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唐诗意
(南京市演艺集团 江苏 南京 210000)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扩大话剧舞台艺术的宣传范围,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戏曲表演形式,通常以茶楼戏曲、游行戏曲以及广场戏曲为主。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阶段,一度出现了话剧舞台艺术,但受到战争的影响,话剧舞台艺术又呈现出了历史性转变,并逐渐朝着基层区域延伸。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每一种类型的戏曲表演艺术来说,其都能够将我国传统优秀民间艺术元素进行融合。在这一发展阶段,戏曲在通常情况下以“即兴式”表演风格为主,并未形成自觉的形式。
在20 世纪40 年代,话剧舞台艺术逐渐具备民族化特征,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关注。大多数人认为在话剧发展过程中,通常需要以民族化为主要发展方向,从而为话剧艺术的传承奠定基础,使其能够朝着传统戏曲发展方向转化。在传统戏曲形式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断朝着民族化方向转变,所以也给话剧带来了直接影响。而话剧表演艺术尚未紧密结合底层人民生活,且两者之间并未建立紧密联系。大部分话剧在发展和传承阶段通常只是在形式方面有所改变,并且逐渐趋于民族化。其中,话剧中的动作和形式不仅显示出了我国戏曲文化的特点,在受到抗战宣传工作的影响时以及在话剧表演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彰显出话剧内容转变的重要性,使相关表演工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话剧内容的创新环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并未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深入探究新型表演艺术。
到了20 世纪50 年代时,我国话剧行业的变化相对较大。我国的话剧表演艺术在转型阶段融合了传统戏曲文化元素,并且彰显出了戏曲文化色彩,对传统话剧文化的不足进行弥补,并且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现阶段话剧表演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民族风格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其所突显的民族风格不够鲜明,这是由于大多数话剧艺术工作者尚未加强对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尚未充分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渗透在话剧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当中。
1.初期阶段的影响
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对话剧舞台艺术带来了巨大影响,并且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征。在初期阶段,我国传统戏曲的发展通常能够在表现形式上对话剧舞台艺术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话剧艺术在出现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处于早期阶段,所以话剧舞台艺术呈现出了一定的简易性,并且具备形式化特征,形成以“粗糙艺术”为主的评价。
例如在开展话剧表演活动的过程中,演员需要在初期上台阶段能够念诵场诗并及时报出自己的姓名。在中间的表演过程中,演员还会将部分表演形式穿插其中。对于早期的话剧表演形式来说,还会加入部分二黄演唱形式,在中国戏曲文化的启发下,逐步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话剧舞台艺术模式。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还融入了大量的戏曲元素。除此之外,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会以插科打诨的表演形式为主,将中国传统戏曲套路融入其中。然而,由于当时的话剧专业演员数量较少,所以在开展艺术演出活动时,部分戏曲演员也会共同参与。
2.转折阶段的影响
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在长达10 年的时间里,中国传统戏曲与话剧舞台艺术之间存在着明显区别。通过对话剧艺术与传统戏曲的发展状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呈现出相互背离的状态。在“五四运动”期间,相关学者对中国戏曲文化展开讨论,对部分话剧艺术元素进行抹除,从而导致话剧舞台艺术当中原本所包含的戏曲元素有所缩减。这一发展阶段对话剧和戏曲的发展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后者所受的影响更大。
话剧舞台艺术通常采用写实的方法,主要是由于受到了西方戏曲表演艺术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逐渐形成了写实类的表演方式。然而,大多数话剧演员由于在实际表演过程中,所吸纳的戏曲精神和戏曲内涵相对较多,所以在传承和应用阶段仍然会将部分传统戏曲元素应用于话剧舞台艺术表演过程中。在“五四运动”之后,由于部分知识分子留学归来,并将现实主义思想带回了国内,融入了中国话剧表演当中,使中国话剧表演艺术中彰显出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在这种不断尝试和轮番验证的过程中,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3.发展阶段的影响
随着话剧舞台艺术的转型,逐渐能够基于选择性形式,合理运用中国传统戏曲,进而形成了具有鲜明色彩的表演艺术形式。我国著名戏曲演员梅兰芳曾经到苏联等地进行演出,并且得到了西方观众的认可。话剧舞台艺术表演工作者逐渐加强了对传统戏曲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以局部形式为主,合理应用中国戏曲元素,通过对表演形式的创新来促进话剧表演的顺利实施。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地区话剧舞台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戏曲所带来的影响较为深刻。话剧舞台艺术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动作,并将戏曲形式融入了话剧舞台艺术中,以圆场、甩发、撩袍、抖袖为主,保持了话剧舞台艺术表演形式的多样性,并且能够模仿戏曲表演中的说话动作、人物情绪和神情表现,从而形成了新型话剧舞台艺术形式,实现了创新性和创造性的目标。另外,其还能够对戏曲中的部分道具予以整合,将其融入话剧舞台中,保证了表演形式的多样性。
