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梆子戏曲的表演艺术研究

时间:2024-06-18

李亚军

(安徽省宿州市梆子剧团 安徽 宿州 234000)

泗州戏在安徽省属于传统戏剧艺术,原名为“拉魂腔”,距今历史有两百多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群众基础,其旋律动听、唱腔优美、与皖北地区民俗民风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文化特征,2006 年列入首批国家非遗文化名录。梆子戏是泗州戏发展的基础,通过研究梆子戏曲的艺术特点可为泗州戏发展给予支持。基于此,为使传统戏曲能在新时代稳健发展研究梆子戏曲表演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梆子戏与泗州戏概述

(一)梆子戏

梆子戏起源于陕西,因陕西古属秦地,所以又称为秦腔,陕西自古民风豪迈,造就秦腔高亢的表演基调,善于诠释悲愤、雄壮的情绪,秦腔演绎忠奸斗争的传统剧目较多,同时秦腔中还有许多活泼、诙谐且充满生活气息的剧目。有些人认为梆子戏前身为吹腔,又称为西秦腔或陇东调,最早此腔剧在山西、陕西交界的同州(今大荔县)、蒲州(今永济县)流行。王依群(陕西学者)从音乐角度出发针对秦腔板式及陕西关中过去流行的“劝善调”“善人”基本唱法进行分析对比,认为秦腔唱调大概从“劝善调”一类的说唱音乐演变而来。另有学者从音乐形式及内容角度出发对诸多民间戏曲关联进行分析,论证明代“词话”七字唱词与秦腔剧本有诸多关联,说明说唱词话是秦腔,即梆子戏的前身。黄河两岸是梆子戏形成地,亦是梆子戏传播根据地,使梆子戏得以从蒲州、同州流入滇、川、豫、晋等地区,并与地方音乐、方言、民俗传统等文化融合在一起,逐步形成中路梆子(晋剧)、河北梆子、河南梆子(豫剧)等剧种,梆子戏传入云南及四川分别演化出“丝弦戏”“弹戏”。

梆子戏表演艺术演变过程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保留单声腔剧种表演传统,如秦腔、同州梆子、汉调桄桄、中路梆子、章丘梆子、山东梆子、老调梆子等;二是在表演中融入其他声腔,演变为多声腔、双声腔剧种,如莱芜梆子、绍剧、上党梆子等;三是在某种剧中独立存在,仍沿用传统戏曲表演形式,如“弹戏”“丝弦腔”等;四是与其他声腔融合,同时保留梆子戏表演因素,如皮簧腔系中的襄阳腔(又称西皮腔、北路、梆子等),曲调变化较大,主要伴奏乐器为胡琴。

(二)泗州戏

泗州戏是安徽一带的传统戏剧,与黄梅戏、徽剧、庐剧并称为四大安徽优秀剧种,此剧传统大戏超八十个,折戏、小戏有六十多种,代表作有《大花园》《樊梨花点兵》《杨八姐救兄》等。泗州戏具有唱腔随意的特点,演员可根据个人嗓音及表演能力随意发挥,这正是此剧又名“怡心调”的原因之一。男腔高亢嘹亮、粗犷豪放,女腔动人魂魄、明丽泼辣。伴奏多为土琵琶,以三弦、笛子、高胡、二胡、笙等为辅,还用打击乐伴奏。对泗州戏历史渊源的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此戏在苏北海州一带发源,其演变基础为当地民间曲调,如“太平歌”“猎户腔”等,后传入泗州并融入当地民间艺术表演基因,成为“拉魂腔”泗州戏,上世纪20 年代泗州戏成立班社演出并走进城市。

二、梆子戏曲表演特点

(一)板腔特点

梆子戏在我国四大声腔系统中是留存剧目最多、流传最广的戏曲。从音乐结构形式角度来讲,戏曲主要分为板式变化结构、曲牌联套结构两个基本类型,前者又名“板腔体”,梆子腔就属于此种声腔结构,其表演基础为一首乐曲,运用各类节拍(板式)助乐曲变奏发展,基于单曲体结构形式完成戏曲表演任务。板式音乐基本结构单位为上下句,可用上下句发展出独立乐曲,亦可用多个上下句构成一段乐曲,上下句组织形式灵活,如《苍娃救兄》《春风化雨》等均有此特点。板式音乐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衬字使用自由,能灵活使用原板、散板、流水、摇板、慢板等节拍,有效增强节奏的戏剧性。节奏对板腔体剧种戏剧矛盾的展现、音乐形象的刻画、人物情感的表达等方面带来极大影响,以《春风化雨》为例,根据剧情需要变换节奏,展现出安徽省砀山县身残志坚贫困户李娟的人物形象,与全剧扶贫攻坚主旨相契合,达到运用节奏表达戏剧中心思想的目的。

