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林艳珲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 福州 350108)
中华戏曲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统称,是世界古老戏剧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历史人文色彩的艺术呈现。戏曲音乐是中华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上古原始歌舞,于唐朝发展至鼎盛,形成融诸多艺术形式和戏曲元素于一体的特殊表演形式,于宋朝形成较固定的内容和形式,并积极创新戏曲类型,于清朝发展为成熟的戏曲艺术体式——“国粹”京剧。发展至今,戏曲音乐已演变为融音乐、文学、说唱、歌舞、滑稽戏、杂技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中华音乐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中国戏曲音乐包含高腔、梆子腔、昆腔、皮黄腔等声腔类型,涵盖评剧、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等戏曲类型。受民族、地域语言文化差异性的影响,中国诸多戏曲音乐的演唱方式、表演风格各具特色,旋律、素材各不相同。据调查,中国各民族戏曲音乐类型多达360 余种,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娱乐形式日渐丰富,戏曲音乐的受欢迎度持续走低,部分戏曲类型濒临失传,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深度钻研戏曲音乐,创新戏曲音乐表现形式,拓宽戏曲音乐表现内容,提高戏曲音乐的精彩度和丰富度,以契合现代群众娱乐诉求和音乐审美诉求的形式传承中国戏曲及戏曲音乐。
作为西方音乐形式,钢琴音乐在中国落地生根仅百余年,但其发展已日趋成熟。在全球化趋势下,群众对钢琴音乐等西方文化的接受度、认知度、青睐度日渐提升,推动着钢琴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目前,钢琴已成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关键构成,是中国音乐教育的主要教具,也是学校培育儿童综合素质的关键项目。但是,受文化虚无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部分群众具有“崇洋媚外”“西方的月亮更圆更亮”等观点,严重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基于此,兼顾中国传统音乐传承和钢琴音乐发展,提高国民音乐文化自信,是中国钢琴音乐家必须面对的时代问题。中华戏曲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的有机融合,可有效解决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时代问题。
音乐是一种跨越种族和语言的沟通形式,特别是民族音乐,是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精华,是民族思想的直观呈现和表达,可引发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人民的情感和思想共鸣,陶冶其情操,提升其修养。钢琴音乐作为西方音乐的优秀代表,是西方思想文化的缩影和呈现方式之一,而戏曲音乐作为中华传统音乐的集大成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诉求和思想观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钢琴音乐与戏曲音乐元素的融合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满足中华音乐传承诉求和现代群众的音乐审美诉求,实现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与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双赢。此外,华夏文化与西方文化千差万别,戏曲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似乎毫无关联,在西方文化尚未传入中国之前,戏曲音乐是中国群众的主要娱乐形式,但自钢琴音乐等西方音乐形式在中国落地生根以后,民众的娱乐形式日渐多元,戏曲音乐渐渐“失落”,中国音乐家在钢琴音乐创作中潜移默化地渗入中华戏曲音乐元素等文化意蕴,使二者相互交融,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钢琴传入中国以来,中国音乐家便致力于探索、创作彰显“中华风格”的钢琴音乐。在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音乐历经诸多考验,诸多优秀传统乐器、音乐湮没于时光中,在文献研究和文物考察中,宫、商、角、徵、羽等传统乐理,编钟、缶、埙等传统乐器重现于世,备受文化爱好者和音乐爱好者追捧。而戏曲音乐作为中华音乐的集大成者,融中华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元素于一身,汇舞、打、做、念、唱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呈现了多元的表现形式和音乐内涵,彰显了强大的兼容性,将其运用于钢琴音乐中可丰富钢琴音乐的表现形式,推动钢琴音乐的中国化发展,也推动戏曲音乐的发扬与传承,使钢琴音乐成为中华民族亘古流传的符号之一。因此,将戏曲音乐元素运用于中国钢琴音乐,是中国钢琴音乐家必须钻研的关键课题之一。
