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24-06-18

张力宁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64)

分析人物形象是理解作品意义的关键,也是挖掘作品深层含义的基础。在《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结合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通过暗喻、暗示的手段描绘了许多社会现象,分析人物形象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经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段以及方式,旨在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

一、唐僧人物形象分析

唐僧的原型即我国唐朝著名的玄奘法师,他俗名叫陈祎,是河南洛阳人。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是如来座下二弟子金蝉子的转世之人,之前因为没有认真对待如来佛祖说法,触怒了佛祖,被贬凡间。唐僧受观音指点,去西天求取“三藏真经”以普度众生,这也是他戴罪立功,重回西天的过程。因为唐僧的目的是“三藏真经”,所以唐僧还被称为唐三藏。

唐僧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整个故事也是因他而起。在其尚是金蝉子之时,便因为轻慢佛法犯下过错,被贬凡间,这足以说明他与别的仙佛的不同之处。对传统以及权威的怠慢和轻视是金蝉子被贬的根本原因,然而在其投胎转世之后,这种特点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呈现。首先,金蝉子对于佛教的规矩并不在意,否则也不会犯下过错导致被贬,而唐僧谨遵佛教中的各种规矩。其次,金蝉子对权威保持着轻慢的态度,从他与佛祖的争论中便可看出这一点,而唐僧无论是在长安对帝王、观音,在路上对各位神仙、国王,还是在西天面对菩萨、佛祖,都毕恭毕敬,他对于身份地位高于他的人有着无限的敬意。最后,唐僧是整个西天取经路上需要保护的对象,也是诸多磨难的起因,他明知道自己在看妖识妖、降妖除魔方面并不擅长,还往往因为固执己见增加取经的难度(如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金蝉子的叛逆在其转世之后有所改变,其个性特点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守规矩、知理法、易操控的“唐僧”。这是唐僧形象的特点之一。

而作为《西游记》的主角,唐僧身上同样有着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首先,他具有慈悲之心。唐僧求取真经的目的是解救众生,助天下百姓脱离苦海。唐僧是长安知名的法师,但是在观音幻化的乞丐的引导下,他听说西方有大乘佛法可以普度众生,明知路途遥远,九死一生,他仍愿意放弃现有一切去往西天取经,这是其慈悲以及佛家责任感的体现。其次,唐僧对荣华富贵、权力以及人世间的各种欲望有着强大的抵抗能力。唐僧为了取经,舍弃长安的一切;在一路上,许多国王许他荣华富贵,他未曾心动;在女儿国,国王以身相许,唐僧也默然离去。这是他佛心稳固的体现。最后,唐僧是整个取经团队的领导者,虽然他迂腐、固执,但是在明白自己的错误时也总能及时承担责任,改正错误。在西天取经过程中,唐僧帮助徒弟们修成正果。在取经团队中,唐僧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唐僧有着凡夫俗子的弱点,也有着得道之人的心性,在取经过程中,虽然唐僧是大部分磨难的导火索,但也是改正其他取经人性格缺点的好师父。

二、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

孙悟空无疑是整部《西游记》中人气最高的角色,他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降妖除魔,腾云驾雾,其身上特有的叛逆精神是英雄主义的极端体现。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核心精神的展现主体,他坚强自立、机智勇敢、不畏权威、不怕险阻。在小说前期,吴承恩极力将孙悟空描写成一个敢于斗争、敢于反抗的人道主义斗士。在我国的文学艺术领域,对孙悟空艺术形象的再创作非常多,足以证明其人格魅力之大。此外,孙悟空这一形象也暗喻着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某些政治事件,他是作者借小说反思现实的关键人物。

(一)孙悟空人物形象的积极方面

首先,孙悟空是一个反抗者,其身上展现着对权威的蔑视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因为目睹了山中猴子的生死景象,石猴不满于自己被生死桎梏,决心出海学仙法,以求长生不老;被赐名孙悟空,习得本领之后,他大闹地府、龙宫,甚至打上天庭,在佛祖、玉帝面前仍不改作风。这种种事件都表明孙悟空是一个不受束缚、渴望自由的反抗者。孙悟空的形象对现实社会中循规蹈矩、恪守礼法的迂腐之人有着警醒作用。但是,这种反抗以及对自由的渴望是需要一定限度的,因为无限的自由便是不自由。在孙悟空摆脱了生活的束缚、生死的束缚甚至自然规则的束缚之后,他想要反抗阻碍他的一切,大闹天宫,顶撞佛祖,最后落得悲惨下场,这是吴承恩对抗争行为的告诫。

