粮袋里连一粒粮食也没有了,我们只好在周围野地里搜寻可吃的东西。

找来找去,只找到些已经出了芽的生土豆。我们也不懂得土豆生了芽有毒,就把它放在火上烤一烤,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当时,只是感到舌头发麻,过了一会便晕晕乎乎,人事不知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又苏醒过来。在早已熄灭了的篝火边,两人艰难地站起来,又互相搀扶着,去追赶部队……

我们经历了千辛万苦,辗转四年时间,最终到达延安。同我一起从南溪出来的姐妹有几十人,金寨全县,那就更多。至于沿途參加红军的女同志,更是成千上万,但幸存者寥若晨星。我的好朋友刘百兴在第三次过草地前调到了妇女独立团,就牺牲在草地上。

妇女工兵营的历程是悲壮的,她的大部分成员都英勇地牺牲在争取人民解放的战场上。我想,尽管她们在无数革命先烈中只占极少数,但是,她们的革命精神,她们在艰苦卓绝的征途中显示出的中国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来源:《红军女战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