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刘汉文
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研究所原所长。
李前宽导演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热爱,矢志不渝的艺术情怀,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探索精神,将永远鼓舞电影人奋发向上
8月12日,我国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前宽先生在浙江宁波逝世,享年80岁。《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媒体第一时间发了消息,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电影学院等机构的公众号发表了沉痛悼念李前宽导演的文章,众多业界人士也在朋友圈深切缅怀李前宽导演。
李前宽导演1959年至1964年在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学习,曾担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总导演。他与夫人肖桂云合作执导过《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等经典作品,对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笔者有幸见过李导演几次,他亲切的面容、爽朗的笑声,让人难以忘怀。从得知他逝世的消息到现在,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人们会如此怀念李前宽导演?
为国家、民族和历史创作的使命感
李前宽导演一生致力于电影创作,把镜头聚焦祖国和人民,运用视听艺术歌颂祖国,留下了《佩剑将军》《黄河之滨》《田野又是青纱帐》《开国大典》《决战之后》《重庆谈判》《七七事变》《金戈铁马》《世纪之梦》《星海》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其中,影响最广泛的应该是1989年上映的《开国大典》。当时电影界流行的是“探索片”热、“娱乐片”热。影评家于敏统计,1988年和1989年,全国生产故事片294部,其中片名带有“爱”“杀”“风流”“秘史”等字眼的娱乐片占6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李前宽导演坚持拍主旋律影片,推出《开国大典》,难能可贵。
《开国大典》的拍摄耗时7个月,摄制组转战12个省(区、市),动用了15万人次的群众演员,主要演员有130多个,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上映。导演在一篇文章中总结道:“我们是怀着上对老一辈革命家、下对我们的后代负责的精神来拍摄《开国大典》的。一种国家、民族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感,使我们不敢有一点懈怠,并成为我们尽快拍好此片的强大动力。”
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
李前宽导演的另一品格是对艺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开国大典》之前,已经有一些类似题材的主旋律影片与观众见面,如何突破人物塑造的藩篱,是非常考验导演功力的。影片众多人物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个人物塑造得如何,关系着全片的成败。该片在观念上,一改过去的“偶像化”表现,片中的毛泽东既是伟人,又是通情达理的有情感的普通人;蒋介石也由过去影视作品中脸谱式的“反动符号”,转变为有个性、有思想的真实历史人物。这样的改变也助力《开国大典》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
在此后的《决战之后》《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等影片中,都可以看到导演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越是严肃的历史题材影片,越要注重人物塑造,注重表现人物情感,努力拍得大气潇洒;同时,需要特别注意捕捉生动的细节,通过许许多多的闪光点,来刻画人性,增强影片的魅力。
以德为先的人格魅力
李前宽导演生前回忆起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学习经历时提到,北京电影学院章泯院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章泯院长说:“先贤为我们留下一句话叫‘德才兼备,为何把‘德放在‘才的前面,而非‘才德兼备?因为德比才更重要,你再有才而无德,那叫‘缺德,没有德再有才也得不到人民的尊重,也成就不了艺术家。”李前宽导演用他的作品、用他的生命践行着这句话。
除了电影创作,李前宽导演还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过不少贡献。他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2005年建成的中国电影博物馆,也是他联合多名电影艺术家向国家建议成立的。中国电影博物馆最早在1958年时就有过动议,后来几经波折,在李前宽导演的多方努力下,才最终建成。
李前宽导演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热爱,矢志不渝的艺术情怀,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探索精神,将永远鼓舞电影人奋发向上,为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拼搏不息。
深切緬怀李前宽导演!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