4.成熟阶段的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数人民能够对话剧民族化发展主题进行讨论,从而为话剧表演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使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能够融入话剧表演艺术中,使中国传统戏曲在话剧舞台艺术的应用过程中呈现出了广泛化趋势。新中国成立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全面影响话剧舞台艺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戏曲能够更深入地渗透进话剧舞台艺术当中。
话剧舞台艺术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应用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在话剧舞台艺术表演形式中得以充分体现,还需要从中国传统戏曲当中提取出相应的精神内涵,并将此方面内容融入话剧舞台艺术中,彰显出中国传统戏曲的精神,从而形成整体化的戏曲构思和表演形式。为此,其还需要对话剧演员提出明确的要求,即在前期准备阶段积极学习传统戏曲,从中国传统戏曲的语言、肢体以及动作等各方面入手,保障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同时还应在话剧舞台艺术当中,确保传统戏曲能够得到全面渗透,并对话剧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积极作用。
由于哲学理念具有丰富性并且包括了多方面的精神力量,能够彰显出中国哲学学科的艺术体系,因而可以将其渗透进各项艺术表演以及发展项目中,发挥出中国哲学的指导效用,对中国传统戏曲和话剧舞台艺术带来直接影响。中国传统戏曲在长期发展和演变阶段对话剧舞台艺术带来了直接影响,并且影响具有多面性,不仅在形式方面具备相应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促进话剧舞台艺术表演方式的转变,其形式和表演方法都逐渐朝着神韵方向进行改变,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之间建立起了紧密联系。由于受到了中国传统戏曲精神的影响,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彰显出艺术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并且还包含了中国哲学精神,在视觉方面为观众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享受,并且从心理和情感方面入手,优化观众的体验感,使情感和审美能够实现高度统一。
在我国哲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其所经历的发展阶段较多,哲学思想和哲学理论各不相同。对于不同阶段的哲学思想来说,虽然侧重点具有差异性,但尚未改变“三教合一”的发展现状。对于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来说,由于其所追求的价值相同,因而彰显出了思想的和谐性。对于上述哲学思想来说,其在追求艺术化哲学体系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保障审美与神韵之间的完美契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支持。
对于话剧来说,虽然属于外来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与我国传统文化不完全符合,但为了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并形成稳定、广泛的受众群体,无论是曲艺形式还是文化艺术都需要建立在特有的文化体系当中,确保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能够渗透其中。在艺术行业发展过程中,保障话剧舞台艺术发展的稳定性需要在发展话剧艺术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接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全面学习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精髓,将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渗透进话剧舞台艺术中,从而及时转变传统审美观念。在话剧舞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阶段,由于受到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所带来的直接影响,表演者需要对相近的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全面学习,对艺术、哲学等理念进行转变,确保审美观念和艺术哲学都能够满足地域文化方面的需求,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间保持一致,确保外来的话剧舞台艺术能够借助中国传统戏曲元素,更好地融入本土文化体系中。
中国戏曲艺术在表演过程中通常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并且以线条、色彩、动作、声音四个方面为主,以此来保障表演形式的规范性。话剧舞台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与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相融合,只有在符合我国文化体系的情况下,才能够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并在艺术行业中占据一定的发展优势,突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作用,保障话剧舞台艺术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一致性。通过形式美的塑造对作品中的情感予以传递,中国戏曲文化在形式方面有着丰富的情感色彩,积淀了浓厚的人物情感,能够确保民族审美的独特性。
在话剧舞台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戏曲文化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因而呈现出了阶段性特征。对于传统表演艺术来说,其在初期阶段并未得到广泛传播,是由于缺乏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研究和探索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规划地整合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并将其融入话剧表演艺术体系中,使话剧舞台艺术能够与我国文化体系保持一致,进而为话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