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佛系导演”刘江的团队管理智慧

时间:2024-06-18

祝媛莉

导演刘江的作品贯穿着明显的阳光、积极正能量。一部影视作品可以折射出背后团队的气场,他很自豪自己是与同样价值观的团队共同成长。

从“雇佣军”到出品人

入行15年,刘江深耕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了不少有口皆碑的作品,如《黎明之前》《媳妇的美好时代》《咱们结婚吧》《归去来》等。这些荧屏佳作背后,站着刘江与他的那支稳定的制作班底,包括执行导演、美术、剪辑师、录音师、摄影师、制片人等,与他一路走来,为剧作品质保驾护航。

“团队不是一下就组成的,是个常年淘汰、更新、重组的过程。”刘江团队中有的人员从他执导第一部电视剧便开始合作,如美术师余强,有的是与团队一起成长起来。

起初,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通过影视项目结合在一起,大家以“雇佣”关系与影视公司签约,共同完成一部作品。因合作默契、志同道合,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团队。《黎明之前》《媳妇的美好时代》等作品都是那个时期创作的。

这种“临时性”的雇佣合作关系一直维持到2011年,彼时,刘江依托个人品牌成立北京完美蓬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完美蓬瑞”),并加盟完美世界影视。如今,完美蓬瑞以影视剧投资、拍摄、制作、艺人经纪、发行推广为主营业务,刘江为公司法人、总经理。原来一些保持合作的团队成员进入了完美蓬瑞核心主创班子,负责影视剧策划、演艺经纪及项目发行、各类媒体推广和投放等。比如,刘江妻子王彤任公司副总经理,一直在刘江的影视作品制作中担任总制片人,罗汐为公司制作总监,在影视项目中担任制片人。这些人员主要负责项目前期开发以及宣发工作,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领工资,项目期领取项目佣金。

由于影视公司具有特殊性,影视项目的开发具有周期性和滞后性,摄影、美术、录音、执行导演、剪辑师等技术人员不可能与公司建立长期人事关系,长期合作的团队成员仍保持项目雇佣合作模式。当刘江的公司不拍戏时,他们可以到市场上参与其他影视项目。一旦刘江有戏开拍,提前和他们打招呼,在时间档期合适的情况下,他们就被召集回来。

从雇佣模式到自立门户,刘江团队的成员构成更加稳定,项目开发进入工业化流程,生产模式发生变化。过去与影视公司合作,刘江更多负责制作环节,有时会参与项目开发。如今,从项目立项、筹备、制作、发行、播出、宣传到项目结案都由刘江团队一手操刀。

身份的变化,也让刘江和他的团队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今,直接面向市场,团队也更加注重提升剧作品质,只有获得市场的认可才能够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刘江表示,现在自己基本不拿项目酬金,作为影视剧出品人,他是享受影视项目分红的人,团队也是直接的利润分享者,“这样一来,大家很心安,知道自己付出的劳动能获得多少收益。”

在这种模式下,公司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作品《咱们结婚吧》甫一问世就成为当年的“现象级”。

每个人争做补漏洞的人

刘江说,影视创作是个集体活儿,团队中每个人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只有经过多部门协作才能出一部作品。

执行导演苗盛為人热情,做事雷厉风行,既能带动现场情绪,也能控制好拍摄秩序,多年养成的默契为刘江现场拍摄省去很多麻烦;美术师余强是刘江北京电影学院的同学,通过环境气氛的营造辅助刘江的镜头语言;制片人罗汐从最细微的事情做起,跟着制片部门跑腿,之后当助理,再一点点积累经验到今天成为公司年轻的独立制片人……

这支团队合作多年,刘江认为,“大家能走到现在,因为我们都是一种人——特别认真的人。”

认真、严谨,也是团队成员对刘江导演风格的一致评价。出身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刘江对演员的表演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尤其对台词非常讲究。苗盛介绍,刘江的要求是剧中人物一定要讲人话,演员说台词时,他会一个字一个字地抠,甚至每个字的逻辑重音是轻读还是重读也要一一纠正。

刘江一向对作品艺术水准高标准严要求,在大多数剧组采用后期配音的市场行情下,他仍坚持影视同期声。录音师刘英豪评价,刘江是个懂“声音”的导演,将录音部门视为同形体表演,以及美术、服化道和摄影同样重要的位置。拍摄现场,刘江和刘英豪对声音的极致追求有着一致的“执拗”。

摄影师刘昶君是年轻的80后,从电影学院毕业后就跟着刘江拍戏。他介绍,刘江拍戏通常不会拍一条就过,至少拍三四条,最后他会将几条画面最满意的部分挑选剪辑出来,完成一场戏。

值得一提的是,每部电视剧的剪辑都由刘江亲自把控。剪辑师张大朴是刘江一手挖掘并培养起来的,他第一次参与电视剧剪辑就是刘江的《黎明之前》。他告诉《综艺报》,刘江对后期要求很高,每帧画面抠得非常细致。做电影《咱们结婚吧》后期剪辑时,刘江前后看了200多遍片子,一点点抠细节。

刘江在制作中的专业和严谨,也感染整个团队的创作氛围。在拍摄现场,团队成员都在扮演“找茬”的角色,比如墙上的日历时间是不是符合剧情设置,人物的造型是否穿帮……大家“以找毛病为乐”,就是要避免制作细节上的瑕疵和纰漏。

