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化情感表现

时间:2024-06-18

陈亚捷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一、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化情感的含义

一般来说,提到“个性”这个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人的性格,但在声乐演唱中,“个性”不仅是一种心理特征,而且是对音乐作品的一种诠释。不同词曲作者的性格不同,因而其创作的作品也带有独特的“个性”。不同的演唱者具有不同的“个性”,其作品也彰显出不同的音乐魅力。作为演唱者,想要表达出词曲作者的“个性”,便要在了解词曲作者的同时加入自己的“个性”,然后演绎作品。

人们用不同的乐器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比如,贝多芬善用钢琴进行演奏,通过钢琴的音色来表达自己悲惨的过往和对现实的不满;维瓦尔第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小提琴成就了他在音乐艺术史上的地位。还有很多音乐家通过不同的音乐表演方式向世人传递自己“个性”化的情感。

声乐表演打开了人们音乐艺术欣赏的另一扇大门。当词曲作家将自己的情感谱成乐曲后,他们需要有丰富经验和文化底蕴的演唱者来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诠释,这也就是所谓的二度创作。好的二度创作才能准确展现词曲作者的内心世界。受不同风俗、历史背景的影响,不同国家的音乐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比如,西方国家歌唱家善于运用美声唱法来进行声乐表演,如歌剧《图兰朵》中的经典选段《今夜无人入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歌唱家大多会以民族唱法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音乐特色,例如,江苏民歌《茉莉花》。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当下的音乐艺术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样,演唱者也应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歌唱家们也会拥有更多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演唱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带着他们全新的灵感,进行二度创作。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音乐文化具有独特性。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民族音乐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在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也在不断摸索前进。在保留我国民族音乐的同时加入现代音乐元素,这成为当下新型的民族音乐形式。另一方面,我们在培养优秀的歌唱家时也越来越注意对其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这些都与中国文化中的艺术个性是分不开的。

二、声乐表演中个性表现的内容

(一)融入作品构思

想要把作品表达得尽善尽美,一定要有一名好的演唱者对作品进行全方位诠释。好的演唱者不仅有专业的技巧,而且能全面了解作品内部结构及词曲作者的思想意图,这样才能由内而外地激发听者的感知,让听者和演唱者及创作者达到感知统一的状态,才能让作品深入人心,引起共鸣。相反,如果演唱者只注重专业技巧的展示而忽略了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即便是再好的作品也很难让听众有如遇佳音的感受。所以,演唱者要想表演好一部作品,必须了解作者想要表述的内容并与之契合,才能真真正正将好的作品带给听众。

(二)歌唱的方法

声乐教育家沈湘曾经说过:“每个人的歌唱乐器有自己生理上的特点,唱出来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质音色。要用歌唱乐器来歌唱,就要学会重新制造它、理解它、使用它、爱护它,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歌唱乐器的最好功能,保持它的持久耐用,唱得动听、感人,这就要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专业的演唱者一般会准确了解自己的嗓音条件,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演出的过程中做到运筹帷幄、收放自如,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用自身的艺术魅力打动欣赏者。

(三)演唱的技巧

歌唱家看上去外表光鲜亮丽,但其背后的努力却是不为人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不是没有来由的。在声乐表演中,只有空洞的情感表白是没用的,演唱者必须依靠专业的演唱技巧,才能展现好的作品。一部好的声乐作品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例如,演唱过程中节奏的把控、音准的矫正、发声的方式、情感的共鸣等,都需要演唱者在专业技巧的基础之上实现。没有专业的演唱技巧和深厚的功底,演唱者无法演绎好一首音乐作品,也无法带给听众美好的感受。

(四)作品情感的塑造

音乐是付诸人的听觉从而体现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艺术上的情感是无法虚拟和编造的,词曲作者通过创作来反映心底最真实的情感寄托。一名优秀的歌唱家对自己所演唱的音乐作品一定要感同身受,通过对作品的理解,使自身融入作品中,从而让自己在表演时将个人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唱歌不仅是技术的展现,它和个人的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所以演唱者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三、以陕北民歌《兰花花》为例