构成戏曲音乐的最小的独立单位即戏曲音乐元素。从微观视域来看,节奏、旋律、道白、音乐是戏曲音乐元素的关键构成;从宏观视域来看,审美、结构、题材、音乐等元素是戏曲音乐元素的关键构成。此外,戏曲音乐传承数千年,蕴含诸多音乐元素,每个戏曲音乐元素都象征一段特殊的人文、风俗、情怀和历史。音乐家可以戏曲音乐元素为媒介,呈现中华民族各个时代的缩影。
第一,素材内容的选择。以钢琴音乐题目直接展示钢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紧密关联,彰显钢琴音乐家对戏曲音乐文化之于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正确认识和对戏曲音乐元素的有效应用,如《看戏》《京剧瞬间》等。第二,板式结构的合理运用。戏曲音乐的节拍、节奏体式即板式结构,包含“一板一眼”(2/4 拍)、“一板三眼”(4/4 拍)等形式,如《皮黄》等。第三,唱腔旋律的融合。各地方言在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戏曲音乐中生成了不同的唱腔,唱腔可精准呈现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彰显作品风格,唱腔普遍以独唱的方式呈现,辅以群唱、齐唱和对唱,可获得独特的艺术效果。花鼓戏、昆曲、京剧等戏曲音乐唱腔是中国钢琴音乐中运用极广的戏曲元素,如丁善德的《序曲三首》汲取昆曲《琴挑》的唱腔,张朝的《皮黄》汲取京剧唱腔——二黄腔和西皮腔的音调。第四,器乐伴奏的参考。器乐伴奏是戏曲音乐的关键构成,是烘托戏曲唱腔的关键手段。戏曲伴奏可有效衔接唱腔间隙,唤出唱腔,填补唱腔念白的音乐空缺,帮助演唱者完美呈现情绪,具备“托、帮、承、引”等作用,提高音乐的整体度和唱腔的丰满度,烘托戏剧气氛,把控音乐节奏,彰显戏曲风格魅力,因此,中国钢琴音乐家在钢琴音乐创作中时常模仿、参考音乐演奏乐器和戏曲音乐伴奏,提高钢琴音乐的魅力,如陈培勋在《卖杂货》中参考的广东小调《卖杂货》的加花谱。
钢琴传入中国已逾百年,中华文化与钢琴文化在时光流转中不断融合。中国钢琴音乐家有机融合戏曲艺术等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提高中国钢琴音乐的丰盈度和立体性。且中国戏曲音乐具备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等优势,可拓宽钢琴音乐的发展方向和内容,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蓬勃发展。此外,中国戏曲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的相互交融,可以钢琴为载体展现中华传统戏曲音乐意蕴和东方文化气韵,提高钢琴音乐的听觉冲击力,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强化听众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价值。
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戏曲艺术等传统艺术文化渐渐失落,其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部分戏曲艺术甚至濒临失传。戏曲艺术极具独特魅力和文化意蕴,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满足现代群众的审美诉求。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日渐提升,中国音乐家积极创新戏曲艺术,将戏曲音乐元素运用于钢琴作品创作中,拓宽戏曲音乐的传承路径,丰富钢琴作品的文化意蕴,比如,王阿毛在《生旦净末丑》的创作中参考了京剧艺术形式,在演奏技巧和创作素材方面融贯中西,兼顾中西方群众对钢琴音乐的审美诉求,以钢琴的形式宣扬戏曲音乐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意蕴,从而为戏曲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生机,实现了戏曲音乐的创新和传承。
肖邦的钢琴作品散发着浓厚的波兰民族情感,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展现了鲜明的德意志民族风格,音乐家的民族性融贯于钢琴音乐始终。钢琴虽源于西方,但中国钢琴音乐的内涵、灵魂必将根植于中华大地,必将以中华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发扬光大,呈现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风格——“写意”。它可作为依托于民族文化韵味的“载体”,作为传统文化朴素思维的存在形式,以演奏者的表演与感受为媒介,引发听众的审美沟通和情感共鸣。而中国钢琴音乐家以中华母语音乐为语言素材,融汇中华戏曲音乐元素,创造兼顾朴素情感和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可推动钢琴音乐的中国化、民族化发展,从而把具有中华音乐特色的钢琴音乐推向世界舞台。
1.钢琴音乐