其次,孙悟空机智勇敢、有责任、有担当。他不愿意见到伙伴们遭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于是毅然出海,寻求仙法,这是他作为猴王的担当;他被唐僧救下之后,没有因为唐僧是一个凡人而舍弃他,愿意放下身段,护他求取真经,这是他受人恩惠之后,决定报恩的态度;在经历师父长时间的教诲之后,保护师父,求得真经已经成为孙悟空心中的人生目标,这是他在履行徒弟的责任;在遇到危险,遭遇妖怪之时,他往往第一个上前,要求师弟们保护师父撤退,这是他身为兄长的自我要求。此外,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途中,多次被唐僧误会,但是他从未放弃,在唐僧悔过之后,他仍愿意继续帮助他求取真经,足以窥见他的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孙悟空虽然是一个猴子,但是其身上却处处体现着我国古代游侠的核心精神——有恩必报。

最后,孙悟空“改过自新”的行为,“知错就改”的态度也是其人物形象中的积极面。很多人认为,孙悟空协助唐僧求取真经是对曾经的自己的一种背叛,是其反抗精神的消解和奴性的体现。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孙悟空在五指山下所遭受的磨难是一种刑罚。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也有报恩的想法在里边。孙悟空的反抗精神虽然值得赞扬,但是其不顾后果地推翻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因此,孙悟空的妥协并不是对原来的自己的背叛,更谈不上是奴性的体现。这一点在文中有多处可以体现,比如,哪怕受了五百年刑罚,孙悟空再次遇到天宫的神仙以及玉帝时,其态度并未有多大转变,仍然桀骜不驯,从未像唐僧那样恭敬。在五指山下经历的磨难确实让孙悟空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并没有抹去其反抗斗争的精神。路见不平,他还是会拔刀相助,遇见不义之举,他还是会斗争到底。孙悟空的改变是一种放纵到克制的改变。在小说原文中,有一章名叫“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明确地表示了孙悟空的形象变化。孙悟空的性格变化是其成熟的体现,也是吴承恩对反抗斗争行为正确做法的表达。

(二)孙悟空人物形象的消极方面

孙悟空虽然有着各种优点,但是其身上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孙悟空容易被情绪影响行为。容易被情绪操控是小说初期孙悟空的性格问题之一。愤怒的情绪让孙悟空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在某一回他还因为生气想对唐僧动手。其次,孙悟空小偷小摸的行为多次造成严重影响。虽然在大是大非面前,孙悟空能够明辨是非,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他的小缺点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孙悟空是吴承恩塑造的极具个人魅力的反抗者形象,他机智勇敢、有责任有担当,敢于质疑权威、反抗权威,是当时社会环境下作者对压制人性的程朱理学的辛辣批判。孙悟空是取经过程中保护团队安全的关键,是推动小说内容结构顺畅,促进故事发展的重要角色。

三、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最贴近现实的人物,他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胆小怕事,好大喜功,普通人所拥有的小缺点、小毛病在他身上都有体现。但是,这些缺点以及问题让猪八戒比其他几位主角更贴近现实,更加有“人”的意味。

猪八戒拥有凡人的七情六欲,他没有远大志向,好吃懒做,不愿意为团队付出,取经一事在猪八戒看来也是迫不得已,这只是他摆脱猪身,变回人形的代价。同时,猪八戒还喜欢惹事,尤其喜欢挑事散伙,每当遇到困难,就提出回到高老庄娶妻生子,这样的人在团队中有着很严重的消极影响。在降妖伏魔方面,他没有孙悟空那么厉害的本领,只能协助孙悟空降妖捉怪。同时,猪八戒的缺点很多,比如嗜睡贪吃,好色偷懒,爱占小便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取经途中,因为他好吃懒做,谎话连篇,从而导致多次危险发生。

猪八戒的人物形象刻画是推动《西游记》故事更加完善的关键。猪八戒是一个有福能同享,有难却不能同当的合作伙伴。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充满艰难困苦,稍有不测,猪八戒首先想到的就是散伙,分行李,各回各家。在小说中,描写了大量猪八戒贪吃的情节,如偷路边的西瓜、嘴馋人参果等,这与他是一头猪精的特点相符合。在我国民间故事中,对猪八戒形象的二次创作也不少,比如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背媳妇等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同时,猪八戒也有着自己的优点。比如,猪八戒粗中有细,而且能吃苦,在高老庄,脏活累活都是他一个人干,取经路上,他牵着马。因此,猪八戒的形象朴实无华,但又非常真实,吴承恩在刻意描写他的缺点的同时,让他的人格以及真实性更加显著,让整部《西游记》更加贴近现实。

四、沙悟净人物形象分析

提起西游记中的沙悟净,大家很快就能想到,他吃苦耐劳,忠厚老实,无私奉献。沙悟净在天庭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受观音指点之后,他获得了希望。在取经途中,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他仍然拼尽全力,辅助团队前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沙悟净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但同时,沙悟净的人物形象也体现了国民的奴性这种封建社会的余毒,他是封建社会普通民众的真实写照。

五、结语

《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各不相同,吴承恩通过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将反抗、进取等核心精神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人物形象的研究能够有效提升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促进文学发展的手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