(一)作品背景

陕北传统民歌被称为“信天游”,而《兰花花》这部作品是陕北民歌代表作品之一,歌曲表现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兰花花”。这位姑娘聪明、美丽、善良、能干,但是被强行嫁给一个“好像一座坟”的周家男子。兰花花并没有被现实打败,她为了自己的幸福,就算拼上性命,也宁死不从。这首歌体现了她坚决反抗封建礼教的自由思想。

(二)演唱方式

民族唱法的咬字可以分为“出声、引长、归韵”,“出声”就是按照正确口形把声母咬准确才能发出好的声音。“引长”就是按照口形延长音量,把声音放出来。在歌唱过程中,因为歌曲的曲式、节奏、速度、风格特点不同,演唱者的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三)演唱技巧

这部作品一开始(一、二段)就用高音起调,突出人物。三、四段由G 调转入C 调,整个音乐的基调下调,速度变慢,演唱者的情绪也从最初的愤怒转为无奈和悲痛。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我们从音乐中也能听到女主人公的哭诉。五、六段表现强烈反抗的情绪,女主人公从低沉、忧伤、无奈的情感中挣脱,转变为勇敢而坚强的女性。第七段描写了兰花花出逃时的情景,紧拉慢唱,情绪紧张迂回而热烈。最后转回G 调,完美诠释了逃婚成功的兰花花无比激动的心情。

(四)情感处理

《兰花花》这部作品的旋律节奏曲折婉转,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吐字应该干净有力、抑扬顿挫、细腻委婉。声乐表演不仅仅是艺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与专业的结合体,在歌唱艺术中,专业的声乐技巧离不开对作品情感的诠释,而情感也需要专业技巧的承载,只有这样,演唱者才能演绎一部完美的作品。

此作品改编自民间故事,歌曲讲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惨命运,兰花花只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笔者根据情感的变化将这部作品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并逐一展开分析。

作品第一段歌词“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爱死个人”以及“一十三省的女儿呦,数上那个兰花花好”主要介绍女主人公兰花花的人设,着重体现对女主人公的赞美,但又为她此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演唱者在演唱这一段时情绪是喜悦的,轻快的。用激昂的情绪来体现女主人公在被迫出嫁之前的整体状态是非常好的,这与之后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第二段中,作品的基调发生了改变,与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之后的乐段速度变慢,这说明女主人公的命运要出现变化。演唱者的情绪也要进行调整,用相对低沉的声音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命运转变。同时,歌词中出现了“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周家”。这也说明女主人公有自己心爱的人,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她无法与之在一起,而变得愤怒、伤感。

第三段的歌词用到了“我”这个字,说明词作者将自己深深地带入了兰花花的身份并进行创作。“你早早的死,前晌你死完,后晌我兰花花走。”这句歌词不仅是兰花花对周家的咒骂,更是对封建礼教的咒骂。后半部分,伴奏声音很急促,这也说明演唱者用自己的情感表达着愤恨与无奈,将自己与女主人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第四段间奏中的情绪发生了转变,音乐开始变得舒缓,并且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这时,演唱者的情绪也需要转变,由无奈、沉痛、悲愤的情绪转变为轻松、美好、憧憬的感觉,以此来表达女主人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演唱者通过以上几种情绪的转变,完成了对故事情节的整体叙述。在这部作品中,情绪的转变对于演唱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演唱者应该认真研究歌曲中情节的变化和情感的转变,从而更完美地诠释这首作品的真实情感。

四、声乐演唱中个性化情感特征的意义

音乐艺术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艺术作品大多是绚丽多彩的。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讲,追求个性化艺术生活的品质,就要求艺术家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让我们在不同的作品中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感受。在表演中将个性化的特点融入作品中是艺术家能力的体现。演唱者在表演中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将自己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能形成独具风格的表演形式。

五、结语

好的作品不仅仅是词曲作者内心的感慨,更是演唱者内心的诉说。当好的词曲作者与好的演唱者相遇,产生的化学反应就是艺术。演唱者要根据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去思考作品,然后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和魅力。作为一名演唱者,对自己演唱的每一部作品都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才能表现出作品蕴含的情感,从而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歌唱家所擅长的声乐表演方式也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个性化”。但任何一位歌唱家或词曲作者,想要有一番作为,就必须潜心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展现“个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