在刘江看来,拍一部电视剧,有时候就像驾驶一艘航船,船身不能有洞,你放过一个洞就会有第二个洞,洞多了,船就沉了。“只有大家劲往一块儿使,每个人争做补漏洞的人,做出来的才会是好作品。”

剧组的规矩

说话不紧不慢,总是笑呵呵——刘江是圈儿内出名的好脾气导演,再加上有些圆润的身材,被人称为“佛系导演”。

剧组拍摄间隙,刘江会给大家放音乐,说几句玩笑话调节氛围。私底下,他也会询问大家吃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洗澡水热不热这些生活制片操心的事儿。

“一定要在桌子上吃饭”是刘江剧组这些年来一直遵行的习惯。刘江要求剧组演职人员吃饭时,每人都要坐在凳子上,面前必须有张桌子。剧组常设厨房,会请专业厨师按照营养搭配每日更换菜谱,供应剧组人员餐食。

“我们希望剧组的演职人员都能以在这儿工作为荣,能舒服地工作,享受比外面更好的待遇,这才是愉快的创作过程。”刘江将这样的理念传达给制片人,罗汐就会尽力在生活上给大家做好服务工作,营造舒服的创作氛围。大家相处非常和谐,余强说,每次回到刘江的剧组,“像回家一样”。

然而,和气的刘江也有严厉的一面。有一次,剧组来了个新掌机,在拍摄某个镜头时让演员“借点视线”,一向好脾气的刘江当场发了脾气,把掌机臭骂了一顿。

影视剧摄制中,摄影师为了获得使自己舒服的拍摄视角,会让演员视线配合镜头,业内称为“借视线”。这种在剧组很常见的做法,刘江却是坚决杜绝的,尤其剧组有新人时,他更会当众立规矩,树正气。他认为,演员演戏的时候,是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摄影师跟演员“借视线”为了构图更舒服,但是演员表演起来就会很别扭,影响表演质感。刘江希望通过这些细节给演员最自由的创作空间。

刘江的剧组还有不少规定,甚至制定了严格的“反腐”政策,对于工作人员克扣、偷拿的行为,坚决“零容忍”。针对一些容易产生贪腐行为的岗位,如制片、美术和选角导演,剧组与之签订协议时,会明确注明,“一旦发生贪腐行为,公司有权报警。”

作为制片人,罗汐负责审核所有部门的预算情况,对剧组资金管理最为熟悉。他说,刘江的团队多年来养成了良好风气,“不该拿的东西一点一滴都不会拿,已经成为团队文化。”

“一个团队积极、正面、快乐的气场是能够透过镜头传递给观众的。”刘江说,如果团队阳光向上,就有可能出好作品;如果团队藏污纳垢,即使每个人都很有才华,拍出的影视剧结果也不会好。“你可以说这是风水,其实是科学。”

刘江认为,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爆款,很难百分之百预测出来,是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结果,“人和”正是刘江非常看重的剧组管理哲学。

顺应时势

过去十多年,王彤说,刘江的作品视角一直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咱们结婚吧》用轻喜剧的手法将剩女题材拍得新鲜有趣,接地气;《咱们相爱吧》通过不同价值观的人物样本展现当代青年男女形形色色的情感状态;《归去来》聚焦时代发展过程中的青年留学潮,借由海外留学家庭群体这一切面折射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明年要拍摄的《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将故事背景放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讲述巡查队员与知名摄影师救赎与自我救赎的故事,关注人的内心。

“当下,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这个市场,用符合当下审美的眼光生产内容。”王彤透露,年近50的刘江的创作力仍犀利、旺盛,源自他不断学习新鲜事物,了解当下市场。

刘江也说到,“创作者必须和市场对接,不能逆市场而行。”他谈到一个现象:刚入行时,电视台对电视剧长度没有要求,故事好看就行。随着电视剧行业越来越商业化,追求广告效益,电视剧越拍越长。如今,网络平台成为新的娱乐中心,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加上短视频的冲击,受众观剧习惯发生变化,越长的剧“弃剧率”越高,紧凑的故事受到欢迎。这也启发了刘江的创作,“我现在要调整思路了,下部剧的集数控制在40集左右。”

罗汐跟着团队成长,伴随影视产业发展变化,他的制作理念也在转变。“过去的制片思路是怎么省钱怎么来;现在,观众对影视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是朝着精益求精的方向生产,将钱更好地花在制作上,呈现更好的作品让观众喜爱,这些费用花得非常值得。”

完美蓬瑞除了精耕内容制作,也很注重影视剧营销。王彤说,现在影视剧宣传已经不能再走传统老路,要更加善用新媒体传播,充分与各种App、微博、微信平台定制跨界营销、商务合作。公司宣發团队在每部剧的宣传阶段,至少会制定3-5套营销方案。

影视产业的核心是人,培养发掘新生力量十分重要。王彤表示,年轻人的审美认知能够帮助更新拍摄制作理念。“导演一直在强调不要怕用年轻人,我们要敢于提拔他们,敢于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我们也建立了很好的试错机制,给他们进步的空间。看着年轻人在团队成长,对于公司来说,是件幸福的事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