(二)唱腔结构特点

高腔、昆腔等均以曲牌为基本结构单位,此结构为“曲牌体”,梆子戏诞生后其基本结构单位为一对上下句,继而形成“板腔体”,两个句子字数通常一样,以七字、十字为主,例如《卷席筒》部分段落为十字句,如“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我受尽饥饿煎熬”,还有部分段落为七字句,如“跪在坟前叫老伯,我再哭你一百声”等,上下句落音明显,一般情况下上句落音在调式中不稳定的音上,下句落音点为主音。梆子戏表演唱腔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唱人物,以《卷席筒》为例,通过唱腔的灵活驾驭将苍娃、曹保山、张氏等人物性格区别开来,苍娃正直的人物形象依托唱腔走进观众的内心世界,不由自主关注着苍娃的命运,继而达到增强梆子戏表演共鸣性的目的;二是唱感情,要精准表达喜怒哀乐,使人物塑造既在程式之中又有亮眼之处,以《卷席筒》中苍娃到刑部衙门找寻兄嫂结果遇到钱有理并挨打收监这一段为例,表演者要进入到苍娃此刻狼狈的情境中,在响起凄凉哀怨的旋律时含泪演唱,凸显苍娃内心的酸楚;三是唱韵味,梆子戏表演韵味体现在节奏、音准、咬字发音、行腔用气等方面,需在保障唱腔“好听”的基础上确保其“耐听”,给听众带来回味无穷之感。以《卷席筒》中重伤的苍娃被老禁卒搭救躲过暗害逃出监牢这一段表演为例,演员在唱“老伯你……我的老伯呀!”这段时,既要流露出激动、感恩之情,又要注意控制演唱速度,保证高音处咬字清楚,将人物的情感及唱词内容送到观众耳畔,有效感染观众,优化梆子戏舞台表演效果。

(三)表演艺术特点

梆子戏表演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乡土风情。梆子戏与民俗民风关系紧密,无论是经典大戏《卷席筒》,还是以脱贫攻坚为基调的《春风化雨》,均把社会现状、人民生活、时代背景与戏曲表演融合在一起,使戏曲得以成为人们与生活乃至自己对话的媒介;二是朴实奔放。梆子戏在朴实无华处动人,以泗州戏《万家灯火》为例,此剧情景交融、扣人心弦、主题鲜明,在平凡的场景及故事中生动讲述夫妻情、父子情、同事情、师生情,向观众展现新时代工人力量;三是刚柔并济。方言是梆子戏艺术表演的亮点,安徽梆子戏唱词不仅有当地方言的委婉缠绵,还有北方语言的豪迈之感,使之人物塑造能力更强,以泗州戏《蜀汉之殇》为例,梆子戏曲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生动塑造了佞臣、黄皓、刘禅、邓艾等人物形象,客观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原貌,继而提高泗州戏表演艺术性。

三、梆子戏曲表演艺术发展路径

(一)唱响时代旋律

《春风化雨》是2017 年以安徽省砀山县贫困户李娟为原型创作而来的梆子戏,全剧分为六场,包括精准识别、扶贫扶志、情满乡村等,讲述林虹响应号召深入基层担任小湾村第一书记并用情用心、因村因户施策带领民众脱贫的感人故事。此剧可以说是新时代国家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缩影,加之梆子戏民众基础扎实、情感质朴真挚、旋律简单流畅,使观众能透过戏曲表演领悟党政思想,凸显梆子戏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功能作用。梆子戏扎根土地,是生长在人民生活中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基于此梆子戏需唱响时代旋律,从时代精神中获取更多艺术创作及表演养分,使梆子戏能在新时代充满活力。

(二)保留艺术风格

通过对《蜀汉之殇》进行分析可知,其虽然在舞台灯光、服装造型等方面有所创新,但并未舍去泗州戏的艺术特点,其彰显地域文化特征,充满皖北民俗气息;女演员在走旋风式、四台角时犹如出水芙蓉、风摆杨柳,舞姿极其优美,在《蜀汉之殇》中泗州戏三合手、整鬓、十字转身、下场步等身段步伐应用到位;在戏曲设计上还为表演者留有发挥创造空间,保留其“怡心调”的特性,使泗州戏艺术表现力得以增强。基于此,在发展梆子戏、泗州戏等传统剧种的过程中需保留艺术风格,展现独特艺术魅力,传承戏曲基因,使艺术表演既有创造力又具程式化,以免梆子戏曲在发展中“走样”,继而为梆子戏曲表演艺术传承与创新指明方向。

(三)加强宣传推广

与其他的传统剧种有着相同的境遇,梆子戏虽流传范围广且影响较大,但依然面临着学的人越来越少的窘境,这给梆子戏表演艺术发展带来阻力。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做好梆子戏、泗州戏等传统剧种的宣传推广工作,在此基础上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学习、研究、传承梆子戏曲。陕西电视台推出《大秦腔》栏目,邀请秦腔名家对《卷席筒》表演进行赏评,这为梆子戏表演艺术发展提供新平台,同时可拓宽梆子戏宣传推广的渠道。《蜀汉之殇》作为历史新编泗州戏是安徽省挖掘本土文化发展价值的有效举措,在基于文化引领的发展模式中肩负宣传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将泗州戏转换为安徽的名片,为商旅、文旅、农旅融合发展作出贡献。在宣传推广梆子戏曲的过程中还需发挥专业院校的积极作用,引导更多人才在梆子戏领域深耕,将时代脉动与传统戏曲关联在一起,通过系统性专业化的学习训练提升梆子戏艺术表演水平,继而在梆子戏曲发展中提供人才保障性条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梆子戏在我国戏曲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为使梆子戏艺术表演效果更优,需探寻其传承与发展的途径,使梆子戏曲可与新时代主旋律融合在一起,凸显该剧种民风淳朴、生活气息浓厚、民众基础扎实等特点,还需保留梆子戏的艺术风格,确保剧目创编与艺术表演“不走样”,在此基础上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更多人了解、研究、学习、表演梆子戏曲,继而落实梆子戏曲表演艺术与时俱进的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