中华戏曲音乐文化源远流长、类型多样,呈现出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文化意蕴。在中国钢琴音乐中合理运用戏曲音乐元素,可以钢琴音乐形式彰显中华文化内涵,推动钢琴音乐的中国化发展。第一,京剧。京剧的基础声腔包含西皮腔和二黄腔两种,西皮腔声调高昂、旋律起伏显著、节奏紧凑;二黄腔音调低沉、节奏缓慢;西皮腔与二黄腔的有机融合可构成内容多彩的京剧曲调。京剧作为中国国粹之一,备受中国人民喜爱,中国钢琴家可以京剧曲调为参考,创作钢琴音乐作品,彰显中华人文思想和独特情感,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第二,豫剧。豫剧唱腔的特色在于口语化,以吐字明晰、音调舒畅明快、行腔流畅著称于世,将其运用于钢琴音乐中,可呈现质朴、通俗的特色和旷达豪爽的情感,宣扬豫地的独特风采。此外,秦腔、川剧、粤剧、评剧等戏曲音调元素都可应用于钢琴音乐创作中,推动钢琴音乐的中国化、民族化发展。第三,昆曲。昆曲兼具南北曲系之长,南曲温柔缠绵、秀丽温婉,若江南水色;北曲跌宕起伏、大气恢宏,若北方山色;而昆曲融二者之长,将戏剧剧情作为关键内容的服务目标,直接生成音乐曲调。此外,昆曲是曲牌联套体音乐的代表,且流传于世的折子戏有400 余出,蕴含丰富的戏曲音乐元素,可为钢琴音乐创作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因此,钢琴音乐家可深度钻研昆曲,汲取昆曲曲调,体味其中的跌宕起伏和温柔缠绵,并以此为参考,创作独具特色的钢琴音乐,彰显昆曲的独特魅力,提升钢琴音乐的感染力。
2.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是钢琴音乐的关键构成,钢琴音乐家可将戏曲音乐元素运用于钢琴伴奏中,推动钢琴音乐的发展。比如,《红灯记》是阐述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人民反抗日军侵略行为的故事,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反抗精神;《红灯记》钢琴伴奏的创作以京剧《红灯记》为参考和基础,由京剧、管弦乐、鼓板等构成,可激发观众的亲切感、熟悉感,提升中国人民对钢琴音乐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北京万花集》以北京居民的现代生活为核心,以与北京相关的诸多内容为主题。其中,《柳絮》以京剧音调为气势,有机协调厚重京剧曲调和悠扬高亢旋律的形式,提高钢琴音乐的流畅度。此外,钢琴音乐家可采取多连音的办法,有机融合钢琴伴奏与A、D 支柱音,强化京剧紧拉慢唱的展示效果。也可以将中华戏曲之鼻祖——昆曲运用于钢琴伴奏中,实时对比昆曲曲调与钢琴乐段,深化曲调特色,深度融合复合和弦,从而延伸旋律长度,给予听众情意绵绵、意味深长的情感体验,助力听众凭借钢琴伴奏深度领略“被伴奏对象”的思想情感,进而实现传承昆曲艺术、提升钢琴音乐的多个目标。
板腔体、曲牌体是中华戏曲音乐的主要结构体式。第一,板腔体以某种曲调为根基,以节拍、旋律、节奏和速度的变化为参考,借助扩充、紧凑等曲式技巧,展示各具特色的板式结构。因此,钢琴音乐家可以创作主题为立足点,选择适当的戏曲曲调,以节拍、速度、旋律和节奏变化为依据,以扩充、紧凑的形式展开创作,并以简化、扩充、加花、紧缩等方式变奏,创新钢琴音乐结构,拓宽钢琴音乐的创作路径,从而提高钢琴音乐的艺术性和多样性。第二,曲牌体是以曲牌为基础元素,有机联合一个或多个独具特色的曲牌,构成完整的戏曲音乐的板式结构,换言之,曲牌体戏曲即以联套或单套等形式运用曲牌这一基础结构构成的戏曲(套曲)。曲牌体戏曲音乐可采取句数、句式、旋律、节奏等不同的曲牌,呈现不同的剧情和人物性格。因此,钢琴音乐家在抒情音乐创作中可以情感、剧情走向为依据,选择针对性的曲牌,凸显独特情感和人物性格,提高钢琴音乐的抒情性。
戏曲板式由节拍、节奏构成。节拍即板眼的方法,就中华戏曲音乐而言,板、鼓等乐器是击拍的主要形式,且以鼓点表现弱拍与次拍,以板表现强拍。就国际通行记谱法而言,眼位即弱拍,板位即强拍,且要准确选择板眼,以一小节为一拍的原则区分拍子。因此,钢琴音乐家可以十二音板创作钢琴音乐,以“有板无眼”的办法确定钢琴节奏,比如《序曲与赋格》。在钢琴音乐结尾运用急板和遥板节奏,比如《百鸟朝凤》。此外,音乐的基础元素包含节奏、旋律和音符。就戏曲音乐而言,节奏的转变以各个剧情的起承转合为依据。因此,钢琴音乐家在创作过程中可参考戏曲节奏的变化特征及戏曲音乐的节奏,建构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提高钢琴音乐的感染力,比如,《湖南花鼓》融诸多花鼓戏节奏于其中;《看戏》结合了《刘海砍樵》——湖南花鼓戏的元素,并将各类锣鼓的节奏融于钢琴音乐的尾奏、间奏和前奏中,构建活跃的音乐氛围,凸显音乐主题。
总而言之,戏曲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的融合是钢琴音乐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音乐的关键路径。因此,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钢琴音乐家必须深度研究传统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的融合现状,结合先进音乐思想,创新融合策略,拓宽传统音乐与钢琴音乐的创新思路,兼顾中华传统音乐的传承与钢琴音乐的中国化发展,促进中西音乐的跨文化对话、碰撞和交融,为世界音乐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从而丰富世界音乐的形式,推动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