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全球“赛博格”增长,科幻照进普通人生活

时间:2024-06-18

罗拉

2022年,全球第一位真正的赛博格科学家彼得·斯科特·摩根去世,引发人们对“半机器人”的关注和讨论,很多人直观上认为,像彼得这样选择“第一个吃螃蟹”是极少数专业科学家才敢做的尝试。但2023年,对身体进行侵入性改造的普通人在全球不断增多,从芯片植入身体开车门、头顶天线识别颜色,到充电保持心跳、大脑安装神经元件调解情绪……科幻照进现实正变得普通化。那么,成为一名“赛博格”,会走向怎样的未来?

国外新鲜事:植入芯片改造身体正在成为新潮流 

试想一下,如果你突然被科学家告知,可以将身体的一部分改造成机械装置,你是否愿意接受自己成为一名半机器人? 英国科学家彼得·斯科特·摩根(Peter Scott Morgan)就将自己改造成了半机器人。

2017年,59岁的彼得被确诊为渐冻症,当时,医生宣告他活不过两年。彼得是一名機器人科学家,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利用自己对机器人技术及人工智能的研究,将逐渐枯萎的身体进行“升级”改造。2019年,彼得通过复杂的手术,将身体中因病枯萎的器官都替换成了机械装置,大脑的一部分也用上了机械神经,还创造了一个虚拟形象,宣告彼得2.0的诞生。

彼得算是全球第一位真正的赛博格。那么,“赛博格”到底是什么?喜欢看科幻故事的人可能对这个词并不陌生。赛博格的英文Cyborg是cybernetics(控制论)和organism(生物体、有机体)的结合,指结合了有机体与电子机器的生物,可以简单理解为人类和机器的融合体。

最近几年,这样的“改造进化”身体在全球逐渐增多。例如一位完全失明的加拿大男性,将自己改造成赛博格后,通过将拍摄的影像直接传送到脑内,从而重新“看见”世界;天生全色盲、只能看到黑白两色的英国艺术家尼尔·哈比森,在头骨内植入感应元件,通过脑袋上外露的天线来“听见”颜色。

像彼得一样改造成为赛博格的人多少还有点被动因素(生病或伤残),有一些人的改造则完全是主动“升级”,拓展自己的感官。比如尼尔·哈比森的一位艺术家朋友,就在双脚植入能够实时感知地球震动的元件,根据自己感知到的地球运动进行舞蹈。

现在,更多AI爱好者开始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侵入性改造”,将芯片植入身体,成为“初级赛博格”。据外媒报道,仅在瑞典,就有超过8000人在手掌、手臂等部位植入芯片,这些芯片中存有数据信息,他们只需挥一挥手,就可以轻松刷信用卡、乘火车、解锁家门、启动打印机等等。有一位美国女孩将特斯拉钥匙的外壳熔解后,取出内部的NFC芯片植入手臂,开车门、启动,用手轻轻一碰就可以完成。随后没多久,她又在手臂里植入一只可在夜间发亮的LED灯,成为自带照明功能的“发光超人”。

今年5月,埃隆·马斯克的公司宣布,已获得批准将脑机接口技术用于人体实验。人机结合的商业化时代已悄然来临,成为一名赛博格,不再是遥远的梦。

国内新鲜事:给大脑“安装开关”治疗抑郁症

2019年,沈阳的一位高中数学老师换上了我国第一批国产磁悬浮人工心脏。在那之前,患有扩张性心肌病的他经历了十七年的漫长挣扎,被医院下过好几次病危通知书。成功换上人工心脏三年后,他每天可以快走5公里,每两天骑行15公里。他给自己取名为王十七,并登上脱口秀大会讲述自己成为 “钢铁侠”的经历。

今年31岁的吴晓天,有16年被难治性抑郁症困扰。2022年,他参加了上海瑞金医院“脑机接口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项目,做了脑机接口手术。做完脑机接口的人是什么样的呢?在很多人想象中,可能是科幻片里演的那样,一个人的后脑勺上开着一个像路由器接口的巨洞,拿着很粗的插头插进去激活,画面充满惊悚。在吴晓天的抖音账号中,他发布视频介绍自己为“反抑郁战士”,镜头中的他长着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脑袋上并不见插口。他通过操作手机APP里的“开关”,作用到大脑和胸口里安装着的智能设备,白天把程序调到抗抑郁模式,即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下,他的大脑激素水平趋于正常,拥有正常的喜怒哀乐,能支持他开展工作、学习、社交、娱乐;夜晚睡觉前,将程序调回休息模式,情绪会重新低落下来,等待次日早晨的重启。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与我们随机擦肩而过的路人,就是一名“赛博格”。

新思考:赛博格会带我们走向何方? 

今年,随着AI的迅猛发展,关于人机融合的讨论在互联网上日益热烈,观点也呈现出多样化。

支持者引用彼得在其自传《彼得2.0》中的观点:“新人类,半生物学半人工智能,利用我们无限灵活的现实,成为我们选择成为的任何人或任何物。”

在吴晓天的抖音评论区,不只一位受疾病困扰的网友问“赛博格什么时候会推广普及”,毕竟,摆脱脆弱肉身的束缚,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未来有无限可能。

《寻求修复:人机合成的前沿故事》的作者说:“我觉得总有一天,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植入设备,如果我的朋友给孩子买了一条神经束,变得更加聪明,上更好的学校,我难道不会为自己的孩子也买一条吗?”

也曾有一位妈妈开玩笑表示:可不可以给我儿子大脑植入芯片,就像插入U盘一样,把知识给他一键传输进去,老母亲辅导作业实在太崩溃了。

这样的设想,在反对者看来,是充满危险的。在身体中植入智能化设备,可能会涉及到手术感染、隐私泄露或者被隔空控制、被技术奴役等等,无论哪一条都是恐怖的。

更有人提出质疑:被改造过的半机器人,还能算是人吗?如果他的精神和意识也被AI替换掉一部分,那这个人的灵魂还是原來的人吗?如同西方哲学中的“忒修斯之船”,不断替换掉腐坏的部件,等到所有部件都换完之后,它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无论如何,一个未知的世界已经掀开了一角。尽管人们对“赛博格”的观点各异,可一旦它开始商品化,距离普通人的生活就已经不再遥不可及。未来是会成为人人都能无限“进化”的美丽新世界,还是科技异化人类、奴役生活的废土朋克,还需要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女友》新鲜点评:

目前对赛博格的支持,主要集中在治疗顽固疾病、帮助残疾人重新开展正常生活等方面。当我们看到赛博格的新奇和“炫酷”时,请别忘记,科技是中性的,决定科技向善或者向恶的,是使用科技的人。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生病时想要“正常”,“正常”后或许会进一步想要完美。毕竟,以更轻松快捷的方式获取知识、技能、颜值甚至外在的一切,对很多人来说,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假如,改造身体变成人人都有条件去做的事,我们该如何界定“正常”的边界?别人将身高改造到了190cm,那天生170cm的人算不算残疾?别的孩子植入芯片后智商达到140,那原本天然智商100的孩子算不算残疾?别的孩子给大脑植入外挂考上了顶级名校,没有一条神经束的孩子是不是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样的“进化”会带我们走向何方?改造会带来什么样的并发症或后遗症,我们是否能承担得起?

至少在现阶段,我们不建议大家因为看起来新鲜或炫酷就去盲目跟风改造身体,导致自己或家人置于未知的风险之中。至于未来会怎样,让我们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审慎选择,每一个普通人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投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