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唐宋风韵

时间:2024-06-18

徐江

年初一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年中一部《长安十二时辰》都是“无中生有”的纯虚构,都是改编自流行小说的再创造,一为女人戏,一为男人戏,两部戏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而非帝王、名宦、富商等“吸睛”身份,却都能引发网络话题热议,这确实说明了内地的古装剧制作,正在达到或接近达到近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正午阳光团队自“瑯琊榜”系列后推出的古装新剧之一,与前作刻意模糊朝代不同,该剧虽然也模糊了皇帝的庙号和年号,可背景植入的朝代明显是北宋,风俗展示上所需的功夫,明显要比两部“瑯琊榜”更考验团队的古装戏功力。据说正午阳光另一部即将播出的古装戏《孤城闭》也是北宋戏,对于它怎么展示那个时代的气质,笔者也抱有很大的期待和好奇。

《长安十二时辰》除了烧脑,剧集中也有大量的风俗展示,唐诗影响力的普及、整个长安城消息的传递、灯会的繁华、刑罚的野蛮……甚至可以说,在推动剧情、调剂节奏层面,剧中的风俗元素起到了很大助力(比如黑人掌控的地下交易、著名歌伎的表演会导致城市封路等),风俗和剧情的紧密关系,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处理得更到位,也更深入。《长安十二时辰》的出现,对于近年正午阳光和郑晓龙等少数制作团队霸屏古装剧的局面,既是一种丰富,也是一种缓解,让观众看到了古装剧的良性竞争趋势。

内地的古装剧越来越讲究服装、道具,这是从几部清帝题材的正剧、《三国》以及以《甄嬛传》为首的后宫剧开始的,虚构剧里置景下了大功夫的则非正午阳光几部古装戏莫属。对世风、民俗元素的强化,则是从2019年的上述两部热剧正式开启的。近年来,总有人谈及内地影视“走出去”,一部影视作品真想走出去,文化含量究竟有多少,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毕竟如果单拼编故事,世界各地的编剧高手可是多了去了,凭什么只看中国影视?中国的风土、人情、悠久的历史,都是加分项目。

过去我们聊起内地古装影视,除了极个别作品,通常是没资格与其他小说放到一起谈论的(除改编原著的影视作品)。内地投资方和出品方,历来不是很强调影视的风俗展示功能,这也是这些作品被外界看轻的原因之一。

长久以来,我们的影视只提倡讲故事和设置人物个性冲突,缺少对剧中人生存环境的感性刻画,更无法呈现剧中情境下日常生活的滋味,这也使不少作品看起来显得“假”和“空”。古装剧,最难的不是剧情,而是要让人看了觉得“像”。身为当代人的演员,肯定不了解一百多年乃至一千多年前人们的日常举止,那么,怎么表现和营造这种“像”的感觉呢?首先是衣物、器皿、物件的仿制,其次就是日常礼仪(包括和现在大不一样的称谓和用语)和朝堂规制。唐宋风韵,不是光靠背诗和吟词塑造出来的,它需要尽可能多的常态细节填充,这些细节能让镜头所讲述的故事变得更加立体、可信。

好的故事总是一再被翻拍,但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它所刻画和传递的历史风貌,却不那么容易被复制。当所有情节都已成為公共记忆,镜头后的观众,会捎带着玩“寻找历史”的游戏。这也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等剧能一再吸引观众的地方。谁还真等着剧集去讲那些主人公的故事啊,不过是想跟着剧情,看看不同历史时期的风尚和民情罢了。这就像英国文学史上两大著名神探福尔摩斯和波洛,一再被搬上银幕和荧屏,可为什么人们最怀念的还是杰瑞米·布莱特的福尔摩斯剧集,以及最不像小说中波洛形象的彼得·乌斯迪诺夫主演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呢?因为那些剧集、那部电影里,藏着大英帝国不同时期的人文风貌。

近些年,许多历史剧观众偏爱追英剧,其实也是这个原因。美剧的特点是镜头和表演的电影化;日韩剧的特点是对家长里短的巧妙包容和情感的纯美表达;英剧的卖点则永远是历史和时代。后者的成功,对于内地古装剧和年代剧,既是激励,也是启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