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文/齐贤
倾听就是一种聪明
■文/齐贤
唯有善辨细微者,方为至聪至明。
闺蜜羽在微信里兴冲冲地呼我:“我周末要去合肥,但是估计没时间和你见面了。”
原来,她的一个90后小朋友和男朋友闹别扭了,打电话向她诉苦。那么,电话里说不清,她就决定坐高铁过来帮帮小朋友了。
她所说的“帮帮”其实就是听小朋友发发牢骚,倒倒苦水。
其时,正值合肥41度高温。她的热情让我感觉就像这天气,可以将对方融化。
羽的热心肠在朋友圈有口皆碑。只是,这样劳心烦神地来做一个倾听者,是不是有些不值得?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可是感情的事,还是只有自个儿最明白——起码,我是这么想的。
羽不这么想:“不管我能不能帮到她,起码,这时候,她很想跟我倾诉,说出来也许就好了。”
难得啊!当朋友圈圈走了真实的朋友之后,面对面可以倾诉的,简直是千金不换的奢侈品:知己。
毕竟,更多的人喜欢倾诉和表达,一股脑儿把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全倒出来,像是排毒了,一身轻松。而站在对面,能接得住这一通狂轰乱炸的,着实得是个有体力有精力有耐心有涵养的超人。于是,倾听者日渐稀缺。
《祝福》里,祥林嫂逢人就絮叨她的不幸,久而久之,可怜的她成了别人避之不及的扬声器;《大话西游》里,唐僧啰里啰嗦,天不怕地不怕的至尊宝都不得不求他别开口了……
或许倾诉只能是偶尔为之的小概率事件。
所以,现在的朋友聚会都被称为饭局。饭是前提,重点却是后面的局。因为是局,所以一定是有事相商,一定是有求于你。相比之下,羽同学穿越半个省来听你说,真的是集齐了宇宙洪荒之力。
巧得是,周末和大学室友聚餐,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席间,青大多微笑着听,不打断不抢话,遇到空档了慢条斯理地说几句。
青有感而发:“我现在挺喜欢听别人说话的,偶尔说上几句。有朋友说:‘别看你还没婚嫁,讲的话对我还挺受用!’”
几个好室友哈哈大笑:“没吃过猪肉,谁还没见过猪跑呀!”
话粗理不俗。不是所谓事业有成、婚姻美满的人才是最合适的倾听者。乐意去倾听的人,才是难能可贵的稀缺资源。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贵阳一名普通的46岁的乡村教师,学生们喊她“刘妈妈”。1997年她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这是不治之症,视力会逐渐下降直至失明。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她经历各种痛苦,却用心地生活和教学。
10年前,她几乎看不见了,于是,她选择做一名倾听者。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做心灵的抚慰者。而后,除了她的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成人慕名而来,向她倾诉。
失明的“刘妈妈”用耳朵倾听,听到了每一个真实的人生。
这让我想到了一群喜欢“暖聚”的朋友。每年1月初,来自四面八方不同行业的朋友聚到一起,只纯粹地做一件事:倾听。
没有计较和功利,没有炫耀和攀比,他们就这么老老实实地听别人的讲述,听别人的生活。这么放肆地让时间过去,换位思考。在倾听中,每个人安静了,成长了,丰富了。
闺蜜羽就告诉我,她在倾听那个90后小朋友诉苦时,自己的心是安静的、认真的、客观的,何尝不是一种休憩与释放呢?
古语云:“见日月不为目明,闻雷霆不为耳聪,唯有善辨细微者,方为至聪至明。”倾听,就是一种聪明。
(责编/邓琳琳)
E-mail:dllabc@sina.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