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觉醒年代》给主旋律影视剧的成功启示

时间:2024-06-18

王 悦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 102600)

一、影视剧创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变化

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精神依据,文化强国建设又为中华民族振兴提供了前提与基础。***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影视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中国影视剧创作要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国民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高度自信,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民族血脉依靠文化的发展才能绵延不绝。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国门被西方列强强行破开,中华凝聚了五千年的文化精华随着国土的破碎惨遭蹂躏。中华民族在无数次反抗却仍未能摆脱压迫的挫折之下,对传承下来的五千年文明逐渐丧失信心,也进一步加重了文化危机。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以昂然之姿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抹华彩。借此时机,中华民族也开始重拾先前被打碎的文化自信,不断探索文化发展路径,竭尽全力挣脱文化自卑的枷锁。进入新时期,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个国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交流借鉴,我国文化自信的重建壮大之路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心,对建设文化强国以及在对外文化合作交流过程中免遭反噬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影视剧创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2]。从国内来看,国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些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并未实现与物质水平相匹配的发展。从现状来看,我国影视剧受众受韩流和好莱坞剧情模式的“洗脑”,沉溺于“洋文化”的爽感中无法自拔,而对中华民族绵延了五千年的文化精粹不闻不问。中国影视剧的一些创作者和生产者,在改革开放后投入市场经济大潮流,一味迎合受众的“洋口味”,缺乏坚定的文化自强之心,致使中国影视市场逐渐丧失文化自信。近几年,中国影视剧有文化自信回暖的可喜变化,如《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战狼》等主旋律电影,在满足大众口味的同时也宣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文化,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山海情》《大江大河》《觉醒年代》等影视剧更是个中翘楚。从国际上看,我国逐渐从“富起来”到“强起来”,逐步走向国际舞台,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也有了更足的底气。但事实上,在当今国际话语体系中,我国仍处于“西强东弱”的不利处境中,并没有获得与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我国的国际形象仍受西方国家的严重影响,以致遭受误解和非议。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之间存在一定落差,归根结底在于文化建设程度不够、民族文化自信心不强以及国际传播能力不足。

当前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诸多思想文化彼此激荡,文化软实力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影视创作需要从汇聚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出发,对内团结民心,对外传播声音,从而更好地完成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

二、《觉醒年代》的创作分析

《觉醒年代》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广电总局、优酷影视等单位联合出品的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全剧共43 集,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建立中国共产党为线索,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一群青年革命先锋为危难之际的祖国探索出路的奋斗故事。《觉醒年代》取材于中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其进行影像化处理,从而在观众心中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因而具有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

(一)从主题上:深挖精神内核,让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觉醒年代》取材于党史,并从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向观众呈现了革命先辈们用血肉谱写的壮阔青春史诗,让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该剧以“南陈北李”为主人公,跟随其人生轨迹,展现了从1915 年出版《新青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全过程。此外,为了更好地让观众感受到革命精神力量,创作者不惜用大量的生活细节来塑造一个个立体丰满的英雄人物形象。例如,在我们的印象中,陈独秀是不苟言笑的,但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落魄在外仍不卑不亢、路见不平出手相助、与友人把酒言欢、与邪恶势力顽强对抗、面对固执的孩子摆出大家长姿态、面对温柔贤惠的妻子情深意重的陈独秀。正是因为这些活生生的、和常人一样喜怒哀乐的人物形象,观众才能充分代入自身情感,在他破开难题时开心、遇到困难时揪心、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土时伤心。因此,陈独秀心怀天下的拳拳爱国之心、誓要为受难人民谋出路的坚定革命精神也就顺其自然地传递给屏幕前的观众了。

作为今年出彩的主旋律影视剧,《觉醒年代》成为人民群众了解党的历史、感受革命精神的文化载体,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党的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二)从创作上:更加贴近受众,以书写青春破题主旋律

《觉醒年代》以《新青年》杂志为主线,将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潮流串联起来,将故事主体聚焦于一群年轻人身上。在剧中设置的时间节点上,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正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其意图就在于贴近年轻受众的心理[3]。

以往的主旋律影视剧都是以宏大的叙事为主线,主要表现历史的全景性和英勇的英雄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主旋律作品的想象,也影响了创作者和观众的选择。要么就是板起面孔说教,历史有余而诗意不足,让人觉得毫无趣味可言;要么就是粗制滥造,篡改史实,用主旋律的外衣掩盖偶像恋爱剧的内核,毫无“精神营养和文化价值”可言。而《觉醒年代》打破了藩篱,创新了主旋律的创作方式,选取和年轻人趣味接近的书写角度,以书写英雄伟人的青春来破题主旋律,在制作和内涵上达到高度统一,成功打入年轻受众群体中,实现了口碑和热度的双丰收。

《觉醒年代》塑造了充满活力的新青年群体,不仅是陈独秀,还有与工人做朋友的李大钊、以笔杆为利剑的鲁迅,以及紧跟先辈脚步积极寻找救国之路的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些人物形象都在影片中鲜活而立。年轻受众对这样一群有梦想、有不足、受挫折也不言弃的年轻人更能有共情体验,也更能体会到今日的幸福生活是百年前同样年轻的先辈们舍弃小我、拥抱大我、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作为当代的年轻人,要在先辈们的精神理念照耀下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完成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而献上生命的热诚。

(三)从宣发上:利用全媒体,构建线上线下的情感共同体

《觉醒年代》的播出平台不仅有传统的电视频道,在央视频、优酷等网络平台也进行了同步播出,使受众不再受观看时间、地点的限制。此外,还在微博、抖音、b 站等多个渠道铺开宣传,对视频内容的解析及曝光提升了影片的话题度,不仅有效扩大了受众群体,而且还让不少年轻观众成为“自来水”,用年轻人的方式进行讲述,增强了影片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从而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话题热度。在传播过程中,《觉醒年代》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属性得以彰显,主旋律和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触及了受众,进而凝结成线上的情感共同体,并演化为线下的集体行动。这种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让观众不仅仅是影片文化价值内涵的接受者,更成为革命精神力量的参与者。利用全媒体构建起强大的情感共同体,使文化自信更全面、更广泛地得以提升,影视剧承载精神力量和文化价值的功能也充分体现了出来。

三、《觉醒年代》对影视剧创作的成功启示

《觉醒年代》所叙述的历史使今天的人们不仅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也更加了解在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个体意义所在。从影片中获取的强大精神力量,促使一代又一代人以文化自信为依靠,毅然投入祖国建设。不仅如此,《觉醒年代》的成功对于新时期影视剧创作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植根优秀文化,汲取精神力量

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影视作品的水之源、木之根,新时期的影视剧创作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从中汲取文化思想价值和精神力量,为大众呈现高品质的文艺作品,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全球文化交流与碰撞日趋频繁的新时期,一些心怀不轨的西方国家仍企图建立“一言堂”的世界,宣扬其价值观的普适性,妄图以之取代别国的价值观,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在此背景下,影视剧创作者更应在深刻理解了自身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影视创作,要相信我们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并从中不断汲取创作养分;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批判继承其中的优秀部分,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优势;不断探索中国文化中所蕴藏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影视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富含意识形态的影视文艺作品构建情感共同体;严守思想阵地,防止携带不良思想和扭曲价值观的国外影视剧毒害国民思想。

***总书记曾说:“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4]。”所以,新时代的影视作品必须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从中不断汲取养分进行创作,如此才能成为文化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二)创新叙事表达,关注受众需求

新时期的影视剧创作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受众需求,聆听观众的心声并给予回应,才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在主题选择、内容制作、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应尊重观众的审美需求,要根据受众的收看习惯和收看心理来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增强主旋律影视剧的吸引力,从而保证传播的广度、效度、深度,使观众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视剧作品所传达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增强受众黏性,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

新时期的影视剧创作还应创新叙事表达,在实现跨文化传播时要贴近观众的文化背景,只有符合受众思维逻辑和习惯的影视剧才能获得其理解与认可。就影视剧的选题和叙事内容而言,要避免重复滥造和歪曲雷同,杜绝以“娱乐至死”为信条创作出的俗套、空洞的影视剧作品。创作者要以文化自信为基石,着眼当代社会现状,弘扬主流价值观,努力提高创新叙事能力及文化表达能力。

(三)拓宽传播载体,扩展传播范围

新时期是全媒体的时代,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和全媒体渠道拓宽我国影视剧的传播范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现代互联网及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将地球连接为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传达到世界上的任何角落。

除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扩大传播范围之外,新时期的影视剧还应利用各种媒介渠道进行宣传与推广,充分整合媒体资源,加强传播效果。既可以利用新媒体环境下各大网络平台、自媒体平台传播信息的便捷性,实现网络端和移动端的一体整合宣发,也可以利用全媒体时代凸显出的“意见领袖”特点,打通内外渠道,通过“意见领袖”实现N 级传播,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最大限度地拓宽传播载体,扩展传播范围。

四、结语

主旋律影视剧创作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精神、现代文明的根源中挖掘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并将其运用到影视剧作品中,使中国影视剧担当起文化传承责任,不仅让国民能够挺起腰杆,更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与赞赏,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奔赴更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